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兩岸軍事競爭惡化 官方關係轉趨緊張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0/09/28 第72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兩岸軍事競爭惡化 官方關係轉趨緊張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對兩岸官方關係及軍事競爭關係的評價都轉趨惡化,創歷次調查新高。不過,四成八支持蔡英文總統對於兩岸關係的處理表現,好評較去年增加十個百分點,不滿意降為四成。

本報自九十九年開始規畫「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每年定期追蹤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調查是以「兩岸敵友量表」請民眾針對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進行全面評估。調查以一至十分為範圍,評分一至四分代表兩岸關係友好或互利,五至六分代表關係和緩,評分七至十分代表兩岸關係緊張或競爭。

民間互動 五項中最獲好評

調查結果顯示,五大領域中,仍以兩岸民間互動現況較獲好評,有二成六民眾覺得兩岸民間關係熱絡,四成三認為關係和緩,二成五感覺雙方關係低迷。平均來看,兩岸社會關係平均得分五點七分,為五大領域中最獲好評者。

相對於兩岸社會互動關係持續穩定發展,民眾多認為兩岸在軍事競爭、政治對立與外交競爭方面持續偏向敵對或緊張狀態,經貿關係則由偏競爭居多趨向和緩。

外交關係 61□%認高度競爭

兩岸外交部分,民眾評價與去年類似,六成一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二成四認為關係和緩,僅百分之七感覺兩岸外交戰火降溫。平均來說,兩岸外交關係得分七點五分,是五大領域中兩岸關係最競爭對立者。

代表政治領域的兩岸官方關係部分,認為雙方互動密切的比率由去年的一成一降至百分之七,覺得雙方關係穩定者由去年的三成二降為二成七,取而代之是感覺台灣與大陸官方處於緊張狀態的人由四成九增為五成三,創歷次調查新高。平均來說,兩岸官方互動關係得分七點三分。

經貿關係 評價與去年相似

民眾對兩岸經貿關係的評價自一○三年以來均以偏競爭居多,今年的評價與去年相似,三成八認為兩岸經貿關係呈現競爭狀態,三成七覺得兩岸既競爭又互利,一成六則認為兩岸經濟關係互利居多。平均來說,兩岸經貿關係得分六點四分。

兩岸軍事關係部分,覺得兩岸軍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的民眾由去年的五成增加到五成四,為歷次調查新高;二成八認為關係和緩,百分之七感覺軍事關係友好。平均來說,兩岸軍事關係得分七點三分。

開戰可能 較十年前增幅大

和去年的調查相較,民眾對兩岸軍事關係朝競爭方向發展的感受最明顯,平均分數較去年增加零點四分,兩岸官方及民間關係的評價也趨於緊張,較去年增加零點三分,相對來說,兩岸經貿及外交關係的評價相對持平,變動在零點二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來,民眾對於兩岸爆發戰爭可能性的感受平穩,甚少隨兩岸各層面關係評價波動。不過,以一分代表台灣與大陸非常不可能開戰,十分代表非常可能爆發戰爭,儘管今年民眾仍普遍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低,但評估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得分由去年的三點六增為四點二,較十年前增加一分,增加幅度大。

兩岸變數 □台獨因素占比降

進一步分析影響兩岸關係轉趨緊張的因素,不提示選項前提下,儘管認為台灣獨立是兩岸關係最大變數的占比最高,但比率由去年的三成大幅降為一成五,認為民進黨執政、民進黨大陸政策、美中角力競爭、大陸不放棄統一、民進黨親美反中政策、大陸持續軍事威脅、兩岸外交競爭、外國勢力介入等因素是影響兩岸關係變數的比率介於百分之六至一成二,民眾擔憂的外在變數明顯增多。

不過,儘管兩岸官方及軍事關係轉趨緊張,但民眾仍支持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好評由去年的三成八增為四成八,四成民眾持負面觀感,滿意度為歷次調查最高。

調查於九月八日至九月十三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一千零六十八位成年人,另一千零三十一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廿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TOP
專題
51%盼維持現狀 西進意願溜滑梯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仍以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流,比率為五成一;不過,主張急獨和緩獨者,則由去年的二成八增為三成五。此外,民眾西進的意願持續降溫,願意赴大陸就業、創業或就學的意願,近一年下滑了五到十個百分點。

對於台灣前途的主張,本次調查發現,有二成一民眾希望盡快獨立,一成四傾向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百分之三主張急統,百分之七主張緩統,五成一希望永遠維持現狀,百分之四無意見。 □ □ □ □ □ □ □ □

急獨和緩獨 回到六年前水準

和去年調查結果相比,主張永遠維持現狀者的人由去年的五成三略降為五成一;主張緩統和急統的比率則較去年各減少一到二個百分點,合計比率由一成三降為一成;主張急獨和緩獨的比率合計為三成五,比去年增加七個百分點,大致回到民國一○三年水準。

大陸國力印象方面,調查顯示,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今年雖有四成五民眾看好大陸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比率較去年減少十二個百分點,創歷次調查新低;不看好大陸成為世界最強盛國家者則由三成六增加到四成六,為歷次調查新高。此外,六成五民眾不擔心大陸國力擴張不利台灣,三成民眾表示憂心,正反意見與去年相當。

就業和創業 近兩年急轉直下

調查還發現,在一○三年到一○七年這五年期間,民眾西進就業意願由二成五攀升至四成三的高點後,近兩年急轉直下,有意願者由去年的三成六再降為二成六,減少十個百分點;願意到大陸創業的人,同樣在一○七年達到三成高點後,降為去年的二成四及今年的一成九,為歷次調查新低。

分析發現,卅歲至四十九歲世代的意願較去年減少十七個百分點,降幅最大;至於目前在學學生中,則有三成六不排斥前往大陸就業。此外,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念書的人由去年的三成六降為二成八;百分之八民眾願意搬到大陸定居,比率與去年相當。

調查還顯示,除了有五成民眾曾赴大陸工作或旅遊,民眾日常生活中也多有接觸來台大陸人士的機會,三成三民眾表示自己或親友中有人嫁娶大陸籍配偶,亦有五成五民眾日常有接觸來台求學、工作或結婚的大陸人士。

