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台灣科技業守護神,新竹科學園區的綠色乖乖土地公!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01 第12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伊斯蘭國崛起和伊朗與美國對峙!從「邊界」爭議看纏繞在西亞的百年糾葛
妻、夫與婆婆的「三角關係」──當「小當家」遇上「拯救媽媽專家」
台灣科技業守護神,新竹科學園區的綠色乖乖土地公!台灣神明怎麼那麼可愛!

新書鮮讀
伊斯蘭國崛起和伊朗與美國對峙!從「邊界」爭議看纏繞在西亞的百年糾葛
圖/時報出版
書名:《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國際強權與區域勢力競爭中的邊界劃分、消逝、再劃分》

內容簡介:從「邊界」爭議看纏繞在西亞的百年糾葛,自鄂圖曼帝國崩解,西方強權強勢畫下西亞各國的邊界線開始,便埋下今日西亞紛爭的種子。以臺灣觀點重新認識當代西亞,從較少受到關注的邊界劃分來看西亞所經歷的痛,深刻地理解這個區域,並映照回自身。

解讀西亞各國外交條約簽署過程中的爭端,抽絲剝繭了解紛爭的起源,沒有各國皆能滿意的國界線,所以爭議難平,民族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各種野心勢力更在一旁虎視眈眈,伺機謀奪界線的決定權,邊界的昨日與今日在在牽扯著歷史的軌跡。

自1920年代至今,事隔百年,我們看到一些西亞的頭條新聞,例如土耳其與希臘的賽浦路斯問題、高加索地區的納卡戰爭、阿以衝突、伊斯蘭國的崛起,其實都是由上個世代的問題轉變而來。儘管今日問題之中的角色、面貌與以往不同,但問題的本質卻是一樣的,當代情勢夾雜著歷史糾葛,彷彿前世轉化到今生。

本書先自早期的西亞歷史背景開始談起,瞭解這區域成形與瓦解的過程,再從不同區塊著手,陳述各區域在1920年代之後,因國際強權按自身利益劃分界線而形成諸多國家,同時帶來無止盡的紛擾與衝突。

對於西亞,我們經常以單一形象來看待這個區域的各國,本書將引領讀者了解不同區域的個別性、特殊性,希望藉此看到與平常不同面貌的西亞。

作者介紹:陳立樵,英國皇家哈洛威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曾任自由評論網「伊朗與西亞世界」專欄作者、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之形塑」研究團隊成員。研究興趣為20世紀英國與伊朗外交關係,以及20世紀中國與西亞國家外交關係。

搶先試閱:〈突破界線的挑戰〉

一、伊斯蘭國的崛起

進入二十一世紀,西亞地區各國邊界上有最大變化的地區,是二○一四年起橫跨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邊界上的伊斯蘭國。從那時候開始,伊斯蘭國就宣告要破除一九一六年的《賽克斯——皮科協議》所畫下的框架。從本書前幾章可看到,該協議的出現,儘管一開始為紙上談兵的祕密協議,若是英法戰敗這份文件可能也就沒有重要性,但在英法戰勝之後,兩強權就基於該協議做出許多界線的調整。在那時代,就有哈希姆家族、凱末爾試圖突破《賽克斯——皮科協議》的框架,今日則是伊斯蘭國。可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另一股新勢力以新的形式來回應《賽克斯——皮科協議》。

不過,有些學者否定這份協議與伊斯蘭國的關係。例如尤金(Eugene Rogan)認為這份文件一點都不重要,該協議早已被戰後各國的利益考量掩蓋過去,一切都是重新談判的結果,反而一九二○年的《聖雷莫協定》的決定才有影響力。麥克米金強調在鄂圖曼之後那些令人詬病的邊界,沒有一條是《賽克斯——皮科協議》所畫下的,因為該協議畫出的邊界在戰後就遭到遺棄。但筆者思索,否定《賽克斯——皮科協議》與伊斯蘭國的關係,是否有意要切割現今衝突與該協議的關係,把問題的責任都讓伊斯蘭國承擔?或許,研究學者多數心裡還是認為伊斯蘭國所作所為過於殘暴,甚至有些穆斯林也說伊斯蘭國不代表穆斯林,因此更可以把伊斯蘭國當作犯罪集團來批判。

