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除了冠狀病毒,還有更多病毒與人類息息相關,究竟什麼是病毒?為什麼有些如此致命?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5/19 第12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守宮在唱歌!祝在感情有願的女子,能唱出自由之歌
除了冠狀病毒,還有更多病毒與人類息息相關,究竟什麼是病毒?為什麼有些如此致命?
我被爸爸遺棄了──在受傷的地方,加愛│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

新書鮮讀
守宮在唱歌!祝在感情有願的女子,能唱出自由之歌
圖/有鹿文化
書名:《守宮在唱歌》

內容簡介:一個女人在感情裡對自我的尋覓;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不孕求子的奮力;卻打不倒想要去愛的渴望!守宮是壁虎,是庇護守家的隱喻,她豢養守宮,也豢養祝願:祝有願的女子,能唱出自由之歌。

小時對媽媽說愛,換得一句「三八」,懵懵懂懂,不知該怎麼牽手;婚前情人是躁鬱症患者,無疾而終的戀情滿是遺憾;婚後在外省夫家與本省娘家找榫接,才發現名為婚姻的大床上躺了六個人:夫妻、公婆、父母。求子之路多崎嶇,中藥調身,西醫人工受孕,經歷多次流產、不孕療程,終迎來新生兒。但小兒子氣喘,大女兒脊椎側彎四十度,育兒之路且慢且走,為母更堅強。

《守宮在唱歌》林佳樺以個人經驗,擴及一個女子在婚姻體制內的長征與跋涉。原生家庭對「愛」的原型學習、婚前戀愛史、婚姻經營奔波、職場對生孕的不友善、親子育兒等議題,由線及面慢慢鋪展,緩緩道出女人為了走上紅毯那一天所費盡的尋覓,以及從紅毯一端走下後,每一天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磨合,那是時而灰黯沮喪,時而鼓舞亮麗的心情。

「守宮代表安穩守家,俗稱壁虎,諧音『庇護、必福』。我誠懇地書寫如何想在家庭中得到平靜快樂卻一路跌撞,仍想守護家的心意。」林佳樺寫下的不僅是個人故事,也是某些擁有相似經歷的女人的生活、心境,她坦率不閃躲的筆,彷如從記憶藤蔓裡闢開一條新路徑,拋出一條繩索——你/妳並不孤單。奮戰是為了愛,也是為了守宮般庇護所愛。

作者介紹:林佳樺,宜蘭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現職台北市立萬芳高中國文老師。一名時間空間被切割零碎的平凡婦女。常走在繞的路上,幸賴將就居,在彎路上指引了一道光。喜歡書寫的自己,更喜歡閱讀時的自己。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二獎、旺旺時報文學獎散文組三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組佳作等。作品散見《幼獅文藝》、《聯合報》、《自由時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等報章雜誌。著有《當時小明月》。

搶先試閱:〈香火〉

⊚林佳樺(摘自《守宮在唱歌》,有鹿文化出版)

那次重感冒失去味覺,靜養半年,才又接續不孕療程,但卵子品質始終不理想。期間,先生想放棄生第二胎,我也是,但想到女兒殷殷期待有個弟弟妹妹相伴,及存摺中已花費了數十萬進行治療,又開始轉念,再做幾次療程好了,倘若真無結果,就坦然接受,反正已經有個寶貝女兒了。

女兒固定每個月陪我到私立中山醫院李世明醫生那兒追蹤治療,有時看著她,覺得人生有此寶貝足矣,但女兒對「有伴」這回事飽含期待與失望的眼神,我便覺得對於求子一事還可以再努力些。

女兒五歲時,我幸運地再次懷孕,摸著懷有八週生命的腹肚,心下雀躍,想到一年前流掉了一個孩子,於是我更加小心翼翼。為了不重蹈流產的覆轍,年屆古稀的父親決定開車載我到桃園大溪觀音寺祈求觀音保佑,本來母親也要同去,因臨時必須看病而作罷。

