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10年建設 武漢躍升世界級地鐵城市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1/03 第552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10年建設 武漢躍升世界級地鐵城市
港旅遊業籲 給導遊復工獎勵
宋濤首談兩岸 堅持和統、反分裂
陸鄉村積極防控 力阻因疫返貧
陸英語力全球排名滑落 港媒:與教改有關
港陸將恢復通關 大陸民眾計畫赴港接種疫苗
重症高峰3波接力 陸憂農村重災
台青寧波創業 譜出音樂情緣

兩岸新聞
10年建設 武漢躍升世界級地鐵城市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3年第一縷陽光照亮著擁有百年歷史的武漢江漢關,鐘樓上清脆悠遠的鐘聲響徹長江兩岸。此時,在距離江漢關大樓地下30米深處隧道內,武漢地鐵2號線列車呼嘯而過,穿越萬里長江。

中新社報導,從2012年大陸首條穿越長江地鐵、武漢第一條軌道交通地下線路2號線開通運營,到近日兩條新線路投入運行,截至目前,武漢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線路13條、在建項目12個,運營里程達到460公里。  

國際上,一般將通車里程400公里作為世界級地鐵城市的門檻。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總經理鄭光輝介紹,近10年來,武漢地鐵新增線路約400公里,形成從線到環、從環到網,主城成網、新城通線的軌道網絡,覆蓋武漢所有行政區和功能區,城市客運骨幹作用日益突出。

「兩江分割、三鎮鼎立」的地理格局決定了武漢城市交通最大的瓶頸是過江問題。過去10年,「軌道上的武漢」不僅刷新了武漢人的出行體驗、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同時也構建起這座超大城市發展的新格局。

「地鐵2號線的開通,為當時的兩橋一隧減負效果立竿見影。」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清分中心總經理賀文嚴介紹,2號線過江客流由開通初期的日均2萬乘次,10年內穩步攀升,2019年最高達到了80萬乘次,總客運量達27億乘次。

賀文嚴分析,2號線開通後的10年,武漢共有6條地鐵線路穿越長江和漢江,過江分擔率超過60%。

如今,武漢地鐵與該市四大火車站和天河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無縫銜接,武昌、漢口之間來往從半小時縮短至4分鐘,光谷與武廣兩個核心商圈的公共交通出行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

「伴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程加快,建設重點由優先建設主城區線路,解決三鎮分割、過江交通難題,轉變為聯通新城。」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專家孫小麗表示,隨著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由主城區向外圍延伸,已建成的線網有效支撐了「主城+新城」城市空間格局。

以近日新開通的前川線一期和16號線二期為例。前者串聯起武漢一南一北的江夏和黃陂兩區,進一步縮短新城組群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後者直達漢南通航產業園,為沿線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將有效提升「中國車谷」武漢經開區區域輻射能力。

目前,武漢軌道建設已進入第四期規畫建設高峰。根據規畫,武漢將形成超過6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港旅遊業籲 給導遊復工獎勵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與中國大陸通關在即,香港旅遊業正為此做準備,人手不足問題顯現。有業界組織1月1日表示,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向導遊發放復工獎勵或津貼,鼓勵在新冠疫情下已投身其他行業的導遊重投旅遊業。

香港中通社報導,當天,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表示,期待通關後旅客重返香港旅遊,但認為仍需時逐步恢復航班及客流,業界正在準備,預計香港旅遊業最快在一至兩年內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彭耀佳說,香港旅發局已邀請很多中國大陸、海外媒體及業界代表來港,並在世界各地宣傳,向外界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旅遊業組織聯盟則表示,疫情期間不少導遊已經投身其他行業,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向導遊發放復工獎勵或津貼,鼓勵他們重投旅遊業。

香港旅遊業組織聯盟又指,過往大部分導遊沒有最低收入保障,單靠旅客購物佣金為收入來源,建議設立導遊服務費,保障基層旅遊從業員的權益。

   
宋濤首談兩岸 堅持和統、反分裂
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昨發表新年寄語指出,二○二三年大陸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展開廣泛深入協商。陸委會昨回應稱,中國放棄對台強制性政治框架及軍事脅迫,才能為有序交流創造條件。

宋濤昨在二○二三年第一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題為「攜手奮鬥 共創偉業」的新年寄語。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對兩岸關係表態。

宋濤指出,二○二二年,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勢力謀「獨」挑釁,有效震懾外部勢力「以台制華」行徑。展望二○二三年,宋濤表示,大陸將繼續促進兩岸各行業、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並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