 
TOP
總統府:大陸應負穩定和平責任
記者丘采薇、陳熙文、呂佳蓉/台北聯合報

針對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總統府表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依然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所堅持的原則,台灣會持續與理念相同的國家持續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我們也期盼中國方面,身為區域的一員,也應負起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責任。」

陸委會表示,共軍近期頻繁在周邊海空域軍演,對台軍事威嚇挑釁,是台海情勢緊張因素。民眾對蔡政府兩岸政策立場持正面態度,反映民意支持政府捍衛國家主權與維護台海和平的政策主張。政府也一再呼籲中共妥慎行事,切勿造成區域緊張、傷害兩岸民眾利益。

總統府指出,民調數據顯示,台灣人民對於政府處理兩岸關係更有信心,對大陸各項頻繁的動作更有警覺,「實際上,當前台海局勢也不僅是兩岸問題,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區域安全問題」。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表示,從近來區域局勢來看,造成周邊緊張局勢的麻煩製造者,就是在全球籠罩新冠肺炎陰霾下仍然堅持出動軍機騷擾區域安寧的中國政府;正因如此,從民調來看,才會有六成六民眾對中國政府抱持負面評價,比率也是歷年新高。他說,也有六成民眾對中國人民並無特別惡感,中國若能多花心思照顧人民,同時改善對台灣文攻武嚇的態度,相信對於區域和平穩定、兩岸民眾互動,都會有正向幫助。

 
TOP
新聞眼/兩岸急務 不讓天平向戰端傾斜
本報記者林河名聯合報

聯合報從二○一○年開始規畫「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每年定期追蹤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今年調查顯示,民眾對兩岸官方及軍事競爭關係的評價都轉趨惡化,創歷次調查新高。對照中共軍機近期頻密侵擾,更加顯示台海局勢凶險。朝野及兩岸當局,都有義務讓「和戰天平」不往戰端傾斜。

共機從對台操演到踰越台海中線,已趨「實戰化」;大陸外交部日前直言「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將使得越過海峽中線更「常態化」。依本報民調結果,覺得兩岸軍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為歷次調查新高,正反映多數台灣人民對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憂心。

令人玩味的是,超過五成民眾雖認為兩岸軍事關係緊張,卻有四成八支持蔡總統對兩岸關係的處理表現,好評甚至較去年增加十個百分點。

這究竟是蔡政府的兩岸政策贏得人民肯定?抑或對岸不時擺出天朝上國姿態、動輒對台文攻武嚇,引發台灣人民反感,從而更加支持蔡政府的「抗中」、「反中」策略?從海峽論壇的爭議即可看出,央視主持人李紅「求和說」一出,即使主張兩岸交流的國民黨,也須顧及台灣民眾的感受,取消出團。

但即使有近五成台灣民眾對蔡總統的兩岸表現給予好評,仍有四成持負面觀感,可謂「好壞參半」,其中恐怕也有因對共產黨「反感」轉為對民進黨「好感」,蔡政府也不必「自我感覺良好」,仍應積極尋求兩岸良性互動,創造更多和平交流契機。

調查顯示,「永遠維持現狀」仍為台灣主流意見。但維持和平不會只是單方的義務。面對共軍不時侵擾,我方已將「第一擊」改為「自衛反擊權」,不會採取主動攻擊來應對挑釁,展現善意及自我克制。對岸軍事操演之餘,也該全力避免擦槍走火。

 
TOP
藍:蔡政府鴕鳥政策埋隱憂
記者劉宛琳、陳熙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聯合報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對兩岸官方關係及軍事競爭關係的評價都創新高,不過仍有近五成支持蔡總統對於兩岸關係的處理。國民黨表示,蔡總統對兩岸的鴕鳥政策,一時半刻顯現不出壞處,讓一些民眾覺得兩岸井水不犯河水最好,但只是用掩蓋讓兩岸問題晚點爆發;這也凸顯部分民眾憂患意識較低,或對美軍必定援台持較高信心,給民進黨繼續倚美抗中的操作空間。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賴香伶說,中共對台軍演、軍機繞台等事件,導致民眾認為戰爭可能性升高,不過,正因為對岸動作頻頻,反而增加台灣民眾對中共的反感程度,不僅不利於中共的對外關係,反而使蔡政府獲得更多支持。

賴香伶說,兩岸關係惡化的結果,也壓制台灣內部親中派的聲音,破壞了兩岸和平交流的基礎,不利於兩岸關係。

國民黨表示,中共強勢軍事作為,都讓台灣民眾更不喜歡中共政權,相信有若干轉而在民調上挺蔡。且美中對抗大局下,台灣海峽變兩強衝突熱點,卻有約三成五民眾覺得兩岸軍事和緩或好轉,顯然是沒有接收到正確事實資訊,這顯示部分民眾憂患意識較低,或對美軍必定援台持較高信心,給了民進黨繼續倚美抗中的操作空間;而且民進黨不停打「台獨擦邊球」,與主流民意相左。

 
TOP
對大陸民眾、政府印象 好壞兩極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聯合報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儘管兩岸民間互動並未增溫,但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好評上升至六成,創歷年調查新高;不過,六成六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負評同樣是歷年最高點。

調查發現,除了一○六年以外,過去十年調查都有半數以上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這項比率在今年更上升為六成六,較去年增加五個百分點,負評創近十年調查新高;對大陸政府有好印象者則由去年的二成五減少到二成一,為歷次調查新低。

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民眾對大陸政府負面的印象仍以批評專制集權居多,比率占二成六,有一成九認為大陸政府強勢霸道,百分之八批評其作為獨裁。另一方面,部分民眾稱許大陸國力強盛、經濟實力強和肯定大陸政府施政有效,惟比率皆不超過百分之二。

相對於大陸政府的負面形象,民眾對大陸人民的印象近四年以好評居多,今年有六成自認對大陸民眾印象佳,比去年增七個百分點,持負面觀感的人則由三成六降為二成五,好評再創歷次調查新高。

民眾對於大陸人民持有的印象,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百分之九民眾稱許大陸民眾和善,比率和去年調查相當,百分之四稱許大陸民眾熱情親切;負面印象部分,認為大陸民眾不文明的人由去年的二成四降為今年的一成二。