時值七月炎夏,那天我們從台北出發到大溪,抵達寺廟約莫中午,烈陽炙得廟方派人灑水降溫,仍不減參拜人潮。

階梯入口,矗立朱紅拱形石門,石壁上用金錫彩繪雲朵圖騰,拱門上方以金粉漆著「蓮座山」三字,寺廟就在山巔。此山得名,是因獨峙於大漢溪畔,山巔上方的寺宇廟簷翹起如翅,寺廟如蓮花出於溪面,拱門後方是百步雲梯。我們拾階緩步而上,路不陡,父女倆小心地走著,每一步都虔誠。

父親明白已三十多歲的我渴望再為家裡添增小生命,明查暗訪探聽此間廟宇神明靈驗,送子觀音常給予好「孕」,特地帶我來此膜拜。當時我望階興嘆,唉聲抱怨走不動,父親耐心哄勸:「打針、排卵、開刀……,各種不孕症的檢查你都做了,還怕這一百多道階梯?」

望著長階梯盡頭的寺廟神像,觀音慈悲,終於聽到我的誠心祈願了呢。我觸摸腹中的神祕恩賜,緩緩走著,父親一手提還願水果,一手牽著我。石階兩側是樹根糾結錯雜的參天榕樹,蟬聲震耳,炎夏中分外清爽。多位小販兜售五色蓮,我各買一朵答謝神明。百步雲梯走來漫長吃力,幸好兩側有十二生肖石雕可供觀賞,及父親陪伴解悶。我氣喘吁吁,觀音就在前方,求子的每一步不也這麼熬過來了?

終於走到廟前,入眼的大殿裡,屋椽梁柱有龍鳳雕飾及彩繪,屋頂四角刻著鰲魚。

父親以身體為屏障,將我安在身後,擔心我被信眾手上的香戳刺。我們先洗淨雙手,父親說,手潔淨持香、真念誠心,願望及謝意就能上達天聽。我因為孕吐嚴重,對香味煙灰極敏感,趕緊戴上口罩,本來父親堅持,「有燒香,有保庇,香火興,廟才旺。」見我猛咳,改說「心香菩提」也能盡到誠意,用手拜拜,神明也能感受到我們的虔誠。我原本想瞻仰觀音面容,但大殿香火鼎盛,所有神具、物件都被香灰薰黑,隱約只見觀音低眉,慈善地默看眾生。父親拜神,用台語喃喃祝禱,在香爐前耗時許久,我低聲說著自己的姓名、生辰及感謝,然後在一旁等候父親。

不久,父親拿了只平安符要我戴上,那是他在觀音前擲筊應允求得,擠到人潮眾多的香爐前過火。

那天回到宜蘭娘家,父親為了祈求神明庇佑腹內的孩子,也準備了供品在家拜拜。娘家四樓祖先牌位前有座錫銅製小香爐,圓唇,爐腹是外鼓扁形,底部三足鼎,兩側爐耳雕有虯龍,爐身刻著雲朵,樣式精緻,漆上的錫銅雖已斑駁,父親仍恭敬合掌,尊稱它為「保庇阮厝的公媽爐」,爐內插滿祈願的香柱,也積滿灰燼,爐外是時間走過的塵灰。

父親攙著孕吐的我,一同到家中四樓供桌前捻香入爐,我體虛,父親代我跪拜,在爐內撒入從觀音寺求來的香灰,爐旁插上寺廟買來的兩朵象徵添丁的白蓮,代我在爐前燒一炷香:「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小女肚裡的寶寶,事成必定早晚焚香答謝,保證香火不斷。」這些字詞,父親事先寫在紙上,默誦多次,我也跟著記了下來。

幾天後,要返回台北自家前,父親談起過往趣事,我小時有次感冒,常夜夢盜汗,看遍中西醫仍未痊癒,父親拈香拜完,便取小撮香灰,輕輕入碗,加點開水攪拌,命我喝下去。我抗拒不飲,父親說這是專程到依古法製造手工香的老店購買,用天然沉木、檀木等研磨的粉粒,再混入純中藥的丁香、龍香等粉末製成,光聞香氣就可定神,服食後可安神助眠。當時我趁父親不注意,把剩下的半碗端去二樓書房,拜託姊姊幫忙喝,她拿著手中的書敲我的頭,嗤之以鼻地把香灰水倒掉。也許我焚香夠虔誠,喝了半碗符水後便漸漸安穩入睡。

