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離岸風電 國產化擬鬆綁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9/11 第568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離岸風電 國產化擬鬆綁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已啟動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二期(三之二期)選商規則的規畫,並預訂月底拍板。據了解,三之二期風場容量上限及國產化皆朝彈性鬆綁。針對離岸風電商最關切的國產化關聯,經濟部規畫廿二項國產化項目改「全自選」,給開發商最大彈性,每項自選都有配分,最低門檻訂在五十分,才有資格獲配風場。單一最大風場容量將提高至一GW,由分數最高者獲得。

據了解,水下基礎、機艙、葉片等國產化項目,因生產成本比較高,所以獲配分數也較高,換言之,開發商若自選這些項目當成國產化項目,較易拉高分數。

相關人士透露,從推動離岸風電開始,國產化項目就是選定廿二項,和三之一期不同的是,三之二期會給予更多彈性,目前規畫全自選,「就像吃自助餐,業者自己選」,但採配分制,每項都有配分,且只設定基本分數門檻;換言之,業者不一定要每一項都做,可以選自己強項,但每一項都有配分,合計須達到門檻分數,才能獲配風場。風場取得也是按照分數排序,換言之,國產化關聯分數愈高,愈有機會得標。

依工業局規畫,國產化最低門檻訂有五十分及六十分兩個方案,將諮詢業者意見後決定。

至於三之二期釋出的容量,能源局官員說,仍以三GW為原則,而三之一期未簽約容量六六五MW未來可以併到三之二期,但最後會併入多少,要看開發商申請情況,以及港口碼頭、基礎設施量及併網容量決定。官員表示,因為基礎設施量能與碼頭都是固定的,三之二期容量若一次開放太多,萬一延後完工,接著又影響下一期競標,並非政府樂見。

至於單一風場容量,三之二期也朝彈性方向規畫,能源局官員指出,徵詢過開發商意見,開發容量從五百MW、六百MW、七五○MW、八百MW都有,因為並非所有開發商都希望放大容量。而放大容量對規模較大業者來說,可以降低開發成本;但容量大,要找企業包下產出綠電也會較有挑戰,因此部分開發商仍希望維持現有五百MW規模。

另據了解,三之二期單一風場最大容量規畫是一GW,且將只有一家開發商獲得。此外也會有一些較小規模容量,例如六百MW,以兼顧不同規模開發商需求。國產化關鍵獲分愈高者獲配容量愈大,分數最高者有望獲分配一GW。若按上述規畫來看,預期三之二競標可能只會遴選出五家開發商。

 
風電3-2期選商 預計一半計畫會被刷掉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3-2期)選商規則,經濟部能源局預計將在9月下旬邀集開發商舉行諮詢會議,聽取業者意見。外界預期,3-2期雖提供業者更多彈性,但競標將更激烈。

官員表示,目前已通過環評的總申請量為19GW,扣掉重疊場址總申請量為6GW,而3-2期釋出容量仍以3GW原則,換言之,預計會有一半風場計畫被刷掉。此外,依規畫,3-2期預計最多可能只選出五個風場或業者。

競標3-2期風場,開發商個個摩拳擦掌。截至目前止,至少有沃旭、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風睿能源(SRE)、科理歐永續能源(Corio)、伊比德羅拉(Iberdrola)、台亞(2340)、及韋能能源等七家業者表態,有意願參與競標。

業者表示,樂見經濟部對於3-2期對於單一風場容量、國產化關聯釋出彈性,但希望盡早看到經濟部白紙黑字的選商規則,以利後續財務評估。業者呼籲,主管機關若能給國內供應商更多政策支持,包括融資、租稅優惠、土地取得等,對離岸風電供應鏈會有很大幫助。

 
台電將推小包裝綠電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電昨(10)日表示,為提供國內企業多元綠電選擇,台電規劃由自建再生能源案場釋出綠電,推出如1萬度、5萬度等不同數量及年期之小包裝綠電商品,以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短期將釋出約5,000萬度綠電,並將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綠電平台公開標售,透過市場供需決定價格,以活絡綠電交易市場。

台電強調,為維持公平性,預定年底於經濟部標準局之綠電平台公開標售,且限定一個電號僅可投標一包,以避免遭特定用戶大量收購。而最終售價依需求競價投標後決定,預期接近市場售價。

