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選,選民選出了「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未來4年,任何政策不再是民進黨說了算,立法院責任重大,人人都有話語權,卻可能完全做不了事,整天空轉鬥爭。面對難關,新國會準備好了嗎? 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也期待有實力的制衡。我們會誠實面對新民意,時時警惕,穩穩地跨出每一步。」1月13日晚間,面對確定當選總統但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政治新局,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這樣做出承諾。 背負連續執政8年的包袱,民進黨這次大選雖成功守住執政權,卻丟了國會控制權,今年2月以後,新國會會是什麼模樣?如何運作?三個主要政黨在競選期間對所有選民「說好的事」,又有哪些已具共識,人民必須緊盯新政府、新國會盡速落實? 沒有任何一黨可主導一切 正副院長選舉成政黨合作觀察重點 翻開立法院歷史,上次出現執政黨未在國會過半的情形已是近20年前,當時立法院席次還是225席,在前總統陳水扁8年任內,民進黨在立法院雖為第一大黨,但從未過半,造成「朝小野大」格局。隨立委席次減半為113席,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從2008年到今年選前,歷經16年共4次總統、立委合併選舉,只要贏下總統大選的政黨,就能取得國會過半。 單一選區兩票制:結合多數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選民需要投兩票,一票投地方代表候選人,一票投政黨,以決定選舉最終的當選席次總數。 這一回,民進黨雖延續執政權,但在立法院的席次從過半的61席減少10席到51席,失去國會絕對主導權。力拚國會過半的國民黨也功虧一簣,在立法院雖有斬獲,從上屆的38席大增至52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就算加上泛藍2席無黨籍立委,仍離過半的57席差臨門一腳。柯文哲帶領的民眾黨則從上屆的5席立委,這次一口氣提升到8席,成為國會的「關鍵少數」。 在新國會組成上,新一屆立法院大洗牌,選前就有高達15位現任區域及原住民選區立委確定無法連任;選後,73個區域立委選區中,有14席由綠轉藍、1席由無黨轉藍;全部113席新科立委中,有44位是首度進入立法院,有接近4成的立委是新面孔。 不僅新面孔,本次還有10位「老面孔」在至少隔4年後重回立法院,包括國民黨的李彥秀、民進黨的王世堅,還有前高雄市長、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韓國瑜,以及民眾黨的黃國昌。 三強鼎立的新國會結構,讓賴清德面臨立委減半後首次出現的「三黨不過半」情勢,沒有任何一黨可以主導一切,立法院的協商、妥協恐將更加頻繁,衝突也可能更激烈。而第一個關於政黨合作的觀察重點,無疑就是立法院開議後的正副院長選舉;由於藍綠兩黨皆未過半,且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以不記名投票產生,有高度操作空間,新國會議長寶座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對此,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黨團總召曾銘宗指出,民眾黨有8席,某種程度上會為了自己政黨利益,與國會兩大黨妥協跟合作,「甚至民眾黨也可能支持民進黨的立法院長人選,不一定會支持國民黨,後續待觀察。」 選前皆宣示改革勞健保、長照 重要議案成敗 三黨同負責任 更值得注意的是,三黨不過半,新政府未來4年要推動的重要議案,已非執政黨說了算,也代表「主要三黨都有責任」,而三黨在選舉期間提出的政見和政策立場,選後是否能如期在國會議場透過預算案、法案兌現承諾,更需要全民緊盯、檢驗。 事實上,盤點各黨選舉期間對於重大議題的宣示,可發現其中不少是方向正確、且有相當共識的改革。首先,在少子化、高齡化方面,3組總統候選人不論賴清德、侯友宜或柯文哲,選前都對勞保、健保、長照等議題表現出高度重視。 以若不改革,、最快預計將於2028年破產的勞保為例,3人選前皆承諾以「撥補」作為基金續命手段,賴清德承諾今年加碼撥補勞保基金1200億元;侯友宜、柯文哲皆主張每年撥補1千億元;撥補之外,侯友宜及柯文哲都進一步提出要召開勞保改革國是會議討論,行政院長陳建仁在選前接受媒體訪問,也宣示「會讓勞保基金的永續完成最後一哩路」。 