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為將軍之官(肺是將軍)
肝血虛,人會容易動怒、煩躁
● 肝主謀慮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將軍是要主謀慮的。人的聰明才智能不能發揮出來,要看自己的肝氣、肝血足不足。
如果肝血足、肝氣足,人做事就會踏實、穩重;如果肝血虛,人會非常容易動怒、煩躁,動肝火。
人為什麼會動肝火(生氣發怒)?因為謀慮不足,想問題想不清楚。《黃帝內經》認為「因思而遠謀,謂之慮」,「慮」指想得非常遠,「謀」是策劃。所以,將軍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帶兵打仗,而是要運籌帷幄。
● 丑時養生關鍵:養肝血
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一個現象,有些學生怕自己考試考不好,經常會熬夜,夜裡看書看到兩、三點。殊不知夜裡1點到3點,丑時正好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如果熬夜,沒有充分休息,肝血就會不足,看書不見得能記住什麼內容,反而會影響自己聰明才智的發揮。
★ 人為什麼需要休息? — 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黃帝內經》裡有一句話,叫做「臥,則血歸於肝」,「臥」就是睡覺,如果人要睡著,有一個動作就是閉眼睛,因為「肝開竅於目」,肝在所有臟器裡,相當於一個官竅,就像閥門一樣。
假如人閉上眼睛,就等於把閥門關閉,全身的氣血就會歸於肝,由肝來藏血,重新做血的濾化。如果人的睡眠很好,肝臟就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這是肝經的一個主要功效。
現代人經常使用電腦,一天到晚盯著螢幕,有人沒日沒夜不斷上網,玩線上遊戲,不吃又不睡,最後可能就會瘋掉,因為他們的神明已經散盡。如果眼睛不常閉、沒適時休息,對人身心的損傷是很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隨時隨地讓眼睛休息一下。比如在閱讀、使用電腦、上網過程中,如果能夠偶爾閉一閉眼,對身心來說,都是一種休息,會使神內斂,不會耗散太多。因為眼睛就是神,是肝神出竅的地方。如果人總是睜著眼睛,對身體是不太好的。
肝主藏血:如果血不足,「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即風動之症、抖症、頭搖晃等,其實都是肝血不足的象,這些病症都會表現在肝上。
肝主怒:如果肝血不足,人就會非常煩躁,會經常發脾氣。
★ 常見肝經病及中醫對治法
如果肝經這條經脈出現病症,會有很多表現。
● 1. 兩脅下痛
「脅」指從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後「引少腹」,「少腹」指肚臍以下的肚子,「引少腹」就是指:使得小腹也會疼痛,因為肝經也從小腹經過,它也會造成小腹疼痛,同時「令人善怒」。這些都屬於肝經的實證病。
● 2. 目無所見、視力模糊
「肝受血而能視」,是說如果肝血足,人就能看見東西,當人兩眼模糊時,實際上是肝血不足的象。「足受血而能臥」,如果腳部能得到血液滋養,就能走路。「掌受血而能握」,如果手掌氣血充足,人就有握力。
「指受血而能攝」,攝取的作用,其實是很精細的,比如小孩子,剛開始是抓東西吃,然後才會一根一根地往外挑,這都是肝氣不斷壯大的一個象,是肝血足的一個象。
如果「臥出而風吹之」,即睡醒以後,出去吹一吹風,人就會「血凝於膚者為痹」,出現痹症,因為氣血還沒有很好地輸布開來,會凝於皮膚之間,形成麻痹之症,然後凝於脈。
如果再繼續往裡深入,就會「澀」,「澀」就是指有點像血脂黏稠的象。如果肝血被凝聚,就會很黏稠、很澀,氣脈不通。「凝於足者為厥」,如果腳受風,就會成為厥症。
● 3. 腰痛不可俯仰(痛到不能彎腰)
