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雨中舞芭蕾影片 非洲少年爆紅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0/09/08 第3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這棵樹因「鞋」聞名
英國紐卡斯爾鎮的學生在收到成績單或升學通知後,會將鞋子丟到希頓公園的某棵樹上。圖/路透
圖片故事:

蘇格蘭有個慈善基金會「林地信託」最近公布2020年度樹木的10大入圍者,被提名的樹木多是因美形或高齡,但有棵無花果樹則是因為「鞋子」而入圍。

這棵掛鞋樹位於英國紐卡斯爾鎮的希頓公園(Heaton Park),原本就小有名氣,因為當地的學生收到考試成績單或升學合格通知後,會將鞋子丟上樹,至於這個慣例從何時開始,居民也說不清楚。

林地信託表示,歡迎人們投票給他們最喜歡的入圍樹,這個行之有年的票選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促進人們對樹木的興趣,認識林木的價值,保護樹木。

好讀本周五問:
1.你認識台灣哪些名樹?
2.台灣古早有些樹種聞名國際,請舉例。
3.可知道你的學校內有哪些樹?它們的現況?
4.文中的樹讓人想到成績,關於樹你有什麼聯想?
5.假設你是那顆無花果樹,請描述你多年的見聞。

9月9日╱周三晚上10: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神祕禮相贈。禮物統一於月初寄送,遇寒暑假則順延。投稿由此去

 
閱讀知天下
雨中舞芭蕾影片 非洲少年爆紅
奈及利亞11歲少年馬杜赤腳在雨中練芭蕾舞的影片,在網路爆紅。圖/YouTube
奈及利亞11歲少年馬杜(Anthony Mmesoma Madu)的故事,可能會讓許多人熱血沸騰——作為一個免費舞蹈班的學生,馬杜的一段雨中水泥地練舞影片,幾周內就讓他獲得不可思議的機會:拿到獎學金,接受美國頂尖芭蕾舞團暑期工作坊的訓練。

馬杜是奈及利亞拉哥斯市「飛躍舞蹈學院」的學生,6月時在一段45秒影片中,他赤腳在教室外的雨中練習。影片中可看到環境簡陋,不平整的水泥地上還有些許積水,後方牆邊堆放著幾箱空飲料瓶,還有一名婦女背對鏡頭似乎在洗衣。

影片引發全球瘋傳,估計看過的人超過1500萬人,網友盛讚馬杜的熱情與堅毅。

美國芭蕾舞劇團(ABT)所屬、賈桂琳歐納西斯舞蹈學院的藝術總監哈維(Cynthia Harvey),也看到了影片。美國芭蕾舞劇團是美國三大古典芭蕾舞團之一,聲譽卓著。

不到兩天,哈維找到了馬杜和他的舞蹈老師歐沃希尼(Daniel Owoseni),且協助安排全額獎學金,讓馬杜參加本月3日起美國芭蕾舞劇團的3周密集課程「線上少年舞者暑期工作坊」;歐沃希尼也被納入舞蹈學院針對舞蹈教師提供的兩周訓練課程。

哈維說,馬杜在影片中展現出溢於言表的決心毅力,她看到「一個心中有熱愛和夢想的男孩,成為堅持不懈的楷模」。她還說,對於這樣的孩子,「你得幫幫他」。

路透報導,提倡芭蕾舞教育的非營利組織「越界芭蕾舞」已提供馬杜獎學金,明年他將赴美受訓。馬杜的父母希望他長大當牧師,但他說:「我跳舞時,感覺自己就在世界之巔。」

老師棄商學舞 教舞不收費

馬杜的幸運,有部分來自他的老師。現年29歲的歐沃希尼,畢業於拉哥斯國立大學商管系,他原想朝金融界發展,但在看過電影《留住最後一支舞》之後,決定學芭蕾,且曾在美國紐約、密西根州、加州等地學習基礎課程。2017年起,他在自家開設芭蕾舞教室「飛躍舞蹈學院」。

歐沃希尼的舞蹈課不收費,目前僅12名學生,他認為,重要的是維持專業紀律,而不是收一大堆學生,而他對學生的極少數要求是:認真看待芭蕾舞,勤練苦練。

在馬杜的影片傳到全球後,「飛躍舞蹈學院」收到許多捐款,歐沃希尼說,他會運用那些款項和知名度,在奈國提倡芭蕾舞。

●觀賞馬杜舞姿:https://reurl.cc/Groxzy
●BBC的馬杜專訪:https://reurl.cc/WLk14L

 
話題補給站
東野圭吾:偽交流的陷阱
文╱台灣角川提供
和真人交流時可能會受到傷害,人隨時都有想要避免這種傷害的需求,

但是,如果不需要在意對方的狀況,這種行為是否已經無法稱為交流?