從不少相關研究都可以看到,即使後來的西亞版圖與《賽克斯——皮科協議》有許多差異,但當下英法與阿拉伯人對於彼此間勢力範圍的爭執,的確都是基於《賽克斯——皮科協議》而來。從一九二○年代阿拉伯人對英法兩國的抵抗來看,就代表當地人不願意受到英法的控制,無論那是不是《賽克斯——皮科協議》、是不是「委任託管」,阿拉伯人都不會同意外來勢力的控制。約旦阿布杜拉主張的「大敘利亞」計畫,便是整合阿拉伯世界的一種路線,而埃及納賽爾一度扮演整合阿拉伯的主要人物,一九五八年初埃及與敘利亞合併也是阿拉伯整合的理念實踐。然而,在西方強權握有話語權的情況下,阿拉伯人的努力都被當作破壞區域與世界和平的罪魁禍首。現在的伊斯蘭國,一樣是對抗《賽克斯——皮科協議》的新角色,卻也一樣成為國際社會要消滅的邪惡勢力。

然而,回顧歷史,又有哪個勢力在成長茁壯的過程之中,沒有對外殘暴侵略的作為?我們這時期緬懷的大英帝國,人們稱之為「日不落帝國」,作為其強盛的象徵,甚至連蔡依林都唱了一首「日不落」來呈現戀愛中的浪漫氣氛。但是,這個帝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對於其所到之處,不也是殘暴地燒殺擄掠?印度的遭遇就是相當好的例子,只是因為後來英國強盛了、具有主導區域甚至世界的實力,成了進步的代表,所以大家對於英國這個殘暴帝國反而有好感。又如美國,在太平洋到處占領島嶼,把那些島嶼建設成為適合美國人生活的軍事基地,甚至在很多區域都有,有學者稱之為「基地帝國」(Base Nation),但那些島嶼居民卻遭到驅逐、被迫遷徙、屠殺。可是,對多數人來說,美國是個人人平等與自由的國家,鮮少有人批判美國侵犯他人生存權益的行為。伊斯蘭國的崛起若如主流輿論所說得那樣殘暴,其實都與以前英國、美國都一樣,假設伊斯蘭國存在時間一長、也強盛到可取代其他國家,輿論會轉而讚揚伊斯蘭國是進步的代表也有浪漫氣息。

伊斯蘭國橫跨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國界上,確實就像是在挑戰《賽克斯——皮科協議》與英法帝國主義,也像是要由這個地方為起點來整合阿拉伯世界、挑戰不曾退散的帝國主義。有人會認為,帝國主義都是十九世紀的事情了,但換個角度想,只要早期帝國主義國家在西亞畫出的界線仍在,對有些阿拉伯人來說,帝國主義就沒有消逝的一天。只要帝國主義的「遺毒」仍在,伊斯蘭國就有存在的必要。

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Akbar al-Baghdadi, 1959-2010)自比為哈里發,一樣也受到人們批判,認為二十一世紀了不應該還有領導所有穆斯林的哈里發這種古老概念。可是,巴格達迪的哈里發作為穆斯林要打破帝國主義框架的領袖,穆斯林若要展現最基本的自我價值,那身為領導人當然得是「哈里發」。多數穆斯林可能都受盡了西方的壓力,若要堅守自我價值又有何不可?西亞歷史中有相當多的哈里發,既然如此,沒有理由有志之士就不能稱為哈里發。理想上當然以先知穆罕默德的哈希姆家族成員作為哈里發,可是現實上擔任哈里發不盡然就有身分限制。即使這職稱被凱末爾廢掉了,還是可以找機會重新設立。

伊斯蘭國的崛起,挑戰著《賽克斯——皮科協議》以及重塑哈里發領導穆斯林的時代,對不少穆斯林來說必然有重要意涵,儘管幾年下來已經大致不成勢力,巴格達迪也已去世,但誰都無法保證以後就不會有另一波的新勢力,以不同的形式持續一樣的行動。或許在下一階段的伊斯蘭國、或者企圖整合伊斯蘭的新勢力,會有機會突破西方在西亞所設置的框架。

二、伊朗與美國的對峙

一九七九年伊朗在革命之後,出現的不僅是反美的政府,還是由宗教界人士擔任精神領導的國家。革命後第一任精神領導人為宗教人士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 1902-1989),在掌政之前他就持反美立場,不斷批判巴勒維政府。革命發生時何梅尼不在伊朗境內,他也不是唯一的革命人物,事件也沒有反美的性質,革命後原本有臨時政府成立,何梅尼也並非政府內部人員。但是,何梅尼卻頗有政治手腕地動用其支持勢力,逐步取得優勢,批判臨時政府的作為,宛如「平行政府」(parallel government)。最後,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釀出美國駐伊朗大使館遭到伊朗人包圍、館內人員遭到挾持四百四十四天的人質事件。