分析也發現,曾去過大陸者,有六成七對大陸人民留下好印象,二成七對大陸政府觀感佳,好評都較未到過大陸者高出約十三個百分點。

□這次調查於九月八日至九月十三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六十八位成年人,另一千零三十一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廿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TOP
就怕擦槍走火 工商界:兩岸和平發展最有利
記者林海、何醒邦/台北報導聯合報

本報最新調查,台灣民眾主張急獨、急統者都比去年明顯增加,不僅對大陸好感降低,赴陸發展意願也降低,對此,工商團體均表示,有此結果不令人意外,但仍認為兩岸關係還是維持和平發展最有利。

工商協進會表示,工商界當然希望兩岸維持安定狀態,依據調查,民眾希望兩岸維持現狀的比率仍是最高,而所謂的「現狀」應該就是和平相處,「如果有某一方不斷刺激,那工商界自然就會擔心。」

工總也指出,雖然台灣很希望美國給予多一點的協助,但也不能忽視兩岸關係。此項調查反映大多數民眾希望維持現狀,不論是可能引發衝突的獨立、或者是生活型態改變的統一,大家都不願意接受,但最近兩岸關係愈來愈嚴峻,讓人擔心擦槍走火。

至於民眾赴陸發展意願降低,工總認為,這可能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使兩岸人員減少往來,加上近期兩岸關係更緊張,尤其軍機繞台頻傳,老百姓自然對大陸沒好感。

不過,商總則表示,民調會隨時事變化而改變。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就說,要多問、多調查真正去過大陸就學就業的人,結果會較準確。目前是民進黨執政,媒體風向一面倒,所以會有點失真,若是不同黨執政,相信對大陸印象會不一樣。

賴正鎰也建議,台灣要走向全球化,經貿往來也不能忘記大陸,顧肚子,有錢賺,才是民眾要的。

 
TOP
綠反中牌 「陸人對台印象轉差」
記者陳言喬/台北─北京報導聯合報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從二○二○年度這組民調資料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的政策引導,對台灣民眾的意向選擇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李振廣說,第一,自二○一九年下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通過「反滲透法」等政治工具對參與兩岸交流,特別是對西進大陸就學、就業的民眾進行威脅之下,寒蟬效應已經出現。台灣民眾西進的意願持續降溫,願意赴大陸就業、創業或就學的意願,下滑了五到十個百分點。民進黨高舉「反滲透法」等大棒,已經對兩岸交流和民眾西進大陸產生了明顯的嚇阻效果。

其二,自去年以來,在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地抹黑大陸黨和政府,攻擊汙衊大陸社會制度等宣傳洗腦情況下,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的印象轉差一點也不奇怪。可以說,這也是民進黨有意引導的結果。

李振廣認為,幾句惡言惡語就能挑起兩岸民眾之間的情緒對抗和仇恨。更何況民進黨持之以恆不遺餘力地持續抹黑大陸,在兩岸之間拉仇恨。這不僅使台灣民眾對大陸印象轉差,同時也引發大陸民眾對整個台灣的印象轉差。當前兩岸網路輿論的高度對抗,民進黨難辭其咎。毋庸諱言,民進黨當局必將為其玩弄兩岸關係,醜化大陸付出代價。

他說,這次大調查中,台灣民眾多認為兩岸在軍事競爭、政治對立與外交競爭方面持續偏向敵對或緊張狀態。這不僅是台灣民眾的直覺,同時也是民進黨政策主導下的兩岸關係現實和趨勢。

 
TOP
觀察站/兩岸緩衝劑 政治不應犧牲民間交流
本報記者羅印沖聯合報

近期台美關係拉近、台海情勢升溫,兩岸官方尖銳對立。「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大陸政府和人民的觀感呈現巨大落差,這給蔡政府的政策啟示是:官方政治對立不應犧牲民間善意互動,在民共關係緊繃之際,政府更應善待小明陸配家庭、陸生和陸企等,增進民間社會交流,降低「反中」與「仇台」情緒對撞風險,積累大陸民間友台力量、緩解兩岸對立才是上策。

調查顯示,儘管兩岸民間互動並未增溫,但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好評上升至六成,創歷年調查新高。同時,有六成六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負評同樣是歷年最高點。顯示台灣民眾普遍能區別對大陸政府和民眾的不同感受。

調查還發現,曾到訪過中國大陸者,比僅僅透過媒體報導、政治人物或親友言論認識對岸者,更容易對大陸產生正面觀感。

兩岸官方對立可能是一時的、僅存在於少數政客的利益算計中,但民間社會的交流互動是長久的、深植於廣大民眾的內心中。兩岸關係要改善,上層的政治結構因素固然重要,但支撐起台海和平大廈的包括經濟、社會和民間交流等底層結構更是關鍵。

但現在蔡政府的操作卻是「一面倒」(倒向美國以抗中)及「一鍋端」(把大陸民眾等同中共予以歧視和打壓),最顯著的例子是,小明陸配家庭骨肉被迫分離,政府高官還補槍「選擇國籍就要自己承擔」,讓這些明明超愛台灣的新台灣之子成為箭靶,身心飽受煎熬。

還有許多原本嚮往台灣民主自由風氣而來台就讀的陸生,人生硬生生「停格」,在遭遇如此對待後,試問,將來他們成為了大陸社會中堅,會是親台派還是仇台派?