大陸海協會長張志軍昨也發表新年寄語說,隨著大陸更高質量發展、更高水準開放,將對兩岸經濟合作產生強大賦能,為廣大台胞台企分享機遇和實現更好發展提供重大利基。張志軍說,新的一年將切實按照中共廿大報告,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台工作作出總體部署和戰略安排,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陸委會昨回應指出,呼籲中國放棄對台強制性政治框架及軍事脅迫等作為,方能為未來兩岸良性互動、恢復健康有序交流創造條件;台灣的兩岸政策不變,蔡總統元旦談話已再次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是區域內各方的共同責任,也是所有人的期待;戰爭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只有對話合作、共同以促進區域穩定發展為目標,才能使人民得到安全和幸福。

陸委會也提及,期待對岸優先改善民生經濟與健康安全問題,台灣也願提供疫情人道等必要協助;並呼籲北京當局,務實面對台灣人民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的「四個堅持」。

   
陸鄉村積極防控 力阻因疫返貧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1日指出,統籌疫情防控與重點工作,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盡最大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中新社報導,大陸國家鄉村振興局日前印發通知,要求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效防止因疫因病返貧致貧,最大程度保護脫貧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少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影響。要把各項幫扶措施落細落實、到村到戶,有效防止因疫因病返貧致貧,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通知要求,切實發揮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作用,把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及時識別為監測幫扶對象。做好脫貧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物資供應、藥品保障、醫療救治、健康服務等工作。

大陸國家鄉村振興局表示,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進入「迎峰轉段」新階段,又面臨歲末年初人群大流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形勢嚴峻複雜。脫貧地區醫療基礎薄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直接影響脫貧民眾正常生產生活,容易帶來返貧致貧風險。

大陸國家鄉村振興局也表示,各級鄉村振興局要增強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行動要快,措施要實,銜接要暢,有效防止因疫因病返貧致貧,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陸英語力全球排名滑落 港媒:與教改有關
上海1日電/中央社
瑞典教育機構英孚(EF)發布2022年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中國英語熟練度得分為全球第62名,排名較前兩年滑落,港媒指出,這和教育改革後英語教學時間減少、英語教學比重降低有關。

2022年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調查來自111個國家、地區約計210萬名測試者,其中女性55%、男性45%,測試者年齡中位數25歲,97%測試者年齡低於60歲。

調查結果顯示,英語熟練度全球得分最高國家為荷蘭;亞洲得分最高國家為新加坡、得分最低國家為寮國。

中國英語熟練度得分排名第62名,歸類為低熟練度,落後於新加坡(第2名)、菲律賓(第22名)、馬來西亞(第24名)、香港(第31名)。中國英語熟練度得分在2021年排名第49名、2020年位居第38名。

2022年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內容提到,相較於30歲以上的人,中國、印尼和日本年輕人英語熟練度較低,中國在2022年得分滑落,原因和其年輕族群英語熟練度下滑有關。

香港南華早報(SCMP)1日報導指出,中國過去幾年進行教育改革減少了英語教學時間,這些改變在表面上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背景卻是民族主義浪潮持續高漲情況下,是否需要讓孩子花那麼多時間學習英語成為討論話題。

報導提到,政策改變和中國英語熟練度下滑有關,中國教育部自2020年起禁止中小學使用海外進口教科書,外語教學時數占中小學課程6%至8%,低於漢語課程20%至22%、數學13%至15%。

報導引述匿名受訪教授意見指出,大學課堂也不鼓勵使用英語原文書或翻譯書,特別是在新聞和憲法研究等較為敏感學科。

   
港陸將恢復通關 大陸民眾計畫赴港接種疫苗
香港2日電/中央社
香港與中國大陸即將恢復免檢疫隔離通關,據香港媒體報導,一些大陸民眾有意通關後赴港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

官方香港電台今天發自北京的報導表示,有北京市民說,他此前已在當地接種了3劑大陸疫苗,期待通關後到港消費之餘,也計畫「溝針」,即接種復必泰疫苗作為加強劑。

這位市民說,身邊已有很多親友確診,但大陸藥物不足,相信會有部分人赴港買藥。

此外,報導引述在北京商業區經營茶餐廳的港人說,當局推出「新十條」放寬防控後,社區有更多人染疫,導致上班人數減少,餐廳生意也因此下跌,為開店20多年來最差,最差的一天只有10多名顧客,近日才逐步好轉。

據報導,已確診的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說,覺得新冠病毒不如想像中嚴重,對新一年大陸經濟謹慎樂觀。

