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暌違36天我零確診 陳時中:值得高興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0/04/15 第70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暌違36天我零確診 陳時中:值得高興
記者陳婕翎、邱宜君、楊雅棠/台北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國內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自三月九日之後,暌違卅六天的單日零確診紀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雖不可輕忽,還是值得高興。」但他也強調,依然不可鬆懈。

對於「零確診」之後我國的防疫方向,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仍需密切監測是否有個案出現,尤其境外移入是否持續帶入病毒並造成社區感染,因此,在國外疫情延燒之時,居家檢疫仍不會放鬆;另外,也須持續擴大篩檢,進行社區監測。

高採檢低確診 社區環境相對安全

各界原本擔心的清明連假後疫情爆發,但張上淳指出,連假後每天採檢量皆超過一千五百件,但出現「高採檢、低確診」現象,在醫師認為有需要皆可擴大社區通報採檢的前提下,都還抓不到確診個案,代表「社區環境裡面相對是比較安心、安全的」。

張上淳說,清明連假後疫情是否過關,觀察到四月十九日較安心,若本周擴大篩檢還抓不到任何個案,就可斷定並未傳播出去。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也說,連假後,這幾天的個案數都不多,因此算是過關了,就算未來幾天出現確診病例,也都只會是零星個案。

至於台灣究竟要守到什麼時候?何美鄉表示,很難說何時能夠開放,除非新冠肺炎對我國的威脅和「對別國都一樣」時,才有可能開放。但她也指出,我國連無症狀者都緊密監測隔離,社區難有群體免疫力,除非能夠快速製造疫苗,才能使威脅降低。

歐美返台 不符條件須住防疫旅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也宣布自台灣時間四月十八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十四天(台灣時間四月四日零時起)如有歐洲、美洲地區旅遊史,登機前應主動出示符合居家檢疫條件的資料,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十五萬元。符合居家檢疫條件包括,同住者不能有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六歲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當事人必須要有專用房間、專用衛浴設備;不符合條件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

陳時中表示,交通部會要求旅客在登機前就填具資料,包括將入住的防疫旅館資料,希望當事人遵循「誠實、責任自負」的原則。預期強制入住防疫旅館的規定,可以「幾乎達到集中檢疫的強度」。

 
TOP
專題
零確診 專家示警:群聚感染威脅始終在
記者邱宜君、陳婕翎/台北報導聯合報

黃立民:暴風雨前的寧靜 不可輕忽

我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昨天零確診,台大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認為,國內防疫強度幾乎是最高級,但聚群感染的威脅始終存在;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台灣現階段主要威脅仍在境外,歐美疫情趨緩,南美洲和非洲等國將是五、六月邊境防守重點,且入冬後恐有下波疫情,必須及早因應。

黃立民認為,民眾不可掉以輕心,目前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熬過境外移入這關,台灣也只是度過了第一關」。他直言,台灣目前累積十例感染源不明的新冠肺炎本土案例,顯示國內確實有未掌握到的感染者在社區移動。

黃立民表示,「可以漏接感染者,但絕對不能發生群聚」,若要避免沒被發現的本土個案造成大規模群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落實暫停集會活動。他指出,國內防疫政策強度幾乎是最高級,最怕民眾看著國內病例少,僥倖心態作祟,開始抗拒經濟、生活受限。

蘇益仁:南美、非洲下波邊境防堵重點

蘇益仁說,若本土案例數不再增加,隨著五月北半球疫情趨緩,可說台灣度過了這波疫情的大關。他認為,如果國內都沒有社區感染,疫情威脅確實降低,目前看來「落實全民戴口罩」,確實可有效防範無症狀或輕症者傳播病毒。

他估計,即使北半球疫情趨緩,要等南美洲疫情告一段落,可能要再三到四個月,因此預計至少要到七、八月,國際經濟活動才可能有比較明顯的調整。

黃立民也認同,若國內繼續落實防疫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將會持續往下走;進入夏天、海外疫情趨緩後,國內疫情將在入夏後,也就是七、八月維持平穩,但他也提醒,進入秋天後,恐怕又要迎接下一波疫情,防疫政策強度將需要再次提升。