無論是小明還是陸生,他們都是平凡的大陸民眾(部分小明還是準國民),因為機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學習,都是台灣社會一分子,政府卻視他們如寇讎加以敵視和差別對待,讓他們心寒,同時也埋下兩岸日後更尖銳對立的風險。

此外,在導致兩岸關係轉趨緊張的因素中,「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和「民進黨親美反中政策」都名列其中,蔡政府不應視而不見。

 
TOP
話題
全球市長聯盟矮化台灣 六都市長抗議
記者林麗玉、邱宜君、鄭□、修瑞瑩聯合報

國際氣候組織「全球市長聯盟」於「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網頁,將台北市等六都國籍標示為「China」(中國)。對於國籍遭矮化,六都市長昨晚發表中英文聯合聲明,要求聯盟立即改回原始註冊名稱,若無正面回應與行動,台灣六城市不排除退出聯盟以捍衛權益。

對於台北等六個城市在「全球市長聯盟」官網被歸類為「中國」,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把台灣城市當成中國的城市,與事實不符。外交部對此表達嚴正抗議,已透過駐館要求該組織,依據台灣成為會員時的遞交文件名稱更正。

高雄市政府已電郵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秘書長Gino Van Begin,表達抗議,並促請協助台灣更正不當名稱;外交部也請台灣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與位於布魯塞爾的ICLEI秘書處聯繫,全力捍衛我國籍名稱及地方政府參與國際事務的權益。

六都市長在聲明指出,台灣六城市(Cities in Taiwan)自加入聯盟以來,從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於本次註冊名稱遭片面更改,列入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六城市拒絕這項矮化的行為,拒絕被列入「中國的城市」(City of China)。

台北市環保局指出,「全球市長聯盟」二○一五年十一月廿五日也發生過將北市錯誤歸類在「China」的烏龍,經北市交涉後,該組織翌日立即修正改回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沒想到這次再度發生。

在ICLEI最新網頁中,新北、台中和高雄市長都是前任市長朱立倫、林佳龍和陳菊的名字,台北和桃園市長是連任的柯文哲和鄭文燦,只有台南市長已更正為黃偉哲。

 
TOP
陳其邁:捍衛尊嚴 不分藍綠
記者蔡孟妤、徐如宜、王慧瑛/高雄聯合報

六都市長向「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提出聯合抗議聲明,是由高雄市長陳其邁發起,邀其他五都市長共同連署,陳其邁說,捍衛尊嚴與立場不分藍綠。

「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是聯合國城市氣候高峰會於二○一四年九月成立,目的是串聯全球各城市,對抗氣候變遷挑戰,由C四十城市氣候變遷領導小組、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和城市與地方政府聯盟(UCLG)等三大城市網路發起。

二○一四年九月廿三日紐約聯合國城市氣候高峰會上,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特別大使彭博共同宣布成立。

 
TOP
要聞
不買陸製疫苗 我考慮自建冷鏈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與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購買新冠疫苗,強調不買中國製疫苗,非中國製疫苗又有運送冷鏈問題。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表示,台灣本就不允許中國製疫苗進口;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及食藥署長吳秀梅證實考慮與食品冷鏈業者合作,最快本周開會。

指揮中心昨舉行防疫獎章頒獎典禮,蔡英文總統頒發「防疫獎章」給對防治工作有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代表。陳時中在典禮前表示,台灣原就不准中國血液製劑、球蛋白、疫苗等產品進口,非新訂辦法。

陳時中說,目前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疫苗九支,其中四支中製、一支俄製,剩下四支歐美,有兩支保存條件和一般疫苗相同,是攝氏四到八度,運輸較無冷鏈問題。另兩支mRNA疫苗分別需要零下廿度、零下七十度保存,涉及保存、解凍等變數,「各國都有困難,能買的國家不多」。

陳時中也說,指揮中心與冷鏈相關公司都保持聯繫,「如果到時候一定要使用,我們一定會準備好。」吳秀梅證實,最近確實有在考慮和食品冷鏈業者談相關事宜,最快本周開會,深海魚冷凍庫需要適當整建,才能符合疫苗保存條件。

莊人祥表示,台灣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從機場到倉儲、從倉儲到施打地」這兩段流程,涉及貨運和倉儲的環境溫度條件,要達到零下七十度較難,但有些食品業的冷鏈可達到零下廿度,除了食藥署考慮跟食品冷鏈公司合作,工研院也正在研議解決方案。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疫苗冷鏈系統的困難在於從海關、倉儲、各醫療院所、甚至衛生所都要有儲存設備,且當疫苗要從零下廿度回溫後才能打,醫療人員需要專業訓練,才能讓疫苗在回溫過程維持品質,期待這整套系統和訓練能在短期內建置完畢。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日前質詢時,指新冠肺炎紓困3.0預算中,衛福部編一筆五十二點八億元,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公務私房錢」,質疑空白授權。蘇貞昌昨天表示,所有紓困、振興、防疫經費會把錢用在刀口上,且都會經過朝野立委審核,審慎使用,「請大家放心」。

 
TOP
世衛大會11月復會 外交部:續爭取觀察員身分出席
記者鄭□/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世衛大會(WHA)11月9日復會,將處理台灣參與提案。外交部今天表示,再次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正視台灣人民參與權利,完整接納台灣參與包括防疫在內所有會議、機制及活動,台灣也將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

今年WHA因新冠肺炎疫情,首度改採視訊精簡型會議,並決議延至秋季復會,WHO近日公告將陸續召開重要會議,包括10月5、6日舉行特別執行委員會議,WHA大會則預定11月9日至14日復會。

外交部指出,WHA訂於11月9日至14日復會,WHO尚未決定以實體或視訊會議形式舉行;外交部將與衛福部繼續努力,並結合民間力量積極推案,爭取我國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

外交部表示,今年國際支持台灣參與WHA的力道空前強勁,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等各國高層,以及多國的行政、立法部門、政要和意見領袖,都以不同方式公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外交部表示,將偕同駐外館處持續加強國際洽助工作,盼爭取更多理念相近國家協助,也再次呼籲WHO,應正視台灣人民的參與權利;WHO做為主導全球公衛發展,捍衛「健康人權」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應堅守專業中立的立場,廣納包括台灣在內所有利害關係方的參與,完整接納台灣參與包括防疫在內所有會議、機制及活動。

 
TOP
美豬開戰…蔣萬安排定 陳時中本周兩度備詢
記者鄭□、陳熙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蔡政府放寬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相關的九項行政命令,立法院上周五同意交由五個委員會聯席審查,朝野本周進入正式攻防。國民黨籍衛環委員會召委蔣萬安本周兩度安排衛福部長陳時中列席並備詢,今天進行業務報告,周三再報告「政府確保校園學童食用安全之措施與機制」報告。

藍營下一步攻防重點也鎖定,盼民進黨先為過去在美牛與萊豬的昨非今是向社會回應,後續才會討論牛豬分離、內臟殘留標準和訂立。

據了解,民進黨團日前與行政院協調,決議以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規範作為底線;在審查上,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強調「開大門、走大路」,迎戰在野攻勢。