迄今四十多年的時間,在國際新聞裡時常可看到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等同於在伊朗外圍畫下一條線,把伊朗排擠在美國陣營外。一九八九年何梅尼去世,繼任精神領導人的哈梅內意(Ali Khamene'i)仍維持何梅尼路線,也就是持續反美。或許在非政治方面的事務可見美伊官員接觸,但就不可能再次建立外交關係。可是,美國長年來對伊朗的制裁,大概兩方很難有友好接觸。

在冷戰結束之後,一九九○年代美國已故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 1927-2008)的著作《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Word),指稱相同文明圈的國家會相互合作,不同文明圈的國家會相互衝突。該理論彷彿形容世界各地因七個或八個文明圈,而形成區隔你我的城牆,而且往後世界上將出現的衝突,主要會是來自於伊斯蘭文明圈與儒家文明圈。從杭廷頓的論述之中,伊斯蘭世界與中國將會是最大的敵人。這也顯示,美國於冷戰這樣兩極體系對峙勝出之後,很快地要鎖定下一個假想敵,以合理化自身作為世界單一霸權的企圖。不過,杭廷頓的理論其實如人們所說的「去脈絡化」,避開了許多同文明圈國家對峙的現象,例如二十世紀兩次大戰都是歐洲國家掀起,仔細分析後反而覺得這理論的建構僅是檢選特定事例,並非適用各個時空。

一九九七年當選伊朗總統的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主張「文明對話」(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回應了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杭廷頓試圖設置無形的界線區隔你我,而哈塔米則是要打破這條界線。伊朗雖在一九七九年反對美國,但對抗美國並非就是窮凶惡極,也不代表不願意與其他國家接觸。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選擇發展路線的權利,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並不一定要友好,伊朗沒有必要永久都與美國友好。但是,強權總是不願意有人「不聽話」。也由於伊朗的反美立場,所以也連帶反對與美國友好的國家,例如以色列與沙烏地。在今日諸多西亞的糾紛之中,時常可見伊朗與以色列及沙烏地的相互批判。伊朗與沙烏地之間的對峙,其實不是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問題,而是對美關係的問題。伊朗也支持對抗以色列的阿拉伯勢力,例如在黎巴嫩的真主黨(Hezbollah,什葉派)與加薩的哈馬斯(HAMAS,遜尼派),從教派來看,伊朗支持誰並不見得把教派納入考量。有些伊朗媒體不稱以色列為「以色列」,而是「猶太復國主義者政權」(Zionist Regime)。有輿論提到,伊朗批判現在的混亂就是來自於「猶太復國主義者——美國——沙烏地」(Zionist——USA——Saudi)的邪惡軸心。美國要畫線排擠伊朗,伊朗當然也可以畫自己的線來回應

美國。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今日的葉門內戰中,當沙烏地支持葉門政府時,伊朗支持反政府勢力;敘利亞內戰不斷,當美軍協助反政府勢力時,伊朗則支持敘利亞政府;當加薩一再遭以色列轟炸時,對此表達最多關注的不是阿拉伯國家,反而是伊朗。從現在哈梅內意的推特帳號可看到,他時常發表反美、反以色列的言論(當然這一定是他的小編寫的),看似要整合伊斯蘭世界,突破美國陣營的壓制。學者阿迪布摩格達姆說,哈梅內意把伊朗視為區域與國際政治的中心、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中心,還有穆斯林世界的中心。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我中心的一面,視自己在區域政治裡擁有重要地位,哈梅內意的想法並不誇張。

此外,伊朗也有意建立自己的「家庭」。二○一九年九月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在聯合國大會提出「荷姆茲和平奮鬥倡議」(Hormuz Peace Endeavor Initiative),以英文字首縮寫而為「希望倡議」(HOPE Initiative),試圖要「集結波斯灣區域的國家,一同往和平、穩定、繁榮的目標邁進,而且要與全球社群取得共同利益,以求航運與能源的自由與安全。」該倡議在二○二○年一月六日與七日的「德黑蘭對話論壇」(Tehran Dialogue Forum)裡,以波斯灣國家為主,共二十三個國家參與討論。未來波斯灣區域會有哪方面的發展還不清楚,但至少伊朗聲明「不會讓美國參與」。