民間再生能源業者關切台電之銷售價格可能破壞行情一事,台電表示,台電公開標售之底價係考慮銷售案場組合適用之躉購費率及相關作業費用等,且須經市場機制由購電企業依需求競價投標後決定,最終銷售價格應與目前綠電市價相去不遠,應無破壞行情之情形,並可適時提供國內企業更多元之綠電選擇。

台電表示,綠電發展已是國際趨勢,成為國內產業外銷的剛性需求。截至今(2023)年7月,全台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達1,122萬瓩,風電累積裝置容量達225萬瓩,風光發電更創下突破800萬瓩的紀錄。

 
風電3-2期選商 風場容量上限及國產化皆彈性鬆綁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已啟動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3-2期)選商規則之規畫,並預訂在9月底拍板。據了解,3-2期風場容量上限及國產化皆朝彈性鬆綁。針對離岸風電商最關切的國產化關聯,現經濟部規畫22項國產化項目改「全自選」,給開發商最大彈性,每項自選都有配分,最低門檻訂在50分,才有資格獲配風場。單一最大風場容量將提高至1GW,由分數最高者獲得。

據了解,水下基礎、機艙、葉片等國產化項目,因生產成本比較高,所以獲配分數也較高,換言之,開發商若自選這些項目當成國產化項目,較易拉高分數。

相關人士透露,從推動離岸風電開始,國產化項目就是選定22項,和3-1期不同的是,3-2期會給業者有更多彈性,目前規畫全自選,「就像吃自助餐,業者自己選」,但採配分制,每項都有配分,且只設定基本分數門檻;換言之,業者不一定要每一項都做,可以選自己強項,但每一項都有配分,合計須達到門檻分數,才能獲配風場。風場取得也是按照分數排序,換言之,國產化關聯分數愈高,愈有機會得標。

依工業局規畫,國產化最低門檻訂有50分及60分兩個方案,將諮詢業者意見後決定。

至於3-2期釋出的容量,能源局官員表示,仍以3GW為原則,而3-1期未簽約容量665MW未來是可以併到3-2期,但最後會併入多少,要看開發商申請情況,以及港口碼頭、基礎設施量及併網容量決定。官員表示,因為基礎設施量能與碼頭都是固定的,3-2期容量若一次開放太多,萬一delay完工,接著又影響下一期競標,這不是政府所樂見。

至於單一風場容量,3-2期亦朝彈性方向規畫,能源局官員表示,徵詢過開發商意見,開發容量從500MW、600MW、750MW、800MW都有,因為並非所有開發商都希望放大容量。而放大容量對規模較大業者來說,可以降低開發成本;但容量大,要找企業包下產出綠電也會較有挑戰,因此部分開發商仍希望維持現有500MW規模。

另據了解,3-2期單一風場最大容量規畫是1GW,且將只有一家開發商獲得。此外也會有一些較小規模容量,例如600MW,以兼顧不同規模開發商需求。


延伸閱讀

風電3-2期選商 預計一半計畫會被刷掉

 
國際財經要聞
全球海運糾紛案件激增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航運業去年的法律爭議激增至少七年來最高水準,主因為業者獲利減少,以及俄烏戰爭干擾貿易,使航商與客戶間糾紛不斷。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夏禮文律師事務所(HFW)的數據顯示,去年航商與客戶間因為貨運糾紛,在倫敦與新加坡發生的法庭外仲裁案件約達2,000件,比2021年增加12%,

海商律師指出,由於多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加上船隻在黑海水域的危險升高,以及經濟疲軟使業者的獲利壓力沈重,導致航商與貨主的關係緊張。

HFW律師芮特表示,「摩擦可能比以往更多」。俄烏戰爭是「一大震撼」,引發「更多情緒化」的爭議,也使船東設法拒絕駛近烏克蘭水域。律師業認為,今年的爭議案件難以減少。

商業糾紛增加,凸顯出航運業營運益發艱難。全球消費支出減少,也打擊貨櫃輪業者的營運展望。

律師指出,2021年航商獲利豐厚,因此不願因為交貨速度與績效,而與客戶發生法律糾紛。但現在航商獲利減少,因此傾向與客戶較勁,而且制裁措施可能對運貨合約造成更多「摩擦」爭議。