立法院法制局報告指出,衛福部訂定的「一○八年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並未周全,尤其對產後哺乳婦女食用含瘦肉精的豬肝、豬腎,可能透過乳汁讓新生兒攝食到萊劑,對兒童也未進一步評估,建議衛福部與產業界溝通,落實原產地標示,主管機關也應加強查緝與檢驗。

至於行政命令何時審查,蔣萬安昨表示,目前希望能跟各界多溝通,所以態度傾向先召開公聽會,但不排除國慶連假後當周審查,因還有段時間,會聆聽各界意見後決定。

 
TOP
焦點新聞
華文永續報導獎 聯合報系5殊榮
記者許詩愷/台北報導聯合報

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昨舉行頒獎典禮,聯合報系在專業平面組、專業融媒體組兩類別中,共奪五大獎。主辦方TVBS信望愛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表示,即使新冠肺炎前途未明,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仍是現在進行式,媒體人有責任為大眾持續關注。

本競賽分為學生組、專業組,及平面類、長短影片和融媒體四類別,吸引五百餘件作品投稿,報名與入圍數皆創下新高。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說,永續之路雖困難,所幸台灣各界關注度正逐年上升,典禮當下,環團也舉辦「青年抗暖大遊行」,呼籲政府將氣候變遷視為國安危機。

得獎作品除氣候議題外,還包含傳統文化保存、動物權利、能源發展、偏鄉發展等面向,如政大新聞系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合作方案的學生完成「橋斷了,然後呢?」奪學生平面組首獎,報導以南方澳斷橋事件檢視台灣政策,輔以圖文解析,讓枯燥議題生動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永續能源之路」為專業平面組首獎,本報導探訪美日韓等國能源政策,分析台灣政府的因應措施,更納入對社會弱勢的關懷。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農場動物的眼淚:餐桌美味背後的飼養悲歌」則獲得專業融媒體組首獎。

專業融媒體組特別獎「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即時追蹤」由聯合報新媒體中心統籌超過十位記者、工程師、設計師製作,每日追蹤衛福部記者會,分析每位台灣境內確診者的感染途徑,即時更新全球染疫與死亡人數。

「當全世界都想減碳,無煤家園真的可行嗎?」和「光害毀生態」分別得到專業融媒體組優等、專業平面組人氣獎兩殊榮。光害毀生態為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推出的系列報導,揭露台灣各地大型建物上的景觀燈光,竟會影響鳥類獵食習性,甚至造成迷航,在空中盤旋力竭而死。

 
TOP
東北風來亂 大台北只能雲縫中賞月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本周天氣多變。今天受東北風影響,北部及宜蘭低溫有雨,明天氣溫回升,雨勢稍緩;周三東北風再度增強,周四中秋節當天,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雲量多,只能「雲縫中賞月」,甚至出現局部降雨。

另外,輕颱「鯨魚」昨上午在威克島西方海面生成,今明兩天北移遠離亞洲。颱風昨最新位置在台灣東方海面三千多公里處,距離遙遠,對台灣天氣沒影響。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王品翔表示,今持續受東北風、華南雲雨區影響,北台灣整天濕涼,北部、宜蘭會下局部大雨,中部、宜花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以午後雷陣雨為主。今天北台灣早晚低溫廿度,其他地區廿二至廿五度。

王品翔說,明天東北風減弱,氣溫回升,北部、東半部地區仍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地區跟中部山區慎防局部午後雷陣雨。周三東北風增強,北部、東半部地區跟中部山區都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地區多雲。周四水氣、降雨區域減少,但北部山區、東半部地區仍有雨,南部地區跟中部山區午後也會局部降雨。

至於中秋賞月,王品翔說,周四當天桃園以北跟東半部地區雲量較多,賞月要碰碰運氣,只能在雲縫中看到月亮,中南部賞月機率較高。周五至周日連假期間,東北風減弱,氣溫回升,除了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都是多雲到晴。

 
TOP
高中彈性學習時間 恐淪自習課
記者章凱閎/台北報導聯合報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高中階段首度增設每周二至三小時的「彈性學習時間」,提供學生一門空白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學校特色活動等。但有學者表示,高中彈性學習時間因配套不足,導致師生不理解自主學習而淪為「自習課」,該新變革恐徒具形式,喪失彈性學習精神。

近期一項調查發現,有五成五的新課綱高中生認為,自主學習要達到的目標不明確,是最大挑戰;也有四成四學生認為,不確定自主學習計畫與升學要如何對應;在教師方面,有五成以上認為自主學習的最大挑戰,是學生「自律不足,忍不住滑手機」。

調查也發現,公立高中尤其明星高中,因校風較自由,學生自主學習的彈性大,提出自主學習計畫比率低;相較之下,私立高中因為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期待高,老師在自主學習上的引導、介入較高,提出自主學習的比率達八成三。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劉鎮寧說,新課綱主張自主學習精神,目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每個人的計畫都要多元化;但要達到這個願景,政府必須有系統推動老師培養自主學習力,否則不了解自主學習精神的老師,只會讓自主學習淪為自習課。

高中優質化暨課綱前導學校北一區召集人薛曉華也說,高中生升大學後,要立刻面臨高度自由學習階段,高中是關鍵銜接期。

但北市成淵高中英文教師李宜樺說,過去教學被詬病,太填鴨,孩子也欠獨立思考能力;新課綱彈性學習時間把課表鬆綁「留白」,目的就是讓學生喘口氣,有空白的時間來反思、或從事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即便彈性學習時間變成「自習課」,只要孩子有學習、而非休息,不是壞事。

李宜樺也舉例,班上卅四位學生,每個人的興趣及性向不同,未來想就讀的科系也不一樣,彈性學習時間也讓孩子各自天馬行空做研究,像有學生這學期以日本震災為題,探討日本常見地震災害,卻仍有很多地區的木造建築沒有抗震效果的背後因素。

小檔案/何謂彈性學習時間

高中新課綱首度新增「彈性學習時間」,依據各校規畫,高中生平均每周可有二至三節堂數進行彈性學習,例如自主學習、參加學校規畫的選手培訓、充實或補強性教學、特色活動等。學校也應協助個別學生擬定專屬的自主學習計畫。