換言之,除了每年撥補,勞保在制度上的改革也是三黨共識,新政府和新國會必須盡速啟動討論。而論及勞保年金的制度改革,自然會觸及包括「保費費率」、「給付金額」調整等敏感問題,在三黨不過半的國會中,也考驗各黨能否以理性、專業、務實的態度兌現勞保永續承諾。 健保方面,在總統大選前的最後時刻,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拋出健保點值1.1元的政策方向;賴清德隨即跟進,提出平均健保點值1.1元目標。此外,侯、柯也提出65歲以上長者全額補助健保費等政見,柯文哲更曾具體表態,要將台灣醫療衛生支出拉高到GDP(國內生產毛額)的8%。 確實,要將健保點值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涉及的不外乎就是「預算總額拉高」以及「增加自費項目」等,又或如衛福部長薛瑞元在選前受訪時所表示的,必須透過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的總額預算制始能達成,「如果朝野一致同意,就沒有難度。」 再者,長照攸關每個人的未來,現行以「稅收制」作為財源的長照體系,在這次選舉期間面臨在野黨的挑戰,不論國民黨、民眾黨,都提出要改成「保險制」的方向。 稅收制指編列預算支應長照,優點是分配效果較佳,民眾無需額外負擔保費,但以目前人口結構推算未來需求,確實有必須擴大財源的現實壓力;保險制則類似健保,民眾須負擔保費,財源較穩定,但涉及民眾與雇主繳費意願,各有利弊,而保險制之下的「實物給付」能量,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實物給付:健保提供直接醫療服務,民眾不需要如一般商業保險先付錢拿收據,再向健保署申請現金給付。 事實上,馬政府執政時期,就是以保險制規畫長照,蔡政府上台後改成稅收制,但面對長照缺口,「錢」的壓力愈來愈大,無論改採保險制是否為宜,至少,相關研究應即刻重啟。 「18歲公民權」觸及修憲敏感區 驗證各黨誠意、遠見與決心 在法案方面,第十屆立法院後期,出清了《最低工資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等法案,但《吹哨者保護法》立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卻遲未有進度,時常成為在野黨的箭靶。 《吹哨者保護法》是蔡英文總統在2017年承諾推動,行政院卻至今未提版本,從未立法;而《財政收支劃分法》攸關地方財政,賴清德更於行政院長任內的2017年承諾推動修法,至今也無任何進度。新國會三黨不過半,蔡政府8年未推動的「未竟」法案,將來在國會攻防將備受矚目。 此外,青年崛起,「18歲公民權」的修憲公民複決在2022年功敗垂成,本次大選,三黨總統候選人皆表態「維持初心」,但18歲公民權的推動仍面臨「國會很贊成、複決投不過」的窘境。 大選已結束,對「18歲公民權」都表態贊成的國會三大黨,是否將重啟推動,甚至進入深水區討論「修憲難度過高」的問題,除了驗證?面上政治人物誠意,是否具備遠見、決心與行動力,更是關鍵。 將重演20年前朝小野大僵局? 為免國家空轉 可能得考慮綠白合 對未來新國會的運作模式,以及可能出現的「空轉」危機,「其實我並不太擔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曾建元認為,以過去小黨所扮演的角色來說,在兩大黨相互競爭的情況下,關鍵少數如果能適切帶領理性中立的立場,相較於過往「被黨鞭綁架」的國會審議過程,反而有助於進一步的開放、討論,或許有更多的理性空間。 相較國會運作,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更注意新內閣的組成,他指出新的賴政府是總統得票率、國會席次皆未過半的「雙重少數」,「將來的內閣要如何組成?是不是過去2000年到2008年間一樣組成少數政府?」 蘇子喬憂心,「少數政府」運作會有疑慮,在憲政體制下,如果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法院組成多數聯盟,民進黨將寸步難行,甚至等同於政府要被迫執行立法院通過的法案。他建議,民進黨也許要考慮跟民眾黨組成執政聯盟,以利政府運作。 面對近20年來首次的少數政府,掌握執政權的民進黨不能一意孤行,要保持溝通的態度,與在野黨協商妥協,而國民黨和民眾黨除了堅持理念與主張,也不該一味杯葛,國家重大政策才能向前走,不要4年後仍老調重彈。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13 期 謝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