然而,律師表示,目前的案件數仍無法與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情況相比,當時航運業景氣急劇下墜。

 
拜登訪越加強兩國關係 尋求晶片稀土方面合作
河內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抵達越南訪問,尋求提升兩國關係。官員說,會談焦點將放在半導體和關鍵礦物。然而媒體報導,俄國和越南商討新軍售案恐引發美制裁,讓美越深化關係蒙上陰影。

路透社報導,美國視越南是製造中樞的重要國家,在確保不受中國相關風險影響的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紐約時報引述3月越南財政部一份文件,內容透露河內當局計畫藉由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石油合資企業支付費用,進行軍隊現代化。

路透社看過這份文件,但未能證明文件的真實性。文件中描述討論俄羅斯擴大對越南的信貸融通至購買重武器,包括反艦飛彈、反潛機、直升機、防空飛彈系統和戰鬥機。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未回應路透提出的置評請求。文件中顯示,莫斯科當局連月來推動雙方一項貸款交易,以繞過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越南當局也對此表露興趣。

河內也和美國在內的供應商洽談類似軍售案。

近幾週來,越南和多位俄羅斯官員舉行高階國防會談。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范納(Jon Finer)今天稍早在和拜登從印度飛來越南的機上告訴媒體,美國和越南關係的提升將包括安全面向。拜登今天稍早在印度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

他說,他目前沒有軍售案要宣布,但強調美國及其夥伴將提供越南協助,以分散越南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越南對此表達樂於接受。

范納表示,這將協助越南降低對莫斯科的軍事依賴,「我們認為,他們對這樣的關係日益不安」。

越戰結束50年後,美國將提升和越南的關係至和中國與俄羅斯同等的外交關係,儘管越南官員原先對鄰國中國的反應有所顧慮,對於和美國關係可望升級感到樂觀。

官員和外交人士表示,中國高層官員預期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訪問越南,其中可能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越南當局試圖和各個強權保持友好關係。

拜登今天下午抵達越南主席府,由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正式歡迎,兩人接著前往越共總部會談,並發表公開談話。

拜登訪越適逢雙邊貿易和投資日益成長之際,同時也是越南和中國因南海領土爭議升溫之際。

對美國科技公司而言,越南身為美國「友岸外包」中心日益重要,谷歌(Google)、英特爾(Intel)、Amkor、美滿電子科技公司(Marvell)、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和波音(Boeing)等公司高層預計明天和越南科技業主管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河內會面。

美國官員表示,除具體提升兩國外交關係,半導體將是拜登訪問越南期間通過的行動計畫的核心。不少人把這次關係的升級視為僅具象徵性意義,因為華府基本已和河內當局建立密切關係。

除了美國企業的宣布,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政府對半導體業的金援多大。根據晶片法(CHIPS Act),美國政府一年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資助僅有1億美元,為期5年。官員表示,一大部分將流向越南。

由於越南面臨半導體工程師短缺的問題,預期也會有更多訓練專業勞工的協助。

官員表示,另一個重要議題的強化關鍵礦物的供應鏈,特別是稀土,越南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蘊藏量,僅次於中國。

2名知情的消息人士表示,拜登此行可能會簽署一項和稀土有關的協議。

根據消息人士表示,協議細節還不明朗。美國企業過去試圖和越南稀土企業合作都以失敗告終。

貿易也將在討論範圍之列,越南對美國貿易順差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

人權也會是一項爭議性議題,美國官員經常批評河內當局監禁倡議人士,限制言論自由。外交人士表示,越南可能會展現善意,釋放倡議人士。

 
越美關係連升兩級追上中俄 盼加強經貿科技合作
河內10日專電中央社
越美關係連升兩級,成為與中國、俄羅斯同級的全面戰略夥伴,這也是越南最高的外交關係。越共總書記阮富仲盼雙方繼續推動經貿投資合作,以及對新興科技合作的共識表示歡迎。

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今天下午在越南國家主席府舉行歡迎儀式迎接到訪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雙方在會談後舉行記者會,確定將兩國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

綜合雙邊會談與記者會內容,阮富仲表示,自1995年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特別是2013年建立全面夥伴關係後,雙邊關係取得了強勁、深入、實質性、有效的發展。