第三說「腰痛不可俯仰」,有些人腰痛得很厲害,連彎腰都特別難受,如果有這種情況,可以去按摩「太衝穴」,它是肝經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在大腳趾旁邊。
如果人生氣,太衝穴就會有疼痛感。大家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按摩太衝穴,可以把疼痛揉開,只要太衝穴不疼,這條經脈就沒事,就算很通暢了。
● 4. 生殖系統出現問題
「丈夫疝,婦人少腹腫」,肝經是唯一繞生殖器而行的經脈,它不僅繞男性生殖器,也繞女性生殖器。肝經若得病,會出現生殖系統的問題。比如陽萎,中醫一般把它歸屬為肝病,肝主筋,陽萎就是筋的功能出現問題。治療時,有一個大方向,就是一定要使經脈通暢,腎經經脈通暢,才能夠生肝木。
如果人腎精特別虧失,也會造成肝的病變,所以中醫經常說「肝腎同
源」。如果一個人已經得了肝病,不要單純認為只是肝的問題,因為肝的根本在腎,如果腎出現問題,人照樣會得肝病,兩者之間密切相關。
這就是《黃帝內經》傳遞給我們的一個資訊:當人看任何事物的時候,最好多方面去觀察,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一定會有因果關係。
● 5. 嗌乾(嗓子會疼痛)
如果肝病發展嚴重的話,就會「嗌乾」(嗌讀益,指咽喉、喉嚨),即嗓子會疼痛。咽喉是「要道」,因為凡是上腦的經脈,都要經過這個狹窄的通道上去,肝經也是循著咽喉處走。所以咽喉病並不是小病,而是重病。
很多人會經常犯咽喉病,比如說現在的小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但是他們想得太多、思慮太過,小孩子現在也經常會犯咽喉病。
● 6. 口苦、口乾
如果肝氣外泄,一直上亢,條達之性過分,酸收之性不足,人就會口苦、口乾,比如有人早上起來口會很苦。因為肝膽同源,苦也是病變的一種表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每個細節,發現身體的變化警訊。
我建議大家最好能有一張中醫經脈圖,掛在自己的辦公室或家裡,當你哪個地方出現疼痛的時候,先在經脈圖上找一找,到底是哪兒的問題,這樣你也能向醫生表達得更加準確。而一個好醫生,在問診的過程中,一定會問清楚,病人到底是哪兒疼。
● 7. 面塵脫色(臉上沒有光澤)
「面塵脫色」,即臉上沒有光澤;「如蒙土狀」,好像蒙著一層塵土,面無表情。「色」代表一種表情,比如「喜怒形於色」,就是喜怒在臉上會顯現出來,如果不顯現,「脫色」了,就是肝血虛的表現。
● 8. 胸滿嘔逆(氣逆打嗝)
「胸滿嘔逆」,就是人經常會氣逆,經常打嗝,氣往上湧。在日常生活
中,透過按摩胃和肚子,能夠先改善調理一下,即氣上逆時,你就讓它下行。假如人鬱悶得很嚴重,膻中穴就會被堵住,這時可以用大拇指往下捋膻中穴,讓氣能夠降下去。
現實生活中, 人的苦惱很多,因為欲望太多。如果鬱悶,就要有一些解決方法,讓自己的氣順暢地下去。
「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如果你不喜歡讀詩,不喜歡學音樂,最起碼要學一些基礎的醫學常識,可以瞭解自己的身體,這對身體健康也會有一定的好處。
● 9. 飧泄(食穀不化)
會出現「飧泄」(飧讀孫),「飧」是晚飯的意思,「泄」就是腹瀉拉稀。「飧泄」就是食穀不化,吃什麼東西、拉什麼東西。得這個病的根本原因,就是「下焦無火」,腎陽很虛,沒有熱性的東西,沒有力量。
腹瀉意味著「津」的功能減弱,就是人體內的液向外滲透的功能減弱,這個滲透的功能可以靠「火」來增強,比如熱氣就是「火」。
● 10. 遺溺癃閉(遺尿或尿不出來)
「遺溺癃閉」它分兩種象:
1. 遺尿:小便收攝不住。有人經常是咳嗽一聲,連尿都能出來,這種人的身體不但下焦無火,而且上面有肺寒。
2. 癃閉:憋得難受,但尿不出來。要想撒出尿,靠的是膀胱的氣化功能。膀胱屬於太陽經,它的主要功能是氣化,需要由陽氣把尿「津」出去。如果沒有這個功能,尿就可能會被憋住。
~以上資料摘自 →★看更多點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