拜完觀音後四週產檢,醫生告知胎兒無心跳,得終止妊娠。我呆坐診間,耳中嗡嗡鳴叫,渾不知如何到家。父親急得託人勘察我台北家中的擺設,風水師驚訝指出,廚房格局和我命宮不合,定要早晚祭拜灶神,否則注定無子。

我猶豫不已,還要繼續努力嗎? 想到不孕療程又要重新走一遍,那些天天量基礎體溫、服用賀爾蒙黃體素藥、打排卵針、照卵泡的功課,想到便頭痛,或者放自己長假,什麼也不想不做,就單純休息吧。我在好友推薦下,到另一間大型醫院找某位主治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吃飯、睡覺。

那陣子父親胃潰瘍痼疾復發,身形益加削瘦憔悴,我一個月後必須回診追蹤流產後的復原情形,父親硬是要開車載我,看完診,又帶我到大溪觀音寺拜拜,我要他在家休息,他總說,「有拜有保庇。」寺前的百步雲梯是我們的散步通道,走累了,在樹下乘涼,俯瞰大漢溪,遠眺河階台地。父親指著前方石門水庫大壩,說有無小孩都好,只求我健康平安,安慰等我身體好一點後,他請全家到石門朵頤活魚三吃。水庫兩側各有座山,像極水庫的看護神,我望著父親,心想,他是我的守護神呢。

父親在寺裡求了本《藥師經》,叮囑我每天睡前唸一段可消業障、累積福報,又交給我一個已在寺廟過爐的銅製小香爐,叮囑我在台北家中點香祈福。

當時製香業多進口品質低劣的中國香,父親打聽得知大溪某製香業者是遵循古法手工製造,加入天然中藥,助人定神、益眠。前往觀音寺路上時,父親特地買了半打。那天拜拜,父親在包裝上用紅紙寫著:「保佑小女事事順利,心安身安。」他虔誠捧著這半打香,在爐前拜拜。我看著垂眼膜拜的父親,靄目的臉竟神似大殿上的觀音。

▶▶ 閱讀更多 有鹿文化 林佳樺《守宮在唱歌》

 
除了冠狀病毒,還有更多病毒與人類息息相關,究竟什麼是病毒?為什麼有些如此致命?
圖/貓頭鷹出版社
書名:《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

內容簡介:2019年末開始的COVID-19疫情重創世界,帶來許多不可逆的影響,而造成疫情的冠狀病毒更引發大眾關注。除了冠狀病毒,還有更多病毒與人類息息相關,但究竟什麼是病毒?

病毒不只會導致疾病,它們同時也對整個生物圈的生物有著不可輕視的影響力。本書從家禽家畜追蹤到生命起源的深海熱液古生菌,一一紀錄病毒與他們對生態留下的影響。病毒是地球生命演化的組成部分,與地球上的生命相互依存,在維護生物圈的健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病毒存在在生命所在的每一個角落,也深刻地影響著人類與整個生物圈。

作者介紹:法蘭克•萊恩,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師學會、皇家醫學會以及倫敦林奈學會的會士,也是雪菲爾大學動物與植物科學系名譽研究員,致力於研究演化學理論,並且將演化學觀念帶入轉譯醫學。

搶先試閱:〈從醫學角度來看,為什麼有些病毒如此致命?〉

發現人類是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應該不會讓我們太驚訝。這種病毒單一顆粒的直徑僅有十八至三十奈米。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牠有我們熟悉的二十面體對稱殼體,包住一個相對簡單的RNA基礎基因組。在小腸中,病毒與咽部淋巴組織特定的受體分子和腸道的「培氏斑」結合,從這裡侵入細胞內部,接管遺傳流程,將細胞轉化為製造子代病毒的工廠。子代病毒會在受感染細胞破裂時釋放,然後再度侵入鄰近細胞並重複這個過程。