或許主流輿論會認為,「美國何必參與這種第三世界的小咖活動?」美國與沙烏地的確對這個伊朗倡議,持嗤之以鼻的態度。但是,伊朗與鄰近國家的結合,很明顯地就是要因應今日美國在波斯灣地區搞破壞,牽涉到石油產業、海上貿易等利益問題。而波斯灣連結了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這區域一有風吹草動,必然會波及東亞、非洲、歐洲。由這樣的情況來看,伊朗正在建立以波斯灣地區為主的大家庭,希望有志一同者積極參與。在第一章曾提過,十六世紀鄂圖曼的世界就是個「大家庭」,法國與其他歐洲國家需要接受鄂圖曼的遊戲規則,那是法國與歐洲國家要加入「鄂圖曼家庭」。現在的伊朗,也是在建立自己的區域與國際秩序、建立自己的「伊朗家庭」。

近來有個說法認為西亞幾個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勢力,例如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有逐漸集結起來的態勢,形成宛如新月模樣的陣營,故稱為「什葉新月」(Shiite Crescent)。這意指是什葉派與遜尼派勢力彼此劃清了界線,也屬意識形態的區隔。筆者並不認為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有宗教性質的衝突,而是認為僅是表面上看起來有宗教性質,反而主要是因為上述幾個什葉派勢力在這時代都與美國及以色列對峙,而幾個遜尼派國家與美國關係較為友好。問題的癥結點其實是在於西亞國家對美國的關係,不在於宗教。而且,這幾個什葉派勢力要有什麼作為的話,也不盡然願意由伊朗領導。

伊朗在這四十多年來受到美國的排擠與制裁,但伊朗也沒有因此崩潰。而且,若要談民主發展,伊朗總統是民選的、國會議員也是民選的。或許伊朗精神領導人才是國家發展真正的決策者這一部分,讓人抨擊這不是民主,但又有何不可?眾多所謂民主國家都不同的模式,何以人們可接受歐美各國多樣的民主模式,卻不接受伊朗的民主模式?若說伊朗沒有輿論自由、沒有人權,但美國或其他國家就真的什麼話都能說、什麼事情都有保障嗎?任何模式與價值觀都是這世界發展的一部分,沒有誰應該被抹煞。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陳立樵《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國際強權與區域勢力競爭中的邊界劃分、消逝、再劃分》

 
妻、夫與婆婆的「三角關係」──當「小當家」遇上「拯救媽媽專家」
圖/寶瓶文化
書名:《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內容簡介:●我們怎麼會走到這裡?む諮商室內,最坦誠的伴侶面對面,愛的考古題,掏心拆解。め市面少見呈現「婚姻諮商」真貌,如此寫實,又似曾相識。

▌我們怎麼會走到這裡?下一步,又何去何從?夫妻兩人,與婆婆的「三角關係」;她原諒先生外遇,但鞭撻著出軌的自己;「爭吵、冷戰、道歉」無限輪迴,令人心累;孩子的拒學問題,其實是婚姻問題的冰山一角……

▌以他們的故事為借鏡,讓我們為了「我們」,再努力看看,好嗎?

坐下來,好好談,因為我們在乎彼此,遠超過一切。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有不同的想法,但還是一起來諮商?心理師陪著伴侶們,在茫然的婚姻迷霧中,一同探尋可能的出路。非要戰贏老公的太太;自覺像局外人的先生;依賴者遇上照顧者,宛如「父女檔」的夫妻;「你追我逃」的焦慮妻子與逃避丈夫……夫妻之間存在著某種角色分配模式,但是「沒有不變的關係」,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若模式未隨之進化或調整,關係便可能龜裂、變質。

●對於這段關係,你們期待會發生什麼改變?心理師牽起溝通,領著雙方說出困難和挑戰,細膩解讀話語及行為背後的動機,逐步深入問題的本質與核心。兒時見父母衝突、受苦,羅子琦心理師心疼地想著:如果有人幫幫他們就好了。投入伴侶治療多年,她運用對話與練習,協助雙方明白其實兩個人都受傷了,進而看見彼此的困境和限制,也能尊重對方的努力,重建對於關係的信任,以及自信。

【給愛一個機會,並給自己一份接納,我們陪伴著彼此,走一段修復的路。】

 

關係是「互動」出來的:【一個人能做的】我願意為關係努力,探索關係中的自己有沒有調整的可能。我先做出調整,也可能帶動另一方的改變。【兩個人能做的】我們兩人相互扶持、提醒,一同嘗試在關係中不斷修正與練習,陪伴彼此走一段修復的路。