他說,為了兩國人民的利益,出於為實現新形勢下和平、合作與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加強合作的願望,越南歡迎兩國將關係推向新高度,即致力於和平、合作與可持續發展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阮富仲並高度讚賞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內容,對雙方大力推動經貿投資及促進科技合作取得突破達成的共識表示歡迎。

拜登則表示,美國支援越南的發展,其中包括新時期的經濟和科技合作,尤其是電子工業發展、應對氣候變遷、清潔能源開發等。拜登高度評價兩國將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認為這能為兩國和國際帶來利益。

拜登強調,美國與越南將深化在關鍵和新興科技領域的合作,尤其是打造更具韌性的半導體供應鏈。

雙方在會談中也討論了國際局勢與南海問題。阮富仲指出,對於複雜局勢和國際衝突,越南希望各方在尊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與基礎上進行對話,和平解決各問題。

他表示,建議美國繼續支援越南和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對南海問題的立場,為南海和平、安全、合作、確保航行與飛越自由和各國在南海的正當與合法利益做出積極貢獻,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不採取違反國際法,使局勢複雜化的行為,和平解決各爭端。

阮富仲並重申,越南一貫對外路線是獨立、自主、和平、友誼、合作與發展,以及多樣化、多邊化的對外關係。

拜登表示,美國重視越南在地區的作用和地位,強調美國對東協核心作用的支援並願與越南合作,為東協的團結與繁榮做出貢獻。他說,南海對於國際的繁榮與穩定相當重要,並重申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沙俄兩國減產 布蘭特油價 衝向100美元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宣布將維持減產政策到年底,帶動布蘭特油價衝破每桶90美元關卡,油市專家預期布蘭特油價近期將衝到每桶100美元,高盛集團更預測明年最高可能漲到每桶107美元。

沙俄兩國7月起日產量減130萬桶,使油價展望劇變,第4季供給將與夏季同樣吃緊,已使國際油價上漲約20%,同期美國紐約柴油價格上漲三分之一。能源公司預估,減產行動將使第4季全球石油每日供給短缺約270萬桶。

RBC資本市場公司指出,實體原油市場為一年來最健全,這意味著布蘭特油價每桶100美元「近在咫尺」,這雖非其基本情境預測,但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高盛之前預估今年12月的布蘭特油價為每桶86美元,明年底為93美元,現在指出其預測有兩大多頭風險,分別為沙國石油供給將比預期少每日50萬桶,光這個因素就會使其油價預測提高2美元,其次為若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繼續減產,原先的產量假設可能不正確。

高盛的樂觀情境為假設OPEC+今年每日130萬桶的減產行動將持續到明年底,且沙國只會逐步提高產量,明年12月布蘭特油價可能漲到每桶107美元。

品浩集團主管謝爾勞表示,「原油緊俏似乎相當合理,而且的確存在,這確定將使油市走強」。油價的另一利多,是美國戰略儲油水準已降到危險程度,美國很難再用庫存穩定油價。再者,由於美國持續對委內瑞拉及伊朗等國實施石油制裁,使全球石油供給格局不會有大變化。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9月頭一周交易未能擺脫歷史魔咒,主要受到蘋果和輝達拖累,本周通膨數字表現不僅將牽動聯準會(Fed)今年內升息動向,也將決定大型科技股能有多少起色。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和兩岸要聞:

美股拚反彈 盯通膨數據

標普500和那斯達克指數上周五(8日)均小漲0.1%,輝達和特斯拉續跌,蘋果則從近兩日大跌之勢止跌。一周四個交易日下來,標普和那斯達克各跌1.3%和1.9%,道瓊工業指數跌0.7%。費半指數和台積電ADR上周五都跌0.5%,周線同步下跌3.2%,台積電ADR較台北交易溢價縮為6.6%。

科技股整體價位偏高,未來漲勢將面臨更多檢驗,蘋果和輝達表現如何,也將左右美股接下來走勢。

美國公債殖利率走強尤其不利科技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前一周4.173%升至4.257%。

上周公布的數據讓人憂心美國經濟可能過熱,已讓Fed官員不敢輕言停止升息。因此,本周三公布的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周四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有助投資人評估Fed接下來的動向。如果通膨數字太高,可能引發Fed讓利率維持在較高水準、甚至繼續升息的疑慮,標普500指數也將繼續承壓。