 
TOP
青年抗暖大遊行 籲2050淨零碳排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響應瑞典環保少女「周五為未來而戰」氣候行動,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昨與數十個環團、學校社團發起「青年抗暖大遊行」,台北整日陰雨綿綿,仍有家長帶孩子、外國人手持中文標語到場支持。主辦單位號稱破千人上街,呼籲政府將氣候變遷視為國安危機,訂定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

昨遊行從立法院出發,繞經凱達格蘭大道、環保署、台北車站,最後回到青島西路,青年團體重申六大氣候訴求,包括宣示二○五○年前淨零碳排、將氣候變遷視為國安危機、提出台灣版綠色政綱、提升全民對氣候變遷的認識、納入多元族群商議氣候政策,並增加氣候科學研究資源。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表示,若未來卅年台灣不積極減碳,海平面將上升零點五六公尺,總統府、立法院、司法院、北一女等地標都將位於海平面之下,影響約一二○萬人,遊行經過這些地方時,人人都戴上蛙鏡模擬海平面上升危機。

青年抗暖大遊行總召趙品諭表示,國高中就在學校接觸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現在就讀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更能以科學角度剖析這類議題,希望透過行動減緩氣候問題,「讓下一代知道我們在此時努力過」。

昨遊行團體多數支持廢核,被視為「擁核派」的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意外到場支持,他呼籲全民都應重視地球問題,也認同遊行減碳抗暖化等六大訴求,但青年不應只談氣候願景,卻迴避減碳手段,執政黨為了廢核而強行走向非核家園,大量增加火力碳排,應深入討論甚至批判。

不少立委、議員也在遊行之列,承諾推動氣候改革。立委洪申翰表示,近十年最熱的十天當中,有七天發生在今年,台北更飆上卅九點七度高溫,自然環境不斷加速走向系統性災難,氣候問題討論應更具未來性,盼促成綠色新政幫助產業轉型,並訂定新的減碳目標及更完整的氣候變遷法。

 
TOP
政治新聞
民進黨黨慶開唱 背景「光復香港」
記者丘采薇、陳熙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進黨今天卅四周年黨慶,昨天下午舉辦「民主開唱」音樂會,黨主席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蘇貞昌等到場,但全場沒有安排致詞,僅由蔡英文帶領現場年輕黨員及支持者向創黨的資深前輩致敬。

民進黨「民主開唱」音樂會,邀請大支、陳明章、林生祥及滅火器樂團演出,饒舌歌手大支率先登場,他還打趣說,「總統、副總統跟行政院長都在,音效可以不要用槍聲嗎?有點敏感。」

音樂會也發生插曲,過程中有年輕人高舉「光復香港」的旗幟遭國安人員制止,事後當事人找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抗議。另有媒體記者攜帶游錫□製作的「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綜合報告」也在入場時被沒收,引起爭議。

顏若芳表示,尊重國安單位在安全上規畫,但只要安全無虞,在不影響活動情形下,類似狀況應可適時溝通避免爭議,會再向相關單位反映與溝通。

立法院長游錫□昨天也以「一九八六年黨外選舉後援會召集人」身分,邀請當年一三五位創黨發起人重返圓山飯店敦睦廳敘舊。他表示,圓山組黨已過卅四年,當年的創黨人有四十四位已經離世,但這一三五人是永遠不可取代、功不可沒的民主鬥士。

包含當年創黨活動擔任司儀的蘇貞昌、總統府資政姚嘉文、駐德前代表尤清及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等人都重回圓山。

除了緬懷創黨,蘇貞昌致詞時表示,現在更要珍惜執政機會,台灣人支持民進黨,也沒欠民進黨,如果沒有做好,隨時可以把民進黨換下去。

 
TOP
社會新聞
釣魚台12浬海域 蘇澳漁船遭日公務船擦撞
記者戴永華、廖炳棋、鄭□/連線報聯合報

宜蘭蘇澳籍「新凌波二三六號」漁船昨天下午在釣魚台十二浬海域作業時,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擦撞船艏,右舷裂損、七名人員均安;日方人員一度想用橡皮艇登船臨檢被拒絕。海巡署獲報派基隆艦馳援,下午近六時許抵達現場,戒護漁船返航。

外交部昨晚表示,事發詳細原因尚待農委會漁業署及海巡署調查,將視調查結果向日方採取相應措施,並要求日方說明本案詳情及確保海域現場安全,不得對我國漁船採取任何不當行為。

新凌波二三六號本月廿一日從南方澳漁港出海作業,昨天下午在釣魚台海域從事延繩釣捕魚收網時,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PS-三二擦撞船艏;蘇澳區漁會漁業電台昨下午二點廿五分接獲陳姓船長以衛星電話通報漁船遭撞後就連絡不上,緊急轉報海巡署,急派基隆艦及基隆隊一○○六九艇馳援。

基隆艦昨天傍晚五時廿九分抵現場,以無線電與日本巡視船通聯釐清案情,但日本巡視船沒回復就駛離現場。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說,漁船收網作業之際,日方公務船不該「掃」我方漁船,整起擦撞事件難脫故意之嫌。

 
TOP
2歲童牧場餵食斷指 疑兔子吞下肚
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聯合報

一名未滿兩歲的男童廿五日和母親到桃園市中壢「羊世界」牧場遊玩,疑似餵食兔子時左手小指遭咬斷一截,男童號啕大哭,送醫急救無礙,但斷指找不到,疑似遭兔子吞下肚;目擊者昨天在臉書描述過程,指男童母親自責不已,市府相關單位正在調查釐清責任。

意外發生後「羊世界」已在兔子區外加一層圍籬網,園方表示兔子不是養在開放區,有圍籬也有「請勿把手伸入籠內會被咬傷…」告示牌。桃園市消防局說,男童不到兩歲,初步治療包紮時意識清楚,男童左手小指最前面一節被咬斷,現場沒找到斷指。