看見自己如何參與其中,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我與伴侶的關係像什麼?在互動中,我怎麼「參與」?過去與現在的比喻有沒有不同?是什麼讓關係模式不一樣了?要改變這樣的關係,我可以怎麼做呢?在一段關係之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我們是伴侶,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一段品質良好的關係,不在於多麼緊密與相同,而是兩人能涵容不同,卻又能彼此分享;兩人能各自獨立工作,也能一起快樂生活。能夠先一個人快樂,才有機會擁有兩個人的快樂。

伴侶是一段關係經營的合夥人:「合夥」的前提是有共識,並且接受自己無法改變對方。關係要融洽,未必得「都一樣」。如果能夠「接納彼此的不一樣」,將能為關係帶出更大的成長空間。

作者介紹:羅子琦,諮商心理師,十七年執業資歷。專長:伴侶與家庭關係、原生家庭、性別暴力與創傷、憂鬱與失落、職場壓力。參與並督導跨專業家庭系統工作,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家扶基金會大同早療中心、第一基金會、天使心基金會、台北市家暴中心等單位合作心理師,企業員工培訓講師,未來Family數位專欄合作作家。

搶先試閱:〈【妻、夫與婆婆的「三角關係」】──當「小當家」遇上「拯救媽媽專家」──〉

→關係中的雙方持續感到緊張或焦慮,可能會不自覺地拉入第三方,或自己成為第三方來緩解,這便是家庭關係中的「三角關係」。

●他認為是家人關心,她卻感覺受干涉

阿鈺與文玲就和許多來諮商的夫妻一樣,剛開始都顯得有些不自在。我從基本問題切入,問他們:「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想要來諮商?」

兩人互看,似乎以眼神在討論誰先說。最後是阿鈺開口。「我和文玲結婚快十年,其中九年左右都和我爸媽同住。我們是大家族,她一直很不適應,大約兩年前,我們決定買房子,去年搬了出來。我以為情況會好轉,而且我能做的都做了,不過她好像還是不滿意。她提議要來夫妻諮商,我就想著一起來試試吧。」

我進一步問:「你提到這十年中,其中九年是和父母一起住,去年剛搬出來。你覺得你們主要的問題是什麼?」

阿鈺說:「我覺得主要是兩個人家庭背景造成的差異吧。文玲的家庭成員很簡單,只有她媽媽和妹妹,親戚都住得比較遠,往來也較少。我們家是家族事業,除了嫁到美國的姑姑一家以外,我叔叔和伯伯家,還有奶奶、爺爺的關係都很緊密,就住隔壁或是不同樓層,大家互相幫忙、關心,但文玲覺得很不適應。」

我問阿鈺,他覺得太太是怎麼樣顯出不適應。他回答:「她覺得一直被關心是種干涉。我想是因為彼此互相不了解,也缺乏溝通。」

「你認為是家人關心,對文玲來說卻是干涉,是嗎?」我整理他的說法,阿鈺點頭。

我好奇,他是怎麼理解太太感受到的「干涉」。他解釋:「我覺得文玲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她家是單親,媽媽不在的時候,身為姊姊的她就是家裡的大人,都由她作主,所以嫁來我家,家人的建議或關心,很多時候對她來講不是那麼舒服。」

●婆與媳之間的連結者,是「丈夫」

我和阿鈺對談時,文玲僅在一旁很安靜地聽,這時我問她:「關於先生對你的理解,有沒有想要回應的?」

「他說得沒錯。我從小就很獨立,媽媽也很信任我,而且應該也沒空管我和我妹。」她表示。

帶著她的回應,我再轉向阿鈺,問他:「我滿好奇,阿鈺,你很熟悉你的家人,也知道文玲一直不適應,那你怎麼辦呢?」

「盡量當橋梁吧。畢竟老人家很難改變,我媽也是關心啊,加上我奶奶比較守舊。我也有盡量讓文玲了解,她有什麼需要時,我能做的都會盡量做。」他的語氣有點無奈。

文玲按捺不住地想發言,我轉頭對著她說:「對於阿鈺講的,你好像有話想說?」

「他常常不明白我的感覺。像是生老大的時候,我希望住月子中心,可是他奶奶和媽媽覺得他們家沒有人這樣,又不是老人家不在,硬是要我留在家裡坐月子。他一直安撫我說是長孫的關係,要我稍微理解老人家的心情,如果我堅決不肯在家坐月子,他媽媽也會有壓力。當時我只能妥協,不想讓他為難,畢竟他們家人那麼多,可是心情上真的很憂鬱。」文玲吞口口水,繼續說:「在帶孩子方面,也干涉很多。他總是要我『試著理解』,但是我一個人住在他們家,誰來理解我呢?」