蘇益仁強調,台灣得為冬天的來臨做好準備。當南半球疫情燒過一輪,又會回到北半球,此時試劑和疫苗的研發將是疫情決勝點,台灣身為少數不曾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洗禮的國家,到時所面臨的威脅,可能會大於其他國家。

蘇益仁認為,要等疫苗問世,才是全世界能夠真正放鬆的時刻。此時歐美先進國家都在傾力開發疫苗和試劑,蘇益仁提醒,不要為了非得用台灣的試劑而耽誤了時機,若國外有好的試劑,台灣也要趕快取得,等到台灣也開發成功,可以再改用自己的產品。

 
TOP
新北兵推封城 侯友宜:做最壞打算
記者魏翊庭、胡瑞玲、江婉儀、楊正聯合報

新北繼上月舉行新冠肺炎大規模演習後,廿日將進一步舉行「擴大管制(封城、禁足)兵棋推演」,市長侯友宜表示,防疫要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至於未來新北可不可能封城?他說,有備無患,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

據了解,兵推將邀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北區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及台北、基隆、宜蘭、桃園縣市首長參加。上月十四日新北舉行大規模演習時,侯友宜即向到場的陳時中建議下階段可進行北區及各區域兵推聯防,以防範歐美返台第二波大規模疫情。

侯友宜說,目前國內疫情趨穩,但全球疫情尚未舒緩,不能掉以輕心,趁現在有時間,下一階段要預演全民防疫總動員,做擴大管制兵推的超前部署。新北市防疫總盤點,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以免疫情擴大,希望備而不用。

侯友宜說,廿日的兵棋推演是假設疫情擴大、中央宣布封城或禁足等擴大管制,模擬新北市物資整備及防搶、人車流管制措施、醫療資源、環境清消及學生教育等。他表示,兵棋推演是就未來擴大管制做好準備,讓所有第一線執法同仁知道萬一擴大管制後,每一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及必須處理的事項。

汐止區復興里長蕭素真表示,若真的遇到需要擴大管理、甚至封城地步,希望市府做好配套措施,不要讓民眾買不到生活用品、防疫消毒商品。中和區正行里長陳盈君表示,她覺得事先演練封城很好,但流程還是要跟里長講清楚,做好周全準備、了解相關步驟,萬一真的遇到才不會手忙腳亂。

對於新北封城兵推,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封城是大事,所有中央機關都在台北市,封城一定要跟中央討論,因為防疫工作全國是一致性。基隆市政府表示,基隆疫情相對較穏定,目前尚未規畫到封城階段,先前已演練社區感染的因應作為。

 
TOP
觀察站/侯友宜搶話語權 成北台防疫領頭羊
本報記者柯永輝聯合報

就在中央強調新冠肺炎在台灣幾無社區傳播的可能、國內零確診個案之際,新北市長侯友宜拋出要做封城、禁足等「擴大管制」兵棋推演,令人疑惑。其實,這延續了侯友宜「超前部署」的一貫邏輯,他今天還要與桃園市長鄭文燦見面交流防疫,北北基宜桃區域聯防拼圖大致完成。侯友宜一連串的部署,不但搶下話語權,也讓自己衝刺成北台灣防疫領頭羊。

疫情爆發以來,侯友宜處處超前部署,從建議口罩實名制、率先成立自主檢疫居家關懷中心、禁止新北師生出國等,一直到一個月前假設爆發大型社區感染的實兵演練,都引發中央或其他縣市跟進,這些都源自他長期擔任警政首長、抗SARS等作戰經驗,深知「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實務經驗。

十七年前SARS期間,侯友宜擔任桃園縣警察局長,擔心搶口罩風潮,他派警察到口罩工廠清點數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農曆年前爆發,侯在大年初四就指派市府副祕書長朱惕之視察口罩工廠,並率先向中央建議額溫槍禁止出口,都是反思過去經驗的超前部署。

