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春暖乍寒的早晨,走在綠意盎然的中山南路上,陽光穿過楓香樹梢,伴著微風灑落大地,接近忠孝東路,右邊的轉角處,矗立一棟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它被視為是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代表作,抬頭看匾額上「監察院」三個字,高掛在入口處,令人肅然起敬。 步入圓弧型挑高的大廳,在會客室稍候片刻,工作人員引導我們上去三樓的院長室,行經紅磚貼牆的長廊走道,路過芳草如茵的中庭花園,讓人不禁讚嘆其雄偉與氣派。 引導者見我們一派輕鬆模樣,邊走邊欣賞周遭的美景,笑著對我們說:「進出我們監察院的訪客,一般多是來接受調查的,通常沒有心情,欣賞這些美景。」甫進電梯,映入眼簾的是一張警示標語「防疫期間,電梯內請避免交談」,我們彼此互看一眼,會心一笑打住話題。 出了電梯,秘書帶領我們來到了院長室,院長親切迎接招呼,我們環顧一下景緻,除了辦公桌後面書櫃外,牆上還掛了一些字畫,窗台則是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國的紀念品,顯示主人獨具的品味與氣質,而最吸睛的是進門木櫃上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彩色海報。 即將接受我們採訪的對象是,處事嚴謹,待人和氣,大家尊敬的監察院院長——張博雅。 她擔任過台灣省防癆局主治醫師、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教授兼主任,後來繼承母志,當選嘉義市市長,從此步入政壇,由地方到中央,歷任多項公職,長達三十六年;她在行政院衛生署服務長達七年三個月,是任期最久的衛生署長,並在任期內,完成多項不可能任務,包括排除一切困難,如期實施全民健保,不但全民受益,而且名揚國際。這段期間也讓她深切感到,最為值得懷念,特別有成就感。以下是我們訪談的紀要: 母親一直令您引以為傲,您對她有什麼特殊印象? 談到媽媽,張院長侃侃而談,她告訴我們說:我母親許世賢,早年留學日本,是日本第三位女醫學博士,在國內更擁有好幾項的第一,包括:第一位台灣女醫學博士、第一位省轄市女市長、成立台灣第一個婦女會、全國得票第一高的立法委員;我父親張進通,也是醫學博士,因此識者對我父母,常以鴛鴦博士稱之。外祖父是清代秀才,所以母親四歲開始,就在住家附近台南府城嶽帝廟中,跟隨連雅堂大哥連城璧先生學習漢文,所以她熟讀資治通鑑、東萊博議等中國的古典文學。母親文學底子比我們強很多,第一次當選為嘉義市市長時,人家以為她受日本教育又在日本留學,可能不大會看公文,不知她的中文造詣,比我們都還要高深。 母親在中學時,就展現出領袖特質,富有民族精神和強烈正義感,凡事勇於據理力爭,她舉例說,日據時代,學校規定校內都必須講日語,有一次校長在校外聽到學生講台灣話,隔天就約談學生要記過。母親認為豈有此理,馬上跑去見校長說:「學校只有規定校內要講日語,並未規定校外不能講台灣話」。校長覺得理屈,也就不再追究。 此外,曾有一位英文老師,教學總是不太認真,母親直接找校長要求更換老師,校長說下學期再換吧!但是母親卻理直氣壯說:「我們都要考大學了,怎麼可以等到下學期再換!」張院長還提到,有次地理老師請假,由校長親自來代課,請同學把大陸自中央切開來,從北到南所有大都市和名產,依序全部都寫出來,結果母親獲得滿分。先生紀展南是婦產科醫師,婆婆周甜梅就讀日據時代台南第二高女,是母親學妹,她常對我說,母親是網球、排球的校隊,也是桌球選手,還曾經在日本昭和太子來台灣時,在台灣總督府前面,表演過平均台體操。母親在那年代表現極為傑出,校長和老師們對她始終疼愛有加。 張院長又提到:當時學校規定,每位學生都要去認養一塊地,並在認養地上栽種一些花草,母親因為忙著參加校隊訓練,有時候還要為同學打抱不平,所以沒有多餘時間種花蒔草,但每次總是在檢查前一兩天,就有人自動來幫她整地種花,而且成績評定後,居然得到第二名。母親求學期間,已經非常具有人緣,古人所謂得道多助,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提到了婦女會,張院長很得意的說:早在民國35年2月3日,我母親就創設了台灣第一個婦女會,也就是當時的嘉義市婦女會,協助婦女習得一些專業知能,但是台灣省婦女會,一直到同年的5月中旬才告成立。婦女會成立後就開設識字班及家庭裁縫班,培訓婦女做很多事。 多年前曾經有一次參加國際會議,會中安排由呂秀蓮前副總統發表演講,她強調民國50年代,自己就已開始關心婦女權益問題,是全台灣第一位致力於提升女性地位的女權倡導人。但隨後張院長致詞時,委婉表示嘉義市婦女會早在民國35年,就由母親許世賢博士創立了。呂後來就不再刻意提這件事!……本文摘錄自《那些年那些事:張博雅任衛生署長的一步一腳印》一書 立即購買: 大家健康雜誌書城、博客來網路書店 ※更多精彩內文請見《那些年那些事:張博雅任衛生署長的一步一腳印》一書,大家健康雜誌出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