日銀總裁暗示升息是選項 日圓早盤勁升

日圓對主要貨幣全面走升,讀賣新聞9日報導,日本銀行(央行)總裁植田和男表示,當2%的通膨目標即將實現時,央行可能結束負利率政策,這暗示日銀可能會升息。

日圓兌美元今天(周一)在亞洲交易早盤一度升值0.8%至146.67。

植田和男受訪時說,央行可能在年底前掌握足夠的數據,決定是否可以結束負利率政策,「一旦我們確信日本的通膨將持續上升,工資也同時增長,我們就可以採取多種選項」。

日銀目前仍採負利率政策,把短期利率控制在負0.1%,也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限制在零附近,以重振經濟成長,並持續朝設定的目標邁進。

中國經濟動盪 拜登懷疑其攻台能力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中國大陸最近經濟不樂觀,「已滿手問題」,可能降低攻打台灣的可能性。

他周六已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這是他近幾個月以來與中國領導層的最高級別直接會談。

拜登周日被問到為什麼他和習近平長達10個月沒見面,他說習近平「目前滿手問題」,「中國目前面臨著一系列因國際發展並因此欠缺成長的棘手經濟問題,以及中國所奉行的政策」,「我不認為,這將導致中國侵略台灣。事實上,相反地,中國恐怕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的能力了。」

新華社周日則報導,習近平周五到78集團軍視察時強調,要創新集團軍建設管理和作戰運用方式,全面提高部隊備戰打仗能力。

油價上看100美元 影響Fed升息動向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宣布將維持減產政策到年底,帶動布蘭特油價衝破每桶90美元關卡,油市專家普遍預期油價將衝到100美元,高盛集團更預測明年可能最高漲到每桶107美元;經濟學家表示,油價已經漲到使聯準會必須因應的水準。

隨著油價上漲,是否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引發市場關注。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經濟堅韌,加上油價上漲,可能迫使聯準會進一步升息。如果美國設法避免衰退,且中國大陸決定推出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措施,油價可能更加看漲,並突破100美元心理關卡。

就在周三...蘋果新品齊發

蘋果將在美西時間12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周三凌晨1時)舉行秋季新品發表會,預料將發表四款搭載USB-C連接埠的新iPhone(暫稱iPhone 15),與新款Apple Watch和AirPods等新品,並開放iOS 17更新,寄望以這款新機抵擋捲土重來的華為,說服更多Android用戶加入蘋果陣營。

四款iPhone 15新機:蘋果預料將依照2020年來的慣例,推出四款iPhone 15,今年最大改變將是換成USB-C連接埠,蘋果可能會強調此舉對用戶的好處,例如方便性和更快的充電速度。

 
要聞
更正稅額繳款書 留意期限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收到各項稅額繳款書,如發現有記載、計算錯誤或重複時,應於規定繳納期間內,向國稅局申請查對更正,如因此延誤超過繳納期限,國稅局會改訂繳納期限重新發單;但於強制執行後才申請更正者,如有更正減少應納稅額,僅為執行事項的更正,原處分並沒有撤銷,國稅局只會通知納稅義務人更正核定情形並函請行政執行分署就更正後之稅額及所應加徵之滯納金、滯納利息繼續執行。

南區國稅局舉例,2021年度綜所稅原經核定補徵,繳納期限至2023年2月10日,若未依限繳納,亦未於繳納期限屆滿30日內申請復查,國稅局依規定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

 
新聞中的法律/AI管理須加速立法
簡陳中經濟日報

自從ChatGPT公開問世後,新聞出版相關內容服務業的主要焦點,已不再是「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新聞工作者」,而是新聞出版相關內容服務業如何積極應用人工智慧,正面迎向這場史無前例的市場競爭。

雖然ChatGPT在2022年底一夕之間成為大眾生活及工作的必備工具,新聞出版相關內容服務業如何利用AI技術提高新聞內容生產和傳播效率,以及社群媒體平台如何利用AI技術分析和預測用戶行為和消費偏好,以提高商業廣告行銷的精準度和效果,已成為各行各業探詢結合AI服務發展創新商業機會的全球競速。然而,受限於AI非人類及AI係透過參數、指令,演算法及大量學習產出之作品,並非人類投入心智勞動,思想情感之呈現(原創性不足),若參照著作權法第3條規定,在現行我國著作權法制下AI並無法成為著作權法中所定義的著作人,且不利我國業者未來在運用AI生成內容發展商業機會與推升數位經濟成長。