這一切聽起來都有點可怕,甚至可能致命。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感染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的人,除了可能會輕微地拉肚子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生病的跡象。但患者此時的糞便中已經充滿病毒,會藉由糞口途徑傳染給接觸者。典型的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傳染,就是在人群中造成大流行,因為多數患者都不知道他們已經感染了病毒。只有在極少數人身上,病毒會進入脊髓的前角神經細胞造成感染,導致神經細胞死亡,造成在羅斯福總統身上看到的癱瘓。儘管看起來很古怪,但就病毒傳播或演化途徑而言,感染神經細胞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這種脊髓灰白質炎最可怕的併發症,似乎確實是巧合。

脊髓灰白質炎病毒感染的潛伏期通常是一到兩週,在少數出現感染症狀的人身上,會出現輕微不適、發燒、喉嚨痛,代表病毒已進入血液。這些症狀通常不需要任何治療就會消退,也不會產生長期後果。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只會在少數感染者身上造成較嚴重的病狀,患者會突然感到頭痛、發燒、嘔吐,有些人可能還會發生腦膜炎典型的頸部僵硬。即便如此,多數有症狀的患者也會逐漸完全康復。但對極少數、非常重要的少數人而言,脊髓灰白質炎會引發癱瘓。

麻痺性脊髓灰白質炎(poliomyelitis)的名稱,取自希臘語「polios」和「muelos」,分別是「灰色」和「骨髓」的意思;脊髓灰白質炎的麻痺,是因為脊髓前角的灰質遭到破壞而引起的。脊髓裡面是神經的細胞本體,控制手臂、腿部、胸部和軀幹其他部分的肌肉。脊髓中的細胞本體如果死亡,受影響的肌肉會出現軟趴趴的癱瘓,通常在發病後的兩、三天內就會很明顯。受癱瘓影響的兒童,他們的肢體生長和發育都會有後天的長期影響。延髓灰質炎是一種類似的感染,會對腦神經的神經體造成損害,導致咽部麻痺,並可能伴隨與呼吸相關的肌肉發生困難。因此,在疫苗出現之前,這種可怕的併發症使一些不幸的患者最終不得不依賴「鐵肺」支持。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少數不幸患者,會因為脊髓灰白質炎病毒而發展出嚴重疾病,包括癱瘓。有些證據顯示,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情形,比臨床症狀表現出來的更常見。我們之後也會看到,其他腸道病毒造成的疾病中,也會有這種讓人不樂見,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模式。也有人認為,或許某些遺傳傾向造成了某些影響,但也很可能只是運氣不好。前文已提及,在古埃及法老王墓穴的壁畫中,就已經可以辨識出這種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癱瘓模式,及對四肢生長的影響。若真是如此,那麼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期,第一波小兒麻痺大流行席捲氣候較涼爽的工業化歐洲和美國時,歐洲的醫生才知道這種古老、易於識別的疾病,不是太令人費解了嗎!

使用活體馴化病毒的口服疫苗,在疫苗接種上極為成功,使小兒麻痺在已開發國家幾乎已經絕跡。二○一八年,根據「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畫」,這種疾病現在僅在阿富汗、奈及利亞、巴基斯坦三個國家造成地區性流行。但是,鑑於現代旅行的便利和廣大範圍,除非這種古老、會致殘的疾病,在這些僅剩的潛在傳染區域中完全根除,否則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全球的脊髓灰白質炎感染情形現在算是受到控制,但它不是唯一影響人類的腸道病毒。這個病毒科的其他成員在已開發國家仍然很常見,包括在致病過程中表現得令人費解,或臨床上不可預測的病毒。最有名的可能是B型克沙奇病毒,有時會導致一種被醫生稱為流行性肋肌痛的病症。

這種症狀也被稱為「博恩霍爾姆病」,以最初發現這種病的丹麥島嶼命名,症狀是因為胸壁的肋間肌發炎而引起的嚴重胸痛。突如其來的劇痛,彷彿心臟病發,讓這種病多了「魔鬼之握」的俗稱。B型克沙奇病毒偶爾會引起大腦發炎,表現出來的是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或「皇家慈善病」的病況,以首度發現這種病況的倫敦教學醫院命名。