幕僚形容侯友宜這段時間真的在「作戰」,腦裡隨時演練、構思下一步作法,連半夜都隨時打電話和相關局處首長討論,原本每天早上的輿情會報也升等為小型防疫會報,兩個多月下來,大型防疫應變會議更召開四十次。

台灣雖擋住第一波疫情,但第二波、第三波接踵而來,即使台灣尚未進入大型社區感染,但侯友宜早在一個月前就動員千名人力在新店實兵演練,檢驗新北應變動員能力,所以即使疫情稍緩,他還是要展開禁足、封城兵推準備,不是製造緊張,是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TOP
無健保旅美婦惹議 蘇揆:人情之常別計較
記者賴于榛、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案三九三,為一名長住美國的六十餘歲婦女,與案三八四為夫妻,且婦人無健保身分,回國確診後隔離費用由政府支應,引發熱烈討論。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台灣人碰到疫情困難,回到自己的國家最安全,這是人情之常,希望國人同胞不要太計較。

蘇貞昌昨赴立法院備詢,會前受訪表示,這對夫妻回來接受隔離治療,對於長期負擔健保費用的台灣人當然心裡會不舒服,但想想終究是台灣人,在世界沒處去,碰到疫情,還是回到故鄉台灣最好。不過,蘇貞昌也要求衛福部等防疫相關單位,若有人明知道有染疫可能,還要出去坐郵輪、趴趴走或到比較容易感染疫情的危險地方,導致增加台灣醫護負擔,這樣的人要加重其責。

藍委疾呼:入境改採全面普篩

有鑑於國內近期確診案例多為境外移入,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質詢時建議,目前機場每天進出人數僅約千人左右,且扣掉出境者,入境才幾百人,應改採入境全面隔離十四天並篩檢,以杜絕境外移入個案造成第二波疫情。

國民黨立院黨團也在紓困防疫特別條例修正草案朝野協商時提出修正動議,提議為百分百將疫情阻絕於境外,在確保國內篩檢量能足夠因應之下,針對所有入境人員採「全面普篩」。

衛福部政務次長何啟功則回應,指揮中心確實研議過此議題,但根據統計資料,從三日至十三日,入境人數八八〇三人,扣除機場就檢驗到的十人,剩餘八千多位居家檢疫者,僅一人最後是陽性確診者,綜合考量後,目前不採行全面隔離篩檢。

 
TOP
金芭黎台商81天出院 友人喊話「別再打擾他」
記者林保光、王慧瑛、徐如宜、林敬聯合報

國內確診新冠肺炎個案三是名從武漢返台的五十多歲台商,因曾到高雄金芭黎舞廳消費而被關注。他住院八十一天後出院,創確診病例住院最久紀錄。地方陳姓民代表示,台商出院後讓同社區住戶有些緊張,出現許多意見,這兩天他一再安撫住戶,「如果有問題,醫院不會讓他出院的」。

這名台商與家人婉拒外界訪問,透過友人說:「不知道會不會再復發?我們想多活幾年,請不要再打擾我們的生活」。台商妻子面對各界關心也一概回應「我不知道我老公在外的情況,請不要再來打擾。」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小梅」在東南亞從事業務工作,今年清明連假原本規畫十天左右假期回台休息,沒想到回台第二天就出現症狀,住進負壓隔離病房。目前雖已出院,但全球疫情未歇,短期內恐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小梅」說,回台第二天出現輕微咳嗽、味覺減緩症狀,家人與她吃一樣的東西,她卻索然無味,感覺不對勁,自行到醫院採檢。她說,因客戶會接觸到大陸人,清楚知道新冠肺炎會有致命危機,在等待檢疫結果過程中,自己不斷上網查資料想釐清是否有機會被排除,也焦急「為什麼都沒有確診患者痊癒出院的好消息?」

檢疫結果出爐,小梅晚上就被電話通知將被送入院,她在一、兩個小時內準備住院的東西,內心百感交集,甚至向家人開玩笑說「需不需要先寫好遺書」,讓家人相當不捨。她也忙著通知與她接觸過的人,提醒家人注意身體狀況。