聽起來,自己一個人得適應一個大家族,還要顧及先生的為難,讓文玲感到委屈。

我問她:「這當中對你最難的是什麼?」

「好像只要涉及我和他媽媽或是他家的事,他永遠都不會第一個考量我!我都是那個被犧牲的人……」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典型的婆媳問題,千古難解。然而,這道習題之所以難解,其實往往是因為在「婆」與「媳」之間,還有個「共同的連結者」──丈夫,沒有被看見。

這對夫妻的問題中,不只有妻子的不適應、面對強勢家族與婆婆的要求,更有丈夫求和諧。這其實是一場「三角關係」的互動困局。

●「我理解你媽,誰來理解我呢?」

文玲表達覺得被犧牲,觸發了丈夫的情緒。他沒好氣地說:「你不要每次都覺得是犧牲。我也很盡力在理解你,但你就一直記得那幾件事。」

文玲一聽,情緒與口氣也跟著上揚。「難道不是嗎?只要是你媽說的,你都說好!你永遠覺得你媽媽最辛苦。我可以理解你媽不容易,但你為什麼要把我變成她?」

「我只是覺得家人本來就是互相體諒。我媽也是想說你白天要上班,所以盡量幫我們顧孩子。不然你以為你的工作都沒有準時下班,我又常常出差,誰幫你去接小孩?」阿鈺愈講愈激動。

文玲緊接著回應:「什麼叫『幫我』接孩子?為什麼不說是『幫你』?你常常出差沒辦法,我就不想早點回家陪孩子嗎?我是不想看到你媽怎麼餵我兒子吃飯那些事,不想和她起衝突,所以乾脆加點班,眼不見為淨。」

「我知道你認為我偏袒我媽,但我覺得自己只是盡量求平衡,兩邊都是我的家人啊……唉!」阿鈺嘆了口氣。

在一旁聽著,我發現兩人的對話好像都離不開「婆婆」。

文玲表示:「心理師,其實我曾經痛苦到想離婚,後來自己去做過諮商,發現和我們各自的原生家庭很有關係。但覺得自己很難跟他解釋這些,才想應該夫妻一起來。每次他偏袒婆婆,我就覺得被犧牲。諮商中,我發現自己很矛盾,一方面媽媽很仰賴我,但她都要我讓著妹妹,這種感覺很像每次阿鈺要我理解婆婆一樣。」

阿鈺接話:「所以不是我的問題啊。」

文玲瞪大眼。「什麼叫不是你的問題?你每次都說要和諧也是問題!」

●三人行,誰才是主角?

我以此來繼續進行探索,問阿鈺怎麼看。「家和萬事興,何況是這麼大的家族。」他回答。

我點點頭。「這麼大的家族要一起相處,真的不容易,關於這點,你肯定是專家。能不能與我分享你的經驗呢?簡單地分享關於『和諧』的學習經驗。」

阿鈺回想著:「我很小的時候吧,常看著爸媽為了家裡的事情吵架,大多是奶奶對媽媽不滿意,而沒吵兩句,爸爸就兩手一攤說要去做生意。還有我爸和兄弟之間因為做生意而意見不合,靠媽媽安撫,奶奶卻怪她不懂得做好大嫂的角色,害他們兄弟失和。」

阿鈺的述說讓我腦海裡浮現一些畫面。我問:「那麼,當時你都怎麼辦呢?」

他無奈地笑了笑。「我拉著奶奶說要吃她的炒飯,或者跟我媽說想去跑操場、寫功課之類的。奶奶都會以我的需求為主,所以我就濫用特權了,呵呵。」

真是好傳統的家庭情節:大家族,婆婆,聽話與迴避衝突的兒子,長媳與金孫。

我問阿鈺:「你幾歲就懂得這樣拯救媽媽了?」

他皺著眉。「我也不太記得了,可能從小學吧。但上了國中更會,那時候要升學讀書就是我的金牌。」

聽著阿鈺與文玲各自分享成長經驗,我笑著說他們一個是「小當家」,一個是「拯救媽媽專家」。

「我媽是單親,忙著工作,我在家就當大人。其實我很希望她看見我的努力,但同時又以『媽媽很忙』為理由調適自己的失落,挺矛盾的。」文玲說著,看看丈夫。「就像現在,一方面覺得阿鈺不懂我,但一方面還是有很多妥協。可能是有太多未能調適的失落,乾脆都自己做決定。比如我一開始都自己看房子、找家具,還有幫小孩辦轉學,根本也像是單親,但沒辦法啊。以前覺得被犧牲,後來是委屈。」

阿鈺對她說:「你那時候都自己來,其實我原本很不能接受,覺得我們又不是感情不好,怎麼會走到這種局面。我們家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過程,雙方肯定都很煎熬,同時也困惑:明明我好努力,為何就是無法盡如人意?我道出這份體認,阿鈺安靜地點頭同意,文玲輕拭著眼角的淚水。

我鼓勵兩人一起想想:關係中的困境是怎麼發生的?