相同的腸道病毒也可能導致心臟肌肉發炎,稱為心肌炎;如果伴隨心臟周圍瓣膜發炎,則稱為心包炎。兒童和成人身上都可能發生這種綜合症狀,極少數情況中會致命。其他腸道病毒,包括伊科病毒、腸病毒七○型和七一型,可能引起胸部感染,以及各種形式的肌肉、腦膜和腦部感染。發生這些症狀時,若要追查致病病毒,可能極難做出精確診斷。

病毒及其相關疾病,可能讓人大惑不解。自從我們發現這些潛藏體內的神祕物體後,忍不住就會想知道病毒行為背後的演化目的。面對病毒感染帶來的不愉快,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的影響時,我們不禁疑惑,這種行為到底能給病毒帶來什麼好處?

以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為例,這種病毒在受感染的極少數人身上引起嚴重病痛,似乎只是偶然。但有些病毒會橫掃全人類,並在大多數患者身上造成可怕的病痛,有時還伴隨著高死亡率。對病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生存和成功複製,因此這種情況就更令人費解了。殺死病毒的宿主,肯定會威脅到病毒的生存。如果從醫學角度來看,我們忍不住想問:為什麼有些病毒如此致命?

▶▶ 閱讀更多 貓頭鷹 法蘭克•萊恩(Frank Ryan)《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

 
我被爸爸遺棄了──在受傷的地方,加愛│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
圖/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內容簡介:大人的外衣下,我們只是內心千瘡百孔的孩子。我終於明白了,我是我,爸爸是爸爸,媽媽是媽媽,我們手中有屬於自己的關係線,擁有各自的命運,沒有人該背負其他任何人的生命而活著。未曾消化的童年傷害,被我們不自覺地內化、複製,甚至傳下去;但現在你看見了,你知道自己的選擇,可以和父母選擇的不一樣。「以後我一定不要像爸/媽那樣!」小時候的我們如此立誓。長大後卻驚覺:「自己為何也在這麼做?!」

從事心理輔導多年來,馮以量每每陪伴著承擔了家庭失落的傾訴者,就像陪伴兒時遭父親遺棄、少年時母親病逝,而曾痛苦到想了結一切的那個自己。

接受輔導的大男孩劈頭就問:「你會放棄我嗎?」父母離婚,都不要他,而他相依為命的外婆過世了。年輕的癌末病人吶喊:「我很想死啊!」爸媽關係冰凍,妹妹置身事外,是他,多年來努力撐著整個家。她說:「我要長大!」從小受父親家暴,多年後才知道父親是因患了思覺失調,家人鬆一口氣。但她心裡那個哭泣的小女孩,誰來解救?

小小的我們不自覺地吸收了爸媽的情緒,背負著爸媽的生命而活,不分好壞,即使遠超過負荷。而隨著成長,它們非但未消失,更變形為被遺棄的焦慮、我不夠好的質疑、無限的自我苛責……

我們不由自主地如此對待自己,甚至不知不覺,重複在對待我們的孩子。

探索過去不是揭瘡疤,而是放下背負,尊重並信任家人對他們生命的作為,同時由此再出發,重新牽回屬於自己的家庭關係線,也能讓下一代不再受苦。

這本書不是企圖要改變父母,也不是要重塑我們的原生家庭。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如何從代際傷害裡,再一次看見自己、療癒自己、重塑自己。

作者介紹:馮以量,(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過八百餘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搶先試閱:〈我被爸爸遺棄了──在受傷的地方,加愛〉

 ▌在我眼裡只是區區一件小事,居然可以掀開對方如此激動的情緒。我相信在那背後,一定是被許多過去還未消化好的往事而牽動著。

說實話,我真的很受不了已讀不回訊息這件事。一旦我交代別人事情,或者向別人詢問問題時,對方看了我的訊息之後,已讀不回,這舉動總是會勾起我內心劇場很多神經質的自我對白:

「看到了吧?你是不重要的,馮以量。」

「看來,他不怎麼喜歡我。」

「啊?!我得罪了他嗎?什麼時候……不是吧?!」

「太過分了,我已經等了三天,再不回應,我和你絕交!」

「這人做事真不可靠!他不喜歡我?我才不喜歡他呢!」

有時候,我向我的姊姊抱怨,她反而說:「嘿,你不要這麼神經質好嗎?不要以為大家都很有空,把所有時間都拿來陪著你,好不好?大家都很忙的。」

其實對於已讀不回,我會感覺到如此沒有安全感,全是因為小時候遇過一件事而受創。那就是我爸爸不見了,一聲不響地離開我們家,沒有交代、沒有回應、沒有消息。

已讀不回真的只是小事。其實我真正最受不了的是──我的爸爸不見了,而我被遺棄了。

要不是自己不斷地探索生命,說實話,為何別人一個簡單的已讀不回行為,居然可以挑起我如此波動的不安全感,這真的很令人費解。

所以我特別能體諒有些親友,有時候在我眼裡只是區區一件小事,居然可以掀開他們如此激動的情緒。我相信在那背後,一定是被許多過去還未消化好的往事而牽動著。

【十歲的我,被爸爸遺棄了】

那一年,我才十歲。

那天,放學後的我發現爸爸不見了。我問母親:「為什麼爸爸不見了?」


母親支支吾吾地回應著不明確及不明朗的答案,我唯有靠自己從蛛絲馬跡裡尋找答案。

最後,透過姑姑們在客廳裡的一片謾罵及羞辱我爸爸的話語裡,才知道他欠了高利貸一筆巨款,無法還清。他懼怕高利貸來追殺,自己走投無路,唯有逃之夭夭。

由於他把爺爺的家族生意也賭垮了,雜貨店被迫要關門,我的家人們有著說不出的怒氣。那怒氣,也直接影響了我。其實在那一刻,我是吸收了這些憤怒所帶來的身教──直到我長大後,每每感受到被遺棄、被不重視、被不理睬時,我都特別的憤怒。

「我被爸爸遺棄了」,這是年幼的我在那一年的解讀。

那一聲不響、一句話都沒有交代,就像那些已讀不回的無聲無息,讓我覺得是我的生命完全被父親遺棄了。

在他的眼裡,我們的生命居然是如此低賤、不重要。為了保住他自己的命,他可以把妻兒的性命棄之不顧,任由高利貸來到我們家,威脅我們。

被遺棄,這很傷。

【對方沒回訊息,為何引爆我的焦慮?】

自此之後,我無法忍受我在乎的人不理睬我。心裡彷彿就是有一個黑洞,一直填不滿,無論放多少關愛進去,都會被吸得光光。在親密關係裡,擔心會被遺棄,非常沒有安全感。

我所在乎的人只要稍微慢一些回應我,或者沒有回應我,或者音訊全無,這都是我最受不了的事。前提是這個人在我心中是有其重量的。其他的人沒有這種依附關係,對我起不了任何影響。

我知道自己無法擺脫這樣的人生腳本。其實我很清楚爸爸離開這件事已經發生多年,也沒有其他的人說要遺棄我;即使別人遺棄我,如今的我也有足夠的內在資源去面對。可惜,過去那童年的情緒無法被甩脫,使我非常沒有安全感,非常焦慮。

有那麼一天,我約了老朋友吃晚餐。從早上寄出去的簡訊,一直到傍晚都沒有回應。打電話聯絡了幾次,到了晚上六點,還是音訊全無。

一股黑色的能量籠罩著我,讓我渾身不舒服。很自然地,內心自然啟動了自我對話的劇場。

我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你這麼焦慮?」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焦慮。」我聽見自己回答。

這種焦慮的感覺很熟悉。不全是因為朋友沒有回應,而是因為我的父親遺棄了我──可是,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啊!