根據目擊者在臉書描述,當時陪女兒在兔子區前空地餵鴿子,小男童由媽媽陪同過來看鴿子,長得「很可愛」。

忽然聽到小男童大哭,她抬頭一看只見男童站在兔籠前,裡面兔子正在「搶食」,男童媽媽原在投買飼料,過去抱起小男童;「我走過去想幫忙,先檢查傷口我就傻眼了」。

當時小男童左手小指已被咬斷一截,目擊民眾拿出衛生紙給對方包著男童傷口止血後,到服務處求助,她則協助打一一九報案。男童隨後由販賣部提供生理食鹽水跟紗布清理傷口,當時小男童哭得厲害。

消防人員隨後趕到,對小男童進行包紮後送醫;現場有發現男童滴下來的鮮血,但找不到那截斷指。

目擊者說,男童母親一開始還不知小孩被咬斷一截手指,十分自責。

 
TOP
經濟新聞
美制裁中芯效應…IC廠大爆單 旺到農曆年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出手制裁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引爆晶片業新一波晶圓代工產能卡位戰,筆電相關IC廠受惠宅經濟效益積極擴大尋求晶圓代工產能之際,更是被客戶追著跑,包括義隆、偉詮電、茂達等廠商訂單塞爆,業者訂單能見度直達明年農曆年過後。

相關IC設計業者不諱言,品牌與代工客戶追單力道強勁,「現在誰有貨,誰就有利」。

現階段訂單能見度長達半年以上,也是相當罕見的現象,凸顯IC需求大好,在晶圓代工產能出現缺口之際,客戶積極備料以避免斷料的狀況。

業界人士指出,中芯現為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月產能約當48萬片8吋晶圓,市占率約4.5%,以40奈米以上製程為主力,其中,0.15/0.18微米占比約33%,90/65奈米占比也達三成以上,這些製程都是筆電相關IC主要生產製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筆電、平板等宅經濟終端硬體需求大開,周邊IC需求也順勢爆發,包括聯想、惠普、戴爾、宏□、華碩等品牌大廠,以及相關代工廠拉貨力道相當強勁。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中芯確定遭美國制裁之後,其占比最高的0.15/0.18微米,以及90/65奈米客戶勢必轉單至聯電等晶圓代工廠,使得晶圓代工產能供應更顯吃緊,也可能壓縮到筆電相關IC廠投片與出貨。

筆電相關IC廠坦言,目前晶圓代工產能相當吃緊,交期變長,已有同業開始著手準備明年農曆春節過後的供貨。

義隆是全球筆電觸控板、觸控螢幕IC與指向裝置市占率龍頭,該公司已明顯感受到缺貨浪潮,推升業績暢旺,3月以來營收持續走升,8月業績續創歷史新高,第3季業績改寫新猷在望,第4季客戶訂單持續湧進,全年有望賺逾一個股本,創下歷史新高。

義隆強調,盡力滿足客戶既有訂單需求,尤其觸控板需求格外旺盛,但由於目前IC交期長達四個月,客戶因而想要追加更多訂單也讓該公司傷腦筋,正持續與晶圓代工廠協商,尋求更多產能支援,想辦法承接這些額外訂單。

另外,偉詮電在筆電應用USB電力傳輸(USB PD)晶片市占領先業界,去年相關出貨量約6,200萬顆,今年一口氣大增,出貨量上看1億顆至1.2億顆。偉詮電8月業績來到歷史第三高,本季業績有望創新高。

偉詮電面對客戶需求想辦法滿足,積極超前部署,近期也已下單明年1月需求的IC產出,加上封測時程,與考量到明年農曆春節假期,要準備供給明年2月的出貨。

茂達的主力產品包括電源管理IC與風扇驅動IC等,同樣受惠於NB應用熱,該公司訂單能見度已到明年1月。

 
TOP
品牌新手機大戰 10月開打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上半年品牌手機廠因疫情推遲的新機進度,近來逐步趕上,10月更是眾機齊發,不僅蘋果傳出將發表新iPhone,非蘋陣營也有三星、索尼、HMD、vivo、小米,以及Google新機上市。手機市場10月強強滾,至少七款新機問世,帶旺鴻海、大立光、玉晶光、英業達、聯發科等零組件廠。

隨新機推出,零組件出貨跟進增溫。根據統計,大立光8月營收50.25億元,月增9%,單月營收創今年次高,大立光預測,9月營收會比8月成長。

三星因手機組裝廠位於越南、南韓,今年新機進度受疫情影響有限,尤其面對華為受美國禁令衝擊,新iPhone延後推出,三星更加速在各市場推出新機,希望拉開與市場第二名的距離,鞏固龍頭地位。在8月推Note系列新機,9月上架新折疊機,10月將上市輕旗艦機種Galaxy S20 FE,讓2萬元以上的機種更加完整。

索尼行動通訊今(28)日將在台發表Sony Xperia 5 II,並公布Xperia全新代言人,Sony Xperia 5 II採用高通S865處理器,也是款旗艦規格的5G新機,預計10月上市。

已有一段時間未在台發新機的HMD ,宣布29日在台亮相首款5G機種Nokia 8.3 5G。另針對市場仍有4G手機需求,將同步發表Nokia 3.4。

Google將於台灣時間10月1日凌晨舉行線上新品發表會,預期旗下二款5G手機Pixel 5與Pixel 4a 5G同步登場,目前傳出兩款新機都搭載高通 S765G處理器,其中Pixel 5可望在10月中上市。

大陸品牌手機廠也火力全開。vivo預計10月在台上市中高階5G手機vivo X50e,也是內建高通S765G的機種,可望同時上架兩款4G機種vivo Y20及Y20s。

另外,在高通發表S750G處理器後,外傳將由小米的新機首發,目前傳出小米可能在10月發表紅米Note 10系列,即搭載高通S750G。

另外,受美國禁令影響,華為正思忖有限的手機晶片如何做最佳應用,並積極耕耘非手機市場,10月1日將在台推出三款智慧穿戴裝置,維持品牌熱度。

看好智慧穿戴市場,另一大陸非蘋手機大廠vivo首款智慧手表也將自今日起在大陸開賣。

 
TOP
兩岸新聞
藝人出演大陸國慶 蘇揆重砲批
記者邱宜君、丘采薇、呂佳蓉/台北聯合報

中共「十一」將至,大陸官媒央視將舉辦晚會,台灣藝人包含歐陽娜娜與張韶涵被列入演出名單,陸委會呼籲國人勿參與「十一」相關活動,以免淪為統戰樣板工具。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出席防疫獎章授獎典禮前表示,公眾人物在台享受自由民主和健保資源,卻跑到對岸去唱不適當的歌,國人自有公評。