儘管向來對創新科技規範較為寬鬆的美國,也快速在2022年底提出「AI權利法案藍圖」,訂定AI需遵守防止歧視和保護用戶隱私與安全等五項原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則在2023年1月份發布「人工智慧風險管理框架」。2023年5月,美國白宮則繼續提出「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策略標準」,透過不同的法規希望逐步規範AI的各項應用發展。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今年2023年6月歐洲議會也通過了一份「人工智慧法」(AI Act)草案,雖然距離正式立法通過還有相當冗長的程序,但這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完整的AI法規,並很可能將成為全世界AI發展與治理的基調,象徵意義與後續影響都相當重大。事實上,這部法案早在2021年就開始進行相關立法程序,但由於2022年底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發布後,一夕之間在全球形成熱潮,歐盟又重新調整部分草案內容、推遲了一些時間才進行投票。

為因應國際的工業4.0趨勢及各先進大國皆已如火如荼推動國家級的AI發展策略,位居全球ICT重要供應鏈的我國在AI人工智慧相關立法的準備,起步並未落後世界太多。回顧立法院曾在2017年由許毓仁等21立法委員共同提出一份14條的「人工智慧發展基本法」草案。國內的商研院、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等國內與國外主要研究機構,也紛紛預警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對現在及未來商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至於這些規範是否會有效保護AI使用者與利害關係人,或者反而扼殺創新科技的進步?因為牽涉層面過廣,仍需要不同領域專家投入進行產官學研與專業跨領域對話。

全球產業界關注的焦點已不再僅是人工智慧能否與產業結合發展商業,而是產業界要如何更積極應用人工智慧趕上競爭對手或拉開與追趕者的領先距離,以及政府應如何加快提供適合人工智慧市場良性發展的遊戲規則與倫理規範,促成人工智慧發展倫理規範之制定,幫助自由市場創造一場正面競爭,以促進正在典範移轉中的數位經濟健康繁榮茁壯。因此,我國除已投入研究、開發與整合人工智慧之技術資源外,更應發揮我國智慧創新能力,加速促成更多AI商業機會的發展,藉以同時兼顧國人生活品質之社會、經濟與自然環境均衡發展,使我國在快速變遷的高科技時代與全球ICT重要供應鏈中,與先進國家一同位居人工智慧的全球領先群。(本文由商業發展研究院國際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口述、記者葉卉軒採訪整理)

 
軍工展前夕…美官員密會台鏈 鎖定航太、無人機產業
記者宋健生、黃淑惠/台中、台北報經濟日報

軍工大展前,美官員密會台鏈。美方AIT在「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成立國家館,美方官員、州議員上周五(8日)提前來台、組團來台拜訪航太、無人機等台鏈業者,預期此次軍工展台美合作將擴大升級,千億商機上膛。

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9月14日在台舉行,為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工展,將於14日至16日一連三天,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邀集十國共近280家國內外廠商,使用近千攤位,上周也帶動台灣軍工股股價暖身。

在此背景下,此次美方官員、民代來台行程保密到家,在外交部官員陪同下,祕密前往台中拜會台鏈業者,其中,無人機、航太鏈是主要對象,訪問廠商有漢翔(2634)、雷虎等。業界推估,此次美方在軍工展前密訪台鏈,應與後續台美相關合作計劃有關。

10月9日起在美國首府華盛頓,將有一場極具指標性的「美國軍工展」(AUSA),美方也積極邀請台鏈業者到訪、找出。進一步深化、交流產業合作內容。

對此,我外交部、駐亞特蘭大辦事處官員透露,此次來訪的成員中,包括美國東南六個州的官員與參議員,凸顯美對我無人機產業鏈的支持與讚賞,其中,無人機產業主要參訪雷虎科技。

美國東南州台灣連線議員訪問團團長瓊斯(Mr. Andrew Jones)表示,對雷虎科技在無人載具產品技術和多樣性方面的能力印象深刻;此次訪問也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友誼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方軍工訪問團到訪雷虎科技,是去雷虎了解一項「重要產品」,雷虎科技也透露,美方來訪對該公司而言「是重要的里程碑」。