我的頭腦很不明白為何這份焦慮還是緊隨在身。有時候,甚至很討厭自己讓負面的情緒如此放肆。然而事實是那被遺棄的孤單及自憐,不管我怎麼想辦法要把它甩掉,卻還是甩不掉。



過去,我討厭這種感覺。但如今的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努力什麼,唯有臣服於這份感覺。

我知道它時而會來,也終究會走。

那天傍晚,我穿上球鞋,出門去跑步,到處亂跑。因為我不要待在家裡,讓自己沉溺於焦慮及不安全感裡。

直到大汗淋漓時,我告訴自己:

「在黑洞裡,為自己加一點光吧!其實我什麼也不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是如此的真實。你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小小馮以量,我沒有說我要遺棄你。小小的以量,我沒有說過要遺棄你。不管你是多麼不好、不開心的馮以量,我都會陪著你。」

既然拿不走黑暗,就在黑暗裡加點光吧。

既然拿不走受傷,就在受傷裡加點愛吧。

當下的我就繼續跑、繼續跑;微笑著繼續跑;微笑著持續跑了一個小時。到最後,連微笑也沒有了,只剩下不焦慮、不愉悅的平靜。

我沒有辦法改變已發生的過去,不過,沒有人說我不可以照顧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那被父親遺棄一整個童年時光的自己,辛苦了。

【承諾自己:不遺棄自己,不嫌棄自己】

回到家後,打開手機,看到有朋友的未接來電及簡訊。文字寫著:「抱歉,今天開會開了一整天,現在才有時間回電。很忙,抱歉。吃宵夜,任何時間。」

結果我們吃了一頓宵夜,而非晚餐。雖然他還是為此道歉,但我沒有去解釋什麼,只是笑笑地帶過。我們聊到深夜才離開。

過去的我一定不會再去吃宵夜,我一定會折磨對方,也折磨自己。我肯定會在簡訊裡回應一些尖酸刻薄的話語之後,開始自己生悶氣好幾週,直到氣消了,又再去聯繫老朋友。可是,我知道生命的成長不可以停在這裡。

我總不能把對於爸爸多年前遺棄我的憤怒,丟在任何人身上;也不可以把失去爸爸的哀傷,在他面前宣洩。要是這樣做,我想我一定是瘋了。以前的我就是個瘋子,自己親手去破壞身邊的重要關係。現在,我不再如此。

真的不干老朋友的事,全是我的人生腳本的事。我把一件看起來簡單得不行的小事,不小心與過去的創傷重疊了,演變成複雜無比。

我深信每個小孩都渴望能被父母擁有著。遭父母嫌棄或被父母遺忘,是小孩最懼怕的事情之一。為了能被父母擁有著,有些孩子需要生病、需要變壞、需要成績很好、需要很聽話等等。每個小孩都會使盡自身的法寶,只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愛及注意。

孩子會透過他有限的能力來測試父母的反應。一旦某個行為能得到爸媽的關愛、怒罵或者有任何的反應,他們就會不斷地重複那個行為,只為了證明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遭到父母怒罵雖然不是關愛,可是至少好過被冷漠、被嫌棄、被遺忘。

直到我們長大後,依然會擔心自己被他人嫌棄及遺忘。所以,要是我們在哪裡卡住,就在哪裡「停、看、聽」一下,去消化當初那些畫面裡的人、事、物,所帶來的故事。你會逐漸發現,要是我們決定承諾自己:不遺棄自己,不嫌棄自己,其實外在環境的許多人、事、物,都無法再激起你任何的懼怕及焦慮。

那一夜在入睡前,我關上燈,給自己一個微笑。而內心黑洞的那一束光,我願它常被點亮著。

愛自己,是人生道路的大功課。請把那個受傷的自己給照顧好,畢竟我們都值得自己去疼愛,不再被自己遺棄。

▶▶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 馮以量《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緊握競爭優勢 營業祕密保衛戰開打
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營業祕密侵害案件頻傳,有駭客侵入企業系統竊取營業祕密進而勒索或外洩者,亦有員工離職後帶槍投靠競爭對手者,而背後若是內神通外鬼合作無間,有如上演電影《無間道》,則對於企業競爭力勢必造成重大傷害,在在顯示營業祕密的保護刻不容緩。

中藥抗疫藥方 台灣清冠一號
由台灣研發,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清冠一號」,是全球率先合法行銷50多個國家的中藥製劑。在全球確診人數仍繼續攀升,並且病毒流感化的情勢下,與西藥相比,清冠一號價格平易,兼具多靶點治療之功效,提供全球抗疫更安心的解方。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