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睽違逾一個月後,台灣14日再度傳出零確診的好消息,讓國人也開始關注經濟部預定4月底將上路的酷碰券刺激消費方案,但現在直接發放現金或消費券的討論聲量愈來愈大,而根據國發會(當年稱經建會)在民國98年10月公布針對當年發放消費券的檢討報告指出,其實消費券的成效不錯,讓人不禁納悶,難到這個在當年屬於全球創舉的經濟振興方案,因為是前總統馬英九的政策,所以蔡政府現在才不推消費券嗎?
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目前包括美國、日本、香港都已考慮對民眾發「現金」,以促進消費。
時光倒轉,當年發放消費券的背景是民國97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受到金融海嘯衝擊,陷入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因此當時政府提出該項因應經濟衰退的短期救急措施。
而當年的「振興經濟消費券執行相關統計及影響評估報告」結語也寫著,振興經濟消費券政策是政府在景氣低迷,為短期刺激經濟所採取的非常手段,猶如對重症病人,打一劑強心針,且在執行消費券使用的期間裡,並未出現排擠效果。發放消費券雖不能避免發生相當高比率的替代效果,但亦存在相當顯著的新增效應。
該份檢討報告亦指出,消費券發放確實對 98 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具有擴增的效益,根據模擬分析結果顯示,消費券的發放將可揚升 98 年經濟成長率(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0.28 至 0.43 個百分點,且應是中肯、保守的估計。
此外,該份報告亦指出,當年消費券發放人數為2,312萬8,527人,占應發放人數99.4%,發放金額為832.63億元,未領取人數13萬5,720人,占0.6%。
當年消費券是自1月18日開始發放,兌付期限則於 10 月底截止,報告並指出,截至當年10 月27日, 累計兌付 828.49億元,占已發放金額99.5%,尚餘4.1億元的消費券未兌付。
且當年消費券發放適逢春節,立即帶動市場買氣,讓消費市場恢復活絡,亦增加觀光旅遊人次,提升住宿、觀光遊樂業營收,民間消費衰退幅度也由97年第4季的-1.69%,縮減為 98 年第1季的-1.59 %。
且消費券的發放,也確實帶動產業生產,受益最大的產業為商品買賣、電子產品、運輸倉儲通信、教育醫療服務及飲食及旅館服務等。換言之,主要受益產業,除電子產品業外,多屬服務產業。
報告亦指出,當年台灣針對全國性發放消費券,在世界上可說是史無前例,內政部也在最短時間內從分送、清點、整理發放清冊、保全等層面,周詳 規劃及演練,讓消費券的發放,展現優異的成果。
尤其, 消費券分兩階段發放,第1階段於98 年1月18日統一發 放,即達成 91.3%發放率,不僅節省公帑逾9,000萬元,且大幅降低第2階段郵局擔負的個人發放作業壓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