也許有不少人聽過MHC這個名稱,因為之前電視上也曾介紹過,翻譯成日文就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是製造白血球等蛋白質的基因複合體,MHC有數萬種,甚至更多,幾乎可以說,每個人的MHC類型都不相同。

生理上喜歡…MHC的關係

雖說不相同,但有些很相似,有些則完全不一樣。重點就在於這種類似性,據說人會被和自己的MHC類型完全不同的異性吸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生理上喜歡」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MHC類型不同時,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不同,和自己不同類型的對象結合,子孫的免疫力更豐富多樣化。也就是說,這是留下優秀子孫的本能使然。因為這個原因,所以MHC有時候也被稱為戀愛基因。雖然目前還無法瞭解詳細情況,但據說我們是靠「氣味」嗅出MHC。

當然,要建立戀愛關係應該有更複雜的心理因素有關,但如果包含了本能相互渴求的要素在內,當然就不容忽視MHC的存在。想要尋找另一半的人應該經常和異性接觸,嗅聞MHC。當然,所謂「嗅聞」並非嗅聞「氣味」,據說好像並不會發現「喔,這個人和我的MHC不一樣」,所以還是和之前一樣,只能靠自己的直覺去感受。

不光是戀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在生理上,或是本能地覺得「啊,我應該和這個人很合」,或是「我應該不會喜歡這個人」。即使明知道對方不是壞人,但自己就是沒辦法接受。我相信很多讀者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

第一印象差…靠應對改善

也就是說,即使是初次見面,也未必是從零開始。如果第一印象是正面印象當然很幸運,但有時候經常第一印象就已經是負面印象,即使認為這很不公平、不合理也無濟於事。而且,如果排斥負面印象的對象,就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即使是負面印象,只要雙方努力改善就好,關鍵在於必須在應對時,視對方的狀況隨機應變。

如何才能培養這種應對能力?在上一篇談到個人空間的例子時也曾經提到,唯一的方法就是和真人打交道。只能在和許多人交流的過程中,從失敗中學習。失敗總是伴隨著痛苦,但正因為這樣,才能夠學習。

怕應對失敗 用寫信溝通

以前,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這種失敗和痛苦。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可能不和他人產生交集,但是,人類開始摸索如何才能避免失敗和痛苦。於是覺得寫信也許是一種方法。原本寫信是讓相隔兩地的人彼此交流所建立的通信手段,但當面難以啟齒的內容,用寫信的方式的確比較容易表達。但是寫信需要花心思勞力,如果不是掌握溝通術的人,很難藉由寫信的方式達到目的,同時也有無法即時傳達意圖,無法瞭解對方反應的缺點。

寫信太費力 電話更即時

從這個角度來說,電話可說是劃時代的工具。和寫信相比,打電話需要耗費的勞力大為減少,而且不需要為了簡潔傳達意圖而苦思文章內容。說完該說的話之後,只要掛上電話,就可以結束和對方的聯繫。

然而,想要珍惜人際關係,在打電話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打電話的時機、用字遣詞、讓想要找的人接電話的技術、說出目的的方法、結束話題的方法──該注意的事項不勝枚舉。公司之所以會訓練新進員工如何接電話,就是因為電話應對失當造成失敗的危險性很高。

傳真說重點 免客套寒暄

傳真機的出現,大大消除了電話「必須在意對方狀況」的宿命。隨時可以將傳真傳給對方,不需要客套寒暄,只要傳達重點。缺點就是無法馬上得到對方的回答,這一點和寫信相同。

於是就出現了手機和電子郵件。手機和電子郵件大大減少了在和他人交流時可能會引發的失敗和痛苦。

手機+電郵 交流沒煩惱

比方說,打手機時不需要考慮對方在哪裡,而且也不需要發揮讓想要找的人接電話的技術。在我年輕的時候,打電話到班上喜歡的女生家裡時都很緊張。如果剛好是本人接電話就沒問題,但萬一是對方家人,尤其是父親接起電話該怎麼辦?每次打電話時都帶著這種不安。如果不幸剛好在電話中聽到像是對方父親的聲音時,就得使出渾身解數,努力讓對方留下好印象。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需要受這種精神折磨。

