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No.540 照護悲劇: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卻成了殺人凶手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1/31第57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台】 照護悲劇: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卻成了殺人凶手
【新書搶先報】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女性貧困──負貸、漂流、未婚單親,陷入惡性循環的貧困女子》
【搶鮮報】
【馬路消息】 我們要徵文


家庭照護這件事,愈想努力做好,愈容易將自己逼入絕境。長期的照護生活一旦開始,就像走進一條不見盡頭的幽暗隧道,若沒有管道得以抒發與求助,日子久了,睡眠不足、憂鬱、經濟壓力、體力不堪負荷等問題一一上門,就連照護者的身心都會出問題,甚至心生「殺了家人再自殺」的念頭。
日本新聞採訪團隊所寫的《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中,針對數起照顧殺人案件做了深入的剖析,既從心理面向探討,也從實際的制度面去檢視法律的侷限與出路。
此刻正深陷照護困境的朋友,這本書能陪伴你在漫漫長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求助管道;而尚未經歷家庭照護的朋友,也很需要一讀,畢竟長照早已是進入「高齡社會」的台灣人不能不正視的議題。
同樣亟需正視的還有《女性貧困》一書中,奠基於日本NHK記者群實地長期追蹤、採訪所攤開的「貧困女子」真相:負貸學生、漂流少女、未婚單親……台灣亦然,真正的貧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教育及資訊缺乏、遭漠視與孤立及壓榨,使困境變成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要擊破此循環,唯有從這本書,由理解而面對。

 

Top
.




購書去→



精神壓力 / 睡眠不足 / 身心俱疲 / 絕望 /
經濟困難 / 獨自承擔 / 有苦難言 / 共同自殺……
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

 


▍因愛而生的照護創傷──
 

˙為了不讓母親痛苦,早苗拿來了最鋒利的刀子。被殺害的母親,此時已臥床十二年半,身上卻不見絲毫褥瘡。
˙木村殺了一直深愛著的妻子,他說:「當時應該有能幫助我的人,但是,我獨自一人承受了所有壓力,沒有時間考慮向他人求助。」
˙老後再也無法負荷照顧工作的芳子,殺了腦性麻痺的兒子,她在法庭上供述:「就像慢慢往水杯裡加水,不停加水的話,水最終會溢出來。我也到了極限,無法再承受更多了。」

▍悉心照護家人的照顧者,卻變成了殺人犯。
▍他們是最有責任感的「加害者」,
▍悲劇發生,受譴責與制裁的,也是他們。
˙ 70歲老人照顧80歲的「老老照顧」
˙為照顧父母而自願犧牲未來的「照護離職」
˙老人照顧病中子女的「老病照護」
˙一人同時照顧多位家人的「多重照護」
˙從自信到絕望,男性照顧者有苦難言的困境……

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根據本書採訪小組調查,兩成照顧者「曾有過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照顧者「因長期照護而身心俱疲」。在台灣,則是十年間發生了近百件的照顧殺人慘案,其中許多加害者選擇在殺人後自殺。
最初因為愛與責任而承擔起的照護工作,若沒有尋求協助與宣洩出口,在缺乏支援與支持下,身心終究會到達極限,甚至演變成「照顧殺人」的人倫悲劇。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深度採訪多起照顧殺人案件中的相關人士,傾聽「加害者」的沉痛悲鳴,揭開家庭照護慘烈的現實困境,探尋預防慘案再度發生的可能。


作者簡介: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前田幹夫
1968年出生於兵庫縣。畢業於關西學院大學法學部。1994年入職每日新聞社。曾任大阪總部社會部、地方部副部長及岡山分局局長等職,2020年4月開始擔任東京總部特別報導部部長。編著有《現場的殘影:記者筆下的「悲歡記」》(新風書房)。

涉江千春
1981年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2003年入職每日新聞社。先後任職於阪神分局、大阪總部社會部。曾負責大阪府警方、法院等相關新聞的報導,後任機動記者。2018年4月開始任首爾特派員。

向?泰司
1984年出生於大分縣。畢業於都留文科大學文學部。2006年入職每日新聞社。曾任職於德島分局、大阪總部社會部、東京總部特別報導部。現於大阪總部社會部負責大阪府警方相關新聞的報導。


 

Top


購書去→


「我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
──一個19歲女孩的心聲。
 


(父歿、母病,她打零工養活一家四口,借貸上學……)

 

大學一畢業,便負債二十年的學貸女孩;
深夜拖著行李箱,茫然無依的漂流少女;
半坪小窩,蝸居逾兩年,母女三人同為網咖難民;
單親媽媽最後的生存希望,是附設免費托兒的酒店……
這個社會,給了她們什麼樣的明天?

?缺乏家庭支持、缺少穩定工作、缺席的社會支援?
她們在人生起點就被剝奪了希望。
→「貧困」,不僅是沒有錢,更是指壓榨、漠視、孤立,以及教育、資訊等各項資源的匱乏──她們身處社會底層,儘管奮力掙扎,仍難以脫困。

這些女性,可能化妝精緻,或是穿著普通學生服,不符一般對於貧窮的想像,但其實光是最低限度地「正常」活著,便耗盡力氣。然而,她們的聲音被僵固高牆隔絕,外界聽不到,便不去看見。

•十六歲的漂流少女:「能活到三十歲就知足了。」(遭繼父性虐待,離家後,以援交為生。)
•十九歲的網咖難民女孩:「無論對人生還是社會,我早已什麼也不期待了。」(母親離婚後崩潰,靠她打工養家,和同樣中輟的妹妹一天只吃一餐,寄居網咖。)
•二十七歲的八大女子:「店裡的人和客人,像家人一樣地關心我。」(國中畢業後離家,與再婚的母親從此失聯。)
•四十歲的單親媽媽:「我只能拿比自己慘的人來自我安慰。」(離開了家暴丈夫,獨力扶養兩個孩子,英語能力強,卻只找得到約聘工作。)

日本平均每三名單身女性,就有一人深陷貧困。而在臺灣,女性戶長的「家戶貧窮率」高於男性戶長,女性的平均薪資卻只有男性的八成六。
這是沒有終點的惡性連鎖:家庭關係斷裂、社會資源潰敗、穩定工作無望,年輕的單親媽媽孤立無援,或是投靠更邊緣的性產業;而她們的小孩長大之後,又繼承新的貧困家庭……

我們真的可以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
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嗎?

作者簡介:
日本NHK特別採訪小組 (NHK「女性?貧困」取材班)
日本NHK電視臺特別採訪小組,秉持親身採訪、感動人心等理念,不畏挑戰,大膽地挖掘真相,致力於深入探討重大社會議題。
《女性貧困──負貸、漂流、未婚單親,陷入惡性循環的貧困女子》一書,收錄了系列專題報導中,未曝光的訪談內容。早在一九七八年,已有美國學者提出「貧窮女性化」問題;時至今日,在全球的貧窮人口中,女性仍占了近七成。對於在人生起點就被剝奪了希望的底層女子,「傳達她們的真實心聲」是報導的最大動力。
另著有《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惡夢》、《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無緣社會》等作品。

Top
Top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Top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