但他說,大陸疫情爆發尚未結束,暫時不清楚重症及死亡率有多高,以及對勞動力有多大影響,這需時觀察。

香港正爭取本月8日與大陸恢復免檢疫隔離通關,由於大陸疫情正在爆發,加上藥物不足,預期將會有大批大陸旅客來港旅遊之餘,也會購買應急藥物,以及接種疫苗。

目前香港當局只為港人免費接種大陸科興疫苗和進口復必泰疫苗。港府官員早前曾表示,任何外來人在本地接種疫苗都要自行付費。

   
重症高峰3波接力 陸憂農村重災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疫情升溫數周,北京、廣州等一線大城陸續走過首波疫情,但春節恐出現第二波,官方提及,今年城市民眾因可回家過年探親,恐出現大量湧向農村的人流,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地區將面臨重大挑戰。大陸衛健委醫政司長焦雅輝昨坦言,「更加擔心農村的疫情」,並指現在不同城市正在經歷的急診和重症高峰,可能是最困難時期,對醫務人員是非常硬的一場仗。

大陸一線大城疫情感染高峰漸過,北京、上海、杭州、武漢、南京多個城市跨年夜出現人潮,網友直呼「煙火氣回來了」。不過,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吳尊友示警,冬季疫情將分為「一峰三波」來襲。去年十二月中到一月中是首波疫情,以城市為主;第二波是一月下旬到二月中旬,春節期間的人員流動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第三波是二月下旬到三月中旬,春節後返崗返工,疫情持續約三個月左右。

中國科學院大學石耀霖院士透過模型分析,認為北京第一波疫情已基本結束,保守估計,已感染人數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以上,激進的估計可達百分之八十三。廣州市衛健委表示,當地單日就診量從高峰期的六萬人次降至一點九萬人次,預計將在春節前進入流行尾期。

大陸有十餘省以問卷調查方式收集當地感染狀況。其中,對逾七十萬四川居民的調查顯示,整體感染發病已超過八成,據判斷已過了感染高峰,正處於防重症及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時期。春節前後由於返鄉和返工潮,疫情可能會出現小幅反彈。

焦雅輝坦言,最擔心的就是經過三年了,大家都沒有回家過年,今年終於可以回家過年了,大家回家過年探親,有可能會出現報復性的城市人流高峰湧向農村,所以更加擔心農村的疫情。

   
台青寧波創業 譜出音樂情緣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浙江寧波一個漂亮的小鎮上買了房子,2023年還打算帶著愛人回台灣登記結婚,開啟人生的新旅程。」近日,來自台灣的寧波交響樂團長號演奏員王鶴齡表示,在大陸創業創新的他,因為一段音樂情緣,實現了愛情事業雙豐收。

中新社報導,1985年在台灣南投出生的王鶴齡,畢業於奧地利的一所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從小學習鋼琴。由於他考上音樂班,需要副修另一樣樂器,王鶴齡的父親就為他選擇了長號。

「因為家裡正好有一把大伯父留下來的長號。」王鶴齡笑著解釋說,長號是一項有意思的樂器,並不是大家想像中只會發出「苦瓜苦瓜苦瓜瓜瓜」的聲音,靠嘴唇震動,可以吹出很多美妙的音樂。

在研讀博士後,王鶴齡放棄了在歐洲就業的機會,選擇到大陸創業創新。

「大陸與台灣在人緣、文緣、商緣上有著特殊的親緣關係,特別是近10年來,大陸創辦了很多職業樂團,發展前景廣闊。」王鶴齡說。

2016年,聽聞寧波交響樂團的招聘消息後,王鶴齡參加考試,並成功入職該樂團。在此之前,王鶴齡沒有到過寧波,但實地生活後,他直呼與這座城市很契合,尤其寧波社會包容性強、政策透明度高、鼓勵創業優惠政策頻出等優勢,為他的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而以寧波為起點,王鶴齡也不斷在大陸領略天南地北的風土人情。

「我們要準備新年歌會,也會去其他地方演出。」王鶴齡說,音樂人的新年往往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但愈忙碌愈幸福。在寧波工作的近七年時間裡,王鶴齡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一位來自鄭州的大陸女孩,「我們是同行,她是一位□琴演奏員」。

在王鶴齡看來,有了愛人的陪伴,在大陸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充滿幸福感,而他也將繼續在這塊創業創新的熱土上書寫兩岸夫妻的奮鬥故事。

   
全球經濟40年來最疲軟!2023年台灣只會比今年差
聯準會將2023年的「失業率」預測,從11月的3.7%,一口氣大幅上調至4.6%。「如此高的失業率,一般都會伴隨著經濟衰退。」曾準確預測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現任瑞士信貸私人銀行亞太區副主席的陶冬,在其私人部落格中這麼寫到。「衰退」,是展望明年經濟的第一關鍵字。

注意!年終超過這個金額要扣稅
近期有台積電的新人分享自己領到3.8個月的分紅,加上固定月薪,足足領了44個月,還可能加上等待發放的年終獎金!如果你的年終獎金也是很可觀,要注意超過一定的金額要繳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