手機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可以保留模糊的空間。比方約地點見面時,只要說「那就兩點在澀谷車站見,到了再打電話聯絡」就解決了。以前約在人多的地方見面時,一定要事先決定地點和標記,現在通常都是「到時候視實際狀況再說」。說得好聽點,是能夠隨機應變,但反過來也可以說太依賴手機,缺乏事先規畫的能力。

但是,手機也有必須馬上和對方交談的缺點,電子郵件就解決了這個煩惱,可以隨時隨地把自己想要傳達的事告訴對方。只要妥善運用手機和電子郵件,就可以不必在意對方的狀況,視自己的狀況和需求和對方交流各種資訊。

不需在意對方 算交流嗎

和真人交流時可能會受到傷害,人隨時都有想要避免這種傷害的需求,能解決這種需求的商品當然暢銷,但是,如果不需要在意對方的狀況,這種行為是否已經無法稱為交流?因為無論重複再多次,也無法練習和他人的相處之道。

(文章摘錄東野圭吾《科學?》一書,插題為編者所加)

 
作文小錦囊
聯合報寫作教室系列314─給魚吃不如教釣魚
文╱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王一亘

新課綱上路以來的作文題目五花八門,如減糖運動、開設一間店、青銀共居等,這也顯現出考題方向開始著重「問題意識」,這點跟新課綱希冀帶給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訴求不謀而合。

一日課間,我和學生談論「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俗諺。我曾遇過一位即將退休的婦女,無法適應職場全面轉換成電腦作業。因而反覆求助於身邊的同事、親人。幾年下來,她身邊的人幾乎因反覆被叨擾,而不再肯提供協助。這位婦女也逐漸不被同事們忍耐,只能灰頭土臉的退休。

我們先分組討論問題核心,其中一組率先提出:「許多科技文明是建立在人的惰性之上,求速成、求結果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也有組別認為:「社會中很多人只在乎結果,忽視過程。」因此本題的核心在於,求知者應先習得方法和觀念,真正有益的結果則在於體現的每一步當中。

討論時,有位學生舉手發言:「以前班上也有這樣的人,每次他問我數學,根本就不想知道推導過程,只想要我幫他把公式寫好,讓他套公式照抄答案。」那麼,我們換位思考,為何許多人會直接提供結果,而非一步步耐心教授取得結果的方法呢?這裡我們思考的是不同角色的「人性」層面。例如:常聽的「公主病」、「媽寶」這類反義詞,背後是否有一份足以支持他們懶惰的力量呢?很多時候「給予者」,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自己做完更快速,所以多數人選擇直接給魚吃的「快捷鍵」。這同樣也是一種敷衍了事的心態。接受者在離開可依賴的對象後,因為沒有獨立面對事情的能力,往往一事無成。

因此,回到問題意識本身,歸納本題需要解決的兩個重點:
方法與觀念是給予者的優先選擇
對雙方來講,給予者或接受者都是根源於人的惰性或草草了事的心態

綜上所述,本文的大綱基本成型。於我而言,這樣的課堂討論也是一種「教學生釣魚」的體現。在思考中,將各組不同的看法融合與拆解,也是我們在訓練學生思辨的重中之重。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精選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集結出版,選購電子書還可享66折優惠。

 
活動報馬仔
臺灣女孩日 新詩徵文
每年10月11日是「臺灣女孩日」,衛福部社家署與聯合報今年特別舉辦校園

新詩徵文比賽,鼓勵臺灣女孩能突破性別刻板印象,勇敢實現自我,也希望透過新詩創作,促使學生認識「臺灣女孩日」核心觀念、宣導各項女孩權益,亦期許透過深度討論、傳達理念,營造友善社會。

只要你是小學三年級至高中職的學生,不論男女皆可報名參加,活動詳情可到活動官網查詢。

 
訊息公告
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 從直播告別式到管理數位遺產
Hello World,自從進入網路時代,我們便不斷累積在網路上生活的痕跡;Goodbye World,當人生走到終點,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遺留的資產?

操弄社媒故技 川普這次能贏嗎?
川普在主流媒體版面和社群媒體聲量目前遠勝拜登,有趣的是,社群媒體正反評價聲量,拜登已後來居上。為何如此?主要歸功今年社群媒體改變部分遊戲規則,讓川普有點施展不開。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