美方主要考察的是,近期雷虎祕密研發的海鯊號無人艇,該產品同為無人載具,是一個極具多功能的水面無人艇,可廣泛應用於海岸環境巡邏及自殺任務及港口防衛等領域。訪問團成員們對海鯊號無人艇的技術和應用潛力,表達極高的評價。

美國議員訪問團也參訪了漢翔。漢翔近期在無人機業務積極布局外,在國機國造方面也進一步擘劃大藍圖,漢翔期許美方支持台灣自主開發下一代戰機。


延伸閱讀

美強化無人載具戰力 台鏈各擁利基

 
美東線貨櫃需求轉強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氣候異常,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用於調節運河水量的人工湖水位大降,迫使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降低運河船舶每日通行量,近期,已有不少貨櫃船不走巴拿馬運河,改到美東線,美東線的市場需求增強,艙位轉吃緊。

陽明 (2609)指出,巴拿馬面臨嚴重的乾旱問題致使水位下降,當局採取限航措施,貨櫃輪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班都是提前預訂過河閘門,所以享有通行優先權和保障名額,目前船期安排上尚無重大影響;不過,巴拿馬運河開始調整相關措施,還在觀察後續變化,會提出相關的因應策略。

物流業者指出,除非有意料之外的天候變化突然下狂雨,不然相關限制將實施至2024年,巴拿馬運河排隊情況持續,為貨櫃航運供、給增添變數,支撐遠東至美西線40呎櫃運價維持在2,000美元以上、遠東至美東線每40呎櫃在3,000美元的水準。

全球貨櫃輪市場需求依舊不夠強勁,上周最新出爐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連續兩周下跌後翻紅,SCFI運價指數上漲18.89點至1033.67點,周漲幅為1.96%;巴拿馬運河的通行限制不斷增加,成為影響貨櫃市場運價最新變數;另一個影響運價的關鍵因素就是大陸十一長假前的出貨概況,目前提前拉貨的情況並不明顯,全球貨櫃輪都相當期待今年大陸十一出貨會開出紅盤。

 
基泰工安事件 鄰損險…賠不了這麼多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北市大直街建案「基泰大直」施工不當致工地及鄰房塌陷受損,此建案有投保明台產險營造綜合險及第三人建築物龜裂、倒塌責任附加條款,確切理賠金額尚待公證公司查勘理算。但有產險業者指出,該案鄰損保額單一事故理賠最高恐只有500萬元,且影響範圍太廣,實際損失難以保險來全數支付。

產險業者指出,一般新建建案須投保營造綜合保險,另外鄰損的理賠,需額外附加第三人建築物龜裂、倒塌責任附加條款。以基泰(2538)的案子來看,500萬元的保額確實不夠賠。其實營造綜合險等險種因為工安事件較多,產險公司在承保時都會進行現場勘查等程序並進行評估,避免虧損風險。

而台灣工安事件頻傳,產險業者建議營建業者若有需要可以提高保額,但這仍須視各業者的需求而定。通常因為鄰損大多是建築物龜裂,所以多數營建業者保額落在1,000萬元內,足以支付小規模的龜裂,但基泰事件影響範圍太廣,實際損失難以保險來全數支付。

 
境外金融中心 獲利大縮水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升息利空持續發威,重擊境外金融中心獲利。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前七月銀行、證券、保險等三大境外中心僅賺11.58億美元,年減26%,若9月美國又升息,利率高漲下,估2023年全年境外金融恐僅能賺約20億至21億美元左右,是至少近六年來最差。

金管會公布銀行、證券、保險業境外金融最新獲利情況。據統計,2023年前七月59家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稅前盈餘11.7億美元(約折合台幣367.41億元)、年減21%。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OBU獲利衰退,有兩大原因,一、美元利率走升、OBU跟總行拆借資金成本提高,導致其他淨收益減少,二、手續費淨收益,也是微幅下降。