●成為關係中「真正的」男、女主角

當關係中的雙方持續感到緊張或焦慮,可能會不自覺地「拉入」(使他人成為第三方)或「進入」(自己成為第三方)來緩解,這便是家庭中的「三角關係」(emotional triangles)。

就像「奶奶─媽媽─阿鈺」的三角關係。長久下來,阿鈺已經很習慣照顧母親的情緒,卻未必清楚對方是否需要或希望他如此照顧。

我對阿鈺說:「我想和你一起看其中一組三角關係:當奶奶和媽媽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你覺得除了你之外,誰最該出現來保護媽媽,或是拯救衝突?」

「我爸啊,但他沒辦法,他兩手一攤。」

我再問:「如果有一種特效藥讓你爸不再兩手一攤,而是以一個有擔當的成人姿態出現,他會怎麼做?我們試著想像一下,特別是以你對這個家族的理解。」

他盯著白板上的幾段三角關係,皺著眉頭思索一會兒,說:「他可能要告訴他媽媽,『我們夫妻自己會處理,交給我們來決定就好。』」

我反問阿鈺,他是否也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關係中。他搖搖頭,說:「沒有。我好像從來沒有這樣想過,但可能應該要這麼做。我在工作上挺有擔當和界線的,怎麼回到家裡就沒有想過這樣的姿態呢?」

「可能回到家就變回兒子,忘記自己已經長大了。」文玲笑著回應:「而順著你的表現,我也像是在面對我媽一樣,變回了女兒。」

夫妻倆有了一個共同目標:他們要一起練習如何從「拯救媽媽專家」與「小當家」,成為彼此婚姻中真正的「男、女主角」。

▶▶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 羅子琦《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台灣科技業守護神,新竹科學園區的綠色乖乖土地公!台灣神明怎麼那麼可愛!
圖/如何出版
書名:《神明怎麼那麼可愛!:寶島諸神降落,有看有保庇!》

內容簡介:.台灣神明千千萬,不懂趣味少一半!集結台灣各路神明,訴說祂們不為人知的「神」奇趣事!台灣神明的可愛之處,在於祂們雖然是神,卻非常人性化,也非常個性化。

有喜歡聽演唱會,還真的搶到票去聽的神明,有熱愛LV,其他牌子都擲不到聖筊的神明,有出巡會隨意改變路線,還開著粉紅色跑車的神明,有抽菸抽太兇,違反菸害防治法的神明,有差點聽信謊言,讓台灣GG的神明,有鬼月在廟裡開普渡,結果好兄弟吃完還投訴的神明,有可以遠距看病,但開出藥方竟是牛乳糖的神明,有遠從海外而來,最後在台灣成神,還學會講中文的阿多仔神明……

因為祂們如此「接地氣」,深深地融入台灣人的生活及歷史文化之中,看完絕對讓你直呼:「神明怎麼辣麼可愛」!

作者介紹:海豚男,圖文插畫家,從無名小站時代開始發跡,從事網路創作已經超過十四年。以往的農曆七月,都會繪製搞笑恐怖故事,讓大家輕鬆納涼一下。在查詢相關故事的過程中,也接觸了很多神明的故事,因此也繪製成圖文與大家分享。

搶先試閱:〈【台灣科技業守護神,新竹科學園區的綠色乖乖土地公】〉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的綠色乖乖都市傳說。

傳說只要把綠色乖乖放在機器上,就能讓機器乖乖不故障。不管是工程師還是學生,甚至醫院的電腦機台,都可以看到綠色乖乖放在上面,且還有要記得在有效過期前更換等禁忌。

綠色乖乖的迷信還曾被日本、英國等國家報導過,當時網友都開玩笑說:「我們的國家機密被發現了!」

而在新竹科學園區,有一間台灣各大知名科技公司,如台積電、聯電、力晶、茂德、光磊等廠商捐錢合資蓋的土地公廟,名為金山集福宮。據說當竹科三期徵收時,不少土地公廟被毀,有六個土地公被集中於此處,所以才名為集福宮。