大陸央視近日公布二○二○「十一國慶」晚會表演名單,其中有台灣藝人歐陽娜娜和張韶涵的名字,歐陽娜娜將與港星任達華等人在節目中合唱「我的祖國」,而張韶涵將則與大陸藝人合唱抗疫歌曲「守護」。

此外,每年中共「十一」前夕,中共涉台等部門都會舉行「十一」招待會,邀請台灣民眾出席。

昨天,大陸全國政協、國台辦等部門共同舉辦「十一」招待會,就邀請在北京的台灣民眾出席,據了解,大約有七十名台灣民眾低調參加。九月卅日,大陸國務院舉辦的「十一」招待會,亦會有台灣民眾參加。

陸委會前天稱,國人不應參加「十一」相關活動,以免淪為中共對台統戰樣板工具,傷害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並表示將密切關注相關情況,倘有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將依法查處。

蘇貞昌昨天指出:「我們是自由民主的國家,有些人享受了我們的自由民主和健保資源,身為公眾人物,還跑到對岸去唱不適當的歌,國人自有公評。」

 
TOP
國際新聞
史無前例!川普提名巴瑞特遞補大法官 拚選前表決過關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金斯柏病逝一周後,川普總統廿六日宣布提名保守派聯邦女法官艾咪.巴瑞特遞補遺缺,若提名獲參院通過,九名大法官將有六名傾向保守派,對於墮胎權、移民法等問題的判決可能傾向保守意識形態,對美國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現年四十八歲的巴瑞特將是川普任命的第三位大法官。巴瑞特二○一七年由川普提名擔任芝加哥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至今,她早自一九九○年代後期即是已故保守派大法官史卡利亞助理。

川普在白宮玫瑰花園宣布提名巴瑞特為大法官,稱讚巴瑞特是「才智與品格卓越的女性」,他表示自己仔細研究過她的紀錄,認為她「極為合格」。

巴瑞特表示自己「備感榮幸」,並迅速表明她的法律觀點與史卡利亞大法官的立場一致。巴瑞特不忘讚揚剛過世的金斯柏是女權先驅且是史卡利亞摯友,「贏得全國乃至全世界女性欽佩」。

目前共和黨以五十三席對四十七席占參院多數,民主黨想擋下這項提名案難度很高。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表示,將在幾周內投票確認巴瑞特提名。紐約時報報導,參院司法委員會將在十月十二日展開任命聽證會,共和黨希望在十月下旬表決通過巴瑞特人事案,屆時距十一月三日大選投票日只有幾天。在距大選如此接近日期表決大法官人選,在美國史無前例。

巴瑞特信仰天主教,有利川普拉攏天主教選民,尤其是在決勝州賓州,天主教選民相當關鍵。

聯邦調查局將負責調查巴瑞特背景,交由參院司法委員會在提名聽證時檢核。依照往例,大法官提名確認過程約七十天,如今距離大選不到四十天,若要在大選前讓巴瑞特上任,時間相當緊迫。不過,即使來不及在選前完成提名表決,共和黨仍可在明年一月廿日新國會就任前利用參院優勢讓巴瑞特過關。

川普說,接下來的提名確認過程「應該很容易且極不具爭議」,他要求民主黨「不要進行任何個人和黨派攻擊」。

二○一六年選舉年,共和黨控制的參院曾擱置歐巴馬總統提名加蘭德為大法官的任命聽證。但參院共和黨人表示,現在白宮和參院由同一政黨控制,情況與當年有別。另外,由於擔心選舉結果太接近和通訊投票帶來的諸多疑慮,川普也想藉保守派占多數的最高法院,作為最後確定誰當選的保險之道。

 
TOP
大法官之亂 美金融震盪恐加劇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6日正式提名保守派聯邦上訴法院法官貝瑞特(Amy Coney Barrett)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舉不僅可能牽動11月總統大選結果,而且隨著大選腳步逼近,投資人也擔憂金融市場的震盪可能加劇,亂局將會持續到年底。

華爾街日報指出,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正準備一個快速議程,預計10月26日前完成全院表決,趕在11月3日大選前通過此人事案。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葛拉罕說,將從10月12日展開審查提名程序。目前共和黨在參院的100席中握有53席的優勢,根據華盛頓郵報統計,目前只有兩名共和黨參議員反對川普選前提名大法官,意味著貝瑞特可能驚險過關。

若經參院同意,貝瑞特將補實已故大法官金斯柏格的遺缺,並使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往後數十年往保守派傾斜,因為院內的保守派對自由派的優勢擴大成為六比三。

支持者指出,貝瑞特身為服務於中西部的天主教徒,有助於川普在重要的「鐵鏽帶」(包括俄亥俄、伊利諾等州)及五大湖地區固票,目前川普在這些地區落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然而,貝瑞特雖可能穩住川普的基本盤,但也可能升高選舉的對峙,激怒都會及獨立選民倒向民主黨。

專家也預測,若最後的開票結果呈現膠著,票數過於接近的州又有大量選民使用郵寄投票,恐引發許多法律糾紛,可能重演2000年由聯邦最高法院決定總統大選結果的戲碼。川普自己也坦言,他預期今年大選結果也會落到最高法院身上,因此確保九名大法院席次補滿「非常重要」。

貝瑞特的提名不僅激化了選情,也升高了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投資人擔心,最終須藉透過法律途徑才能確定最終勝選者,美國大選已成為迄今避險程度最高的風險事件。股、匯、債市近來的波動顯示,投資人預期選舉日當天走勢震盪,以及大選結束後的幾周,市場都將大幅波動。

瑞銀認為,政治混亂和不確定性延長的可能性,對股市的衝擊將超過由誰勝選對市場的影響。高盛也警告說,延後公布大選結果只是其中一個尾部風險,更令市場擔心的是選舉落幕後的情況。利率選擇權交易則顯示,風險將持續至11月底;投資人還預期,大型黃金ETF價格11月將出現大幅波動,而且震盪將持續至年底。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