銀行主管則說,美國升息、推升美元借貸利率,多數海外台商不願借高息美元、反加速還款,使今年前七月OBU外幣放款持續衰退,連銀行淨利息收入也陷入衰退。

主力是自營業務(投資海外有價證券)的證券國際業務分公司(OSU)獲利,今年前七月更陷入虧損。據統計,OSU去年前七月仍小賺0.018億美元,今年同期則「翻黑」,稅前虧損更擴大到0.13億美元。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今年債券波動幅度擴大、擴增了OSU交易量,整體OSU交易額年增25%到1,070億美元,但交易額增加下,券商和客戶承作RP(債券附買回交易)時,反因利率上升推高了資金成本,壓縮獲利空間。

2018年受美股重挫導致OSU稅前虧損,2019至2021年則因股債市回穩才轉虧為盈,但2022年又受到美國升息導致美股債市崩跌,OSU又轉為虧損0.27億美元,2023年前七月仍虧0.13億美元,OSU恐連兩年陷入虧損泥沼。

OSU續虧損,連保險國際業務分公司(OIU)獲利也因升息利空而遭壓縮。據統計,今年前七月OIU稅前獲利年減九成、降到0.013億美元,其中產險業更是盈轉虧。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去年前七月產險業加一家再保業者的OIU還小賺0.041億美元,今年同期則轉虧0.018億美元,主因是氣候變遷造成巨災損失幅度和頻率增加,產險承作量轉趨保守、業績也下滑。

壽險業OIU則因升息、業務量續減,今年前七月稅前獲利也年減七成、降到0.031億美元,產壽險OIU僅賺0.013億美元。

據金管會統計,三大金融境外中心中,OSU由盈轉虧,表現最差,OIU獲利下滑達91%,至於OBU也衰退21%,導致包括OBU、OSU、OIU等合計稅前盈餘僅11.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達26%。

市場認為,美元利率仍續持高檔下,將推升境外金融交易的資金成本,加上境外台商對高息美元借貸需求縮手、OIU買氣持續低迷,三大皆空恐讓2023年全年獲利探底。

 
巴拿馬運河限航令延至明年 海運塞船…空運迎轉單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巴拿馬運河乾旱導致的塞船現象繼續惡化,華航(2610)及物流業者證實,塞船導致「海轉空」訂單漸增,空運持續迎來「轉單效益」,推估航空貨運艙位吃緊問題將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北美線空運價恐續漲。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表示,隨著雨季接近尾聲,巴拿馬運河水位回升幅度仍不足,針對每日航運量與船隻吃水深度的限制將延長至明年,此消息,持續推升海空運價。

法人分析,第4季是航空貨運的旺季,隨著電子業的版圖遷移,航空貨運的需求暢旺,有望出現價、量齊揚,有利華航、長榮航、中菲行、捷迅、台驊旗下的台灣空運及遠雄港的業績向上攀升。

航空貨運第4季是傳統旺季,目前貨運價格雖然不如去年同期,然而相較2019年貨運價格仍高出三成,9月初的報價已經來到新台幣130元到150元的區間,業界推估,塞港的情況無解,已有些貨量開始改走空運。

法人分析,航空貨運的載運結構跟海運不同,主要是電子業的半導體、AI相關零件產品,消費品也是以高單價像手機、高級服飾及水產高單價水果等,現在還加入電商的貨,尤其,隨著電商市場大洗牌,使用傳統航空貨運量的客戶增加,航空貨運今年的旺季提前在9月就開始報到。

今年客、貨運陸續接棒上來,航空業今年是好年,根據IATA統計,華航在國際酬載貨物延噸公里(FRTK)方面,全球排名第10名,雖然今年第2季客運及貨運收入比例已轉變為約6比4,貨運占比下降,但上半年貨運營收293.2億元仍比疫前2019年多四成。

長榮航空穩健增加航空貨運運能,貨機及客機同步搭配,客運已經是北美班次最多的業者,機腹載貨可以提供的班次多元,成為航空貨運物流改變的受惠者;強化貨機布局,除目前營運的8架777F貨機外,新增購的一架777F全新貨機將於今年12月交機,另有3架777-300ER客機規劃改裝為全貨機,預計自2025年起陸續交付。

航空貨運市場表現旺,國內的物流業者在各種物流的配送上也跟著全面提升競爭力,中菲行、捷迅8月的營收已經開始升溫,月增量加大。


延伸閱讀

美東線貨櫃需求轉強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