集福宮保佑科技廠的傳說不少,像是聯電曾發生生產線運轉的意外,去祭拜後就順暢了,竹科的業界也紛紛跟著去拜,廟裡的香火就跟著越來越旺盛。

據說主管常會領著員工,分批帶供品前往拜拜,且都是一箱一箱的綠色乖乖,上面寫著:資訊部機台專用,把整箱的綠色乖乖疊得跟塔一樣高。

大家真的都很相信祭拜後的乖乖加持神力會更好。綠色乖乖的力量連台積電都出聯名版了,包裝上還寫著:你一包我一包,機台乖乖不出包,可見科技產業對這種神秘力量深信不疑。

集福宮可以說是綠色乖乖土地公廟,加上我們國家的科技產業重鎮在新竹,說集福宮的土地公守護著我們國家的科技業,也一點都不為過吧。

【鬼月唯一沒有普渡的廟?台南市中西區,一塊豬肉引發的客訴】

農曆七月是台灣大家熟知的鬼月,這個月很多好兄弟會趁著鬼門開來人間放暑假,陽間的廟宇也在鬼月時期舉辦祭祀普渡,讓好兄弟能夠在這個月裡吃飽喝足,享用供品和香火。

但台南的南勢街西羅殿,卻沒有在農曆七月關廟門和辦普渡,其實是因為以前曾辦過普渡,卻發生了以下的狀況。

廟方擲筊問廣澤尊王普渡是否辦的圓滿,卻沒有擲到聖筊,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境內的好兄弟們畏懼廣澤尊王、不敢來吃。

畢竟廣澤尊王是專門抓做壞事的孤魂野鬼的,威武的抓妖除鬼傳說可說一堆,大概感覺就像警察局辦筵席,通緝犯也不敢來吃吧,也因此西羅殿從此變成中元不辦普渡的廟了。

後來因為好兄弟不來吃,廣澤尊王親自出馬,去市區的境內巡邏,把找到的孤魂野鬼們押回來吃普渡祭品。(真的五告派)

廟裡耆老後來討論,既然鬼都不來吃,那就不要舉辦好了,不然難得放假還要被押來吃,好兄弟壓力肯定很大。

除了前面我聽到的口傳道士故事外,有網友來我粉專下方留言,熱心分享了西羅殿廟方老人口述的後續彩蛋。

廣澤尊王是怎麼把不敢來的好兄弟們趕來吃普渡的呢?

其實就是扛著廣澤尊王的大輦班(大轎班)去外面路上,把好兄弟們趕來吃普渡(趕鬼)。

後來扛著轎的大輦班整晚在外面奔波,回到廟裡後,大老看他們辛苦,就在普渡桌上取一塊豬肉,煮了一大鍋鹹粥給他們享用,慰勞辛勞。

享用晚餐後,擲筊請示普渡是否圓滿了,卻發現擲不到筊。於是又把大輦扛出來問,才知道原來是豬肉被拿去煮粥,讓好兄弟不開心,去恩公主面前抱怨。

「大家沒來吃供品,廣澤尊王不開心趕了我們來吃,結果你們的人又怕我們來吃。」

後來受理了好兄弟們的客訴,交涉完後解決方案,大輦指示大夥準備了鴨蛋,和一桶裝成跟小山一樣高的米,事情才圓滿落幕。

後來因為好兄弟懼怕廣澤尊王的威名,西羅殿要辦普渡時,就會請廟裡的中壇元帥來執行。自從八仙彩和燈籠掛上中壇元帥的聖號後,普渡擲筊都有杯了,可見好兄弟真的是對廣澤尊王很敬畏啊!

▶▶ 閱讀更多 如何出版社 我是作者名《神明怎麼那麼可愛!:寶島諸神降落,有看有保庇!》

 
單身女性投保 兩階段規劃
單身女性如何透過保險規畫打造安穩人生?人壽執行副總建議,黃金單身女性可運用醫療險、失能險及意外傷害保險,來分攤因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醫療及看護費用支出,更可透過防癌保險強化癌症醫療的保障,讓自己無後顧之憂。

我做故我在,青創空間「Pinway」打造創意實踐場域
年初夏,青年局打造的青創空間「Pinway」正式開張,靈感、潮流、設計,所能想像的、難以想像的那些代表新世代「品味」的詞彙,正在這裡醞釀著一場場創意風暴,抽象的idea在這裡實踐、化為行動,自造新勢力已強勢展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