小梅說,即使現在出院了,仍擔心與她接觸的人會受影響,也選擇不與家人居住,自己另尋他處再獨自隔離十四天,三餐由家人接應。

 
TOP
台灣廣告登紐時 世衛大動作13點聲明回應
布魯塞爾14日專電中央社
紐約時報今天刊登台灣民眾募資的廣告,文案提到台灣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對此世衛大動作提出13點聲明回應,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台灣衛生部門保持技術交流。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Adhanom Ghebreyesus)近日指責台灣對他人身攻擊,設計師聶永真、網路紅人阿滴、沃草共同創辦人林祖儀等人發動募資在紐時刊登全版廣告,廣告在14日刊出。

廣告文案切成上下兩塊,分別以黑、白為底色。上半部以世衛英文縮寫表達「誰」,提出問句WHO canhelp?(誰能幫忙?);下半部答道Taiwan(台灣)。這封寫給世界的公開信表示:「你們並不孤單,台灣與你們同在。我們知道你們的處境,知道這有多麼艱難。台灣2003年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重創、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對此體會甚深。」

WHO發言人賈撒列維克(Tarik Jasarevic)今天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詢問對此廣告回應時,大動作提出13點聲明,且文章一開頭強調WHO數十年以來一直與台灣的衛生當局(Taiwanese health authorities)保持定期技術交流。

隨後駐日內瓦辦事處對中央社表示,對於今天WHO的回應感到遺憾,並強調台灣僅能極為有限的參與數項技術會議或活動,WHO以片段資訊誤導外界與台灣有充分交流,並未呈現事實全貌,對此外交部將進一步說明。

在WHO提出13點回應中,賈撒列維克解釋前8點說明台灣的衛生專家和部門如何與WHO互動及應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的實例。

首先是台灣有國際衛生條例(IHR)架構下的聯繫窗口,可以接收資訊、並直接向WHO總部更新訊息,也可以使用「事件資訊庫平台」(EIS)。並說雖然注意到台灣的病例數相對其人口數屬低,但WHO仍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此外,世衛依序提出的第2至第6點聲明,包括台灣有衛生專家參加世衛2020年1月成立的交流系統,支持全球應對疾病工作、兩位台灣專家參加WHO今年2月舉行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台灣流行病學培訓計畫屬於「全球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防疫網」(TEPHINET)成員、WHO透過技術指導直接向台灣衛生部門通報情況、台灣專家和部門可以透過世衛網站及其他公開平台獲取最新動態及資訊。

第7點聲明提到WHO在台灣日內瓦辦事處設有指定聯絡點,透過這一管道可以處理一般性問題,並在出現技術問題時協調。第8則是WHO透過「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與台灣衛生部門互動。

賈撒列維克說明,第9至第13點聲明則是解釋WHO與台灣歷年來針對全球不同健康議題的互動。例如第9點是2019年台灣專家受邀參加9次WHO技術會議,並參加其中的8次會議,為WHO多項議題上做出貢獻,並爭取讓更多台灣專家參加2020年的工作。

第10至13點聲明是台灣疫苗廠商為WHO成立的防範流感大流行框架做出貢獻、且台灣專家為癌症研究發布重要出版物、台灣有一位專家列入「國際衛生條例」名冊、在一系列其他問題上,雙方針對各種實際和技術問題進行交流。

【中央社布魯塞爾14日專電】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以13點回應台灣刊登紐約時報廣告一事,指數十年來與台灣保持技術交流,對此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強調,WHO以片段資訊誤導外界,這並非事實全貌。

紐約時報今天刊登台灣民眾募資的廣告,提到台灣被世衛組織(WHO)拒於門外;對此世衛回應中央社詢問,提出13點聲明回應,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台灣的衛生機構保持技術交流,並提出WHO如何與台灣的衛生專家和部門互動,及應對這次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的例子。

對此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近年來WHO秘書處在台灣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持續洽促,在逐漸認知與台灣互動交流的必要性下,台灣才能極為有限的參與數項WHO技術會議或活動,且目前參與WHO的狀況並非理想。

駐日內瓦辦事處強調,對WHO以片段資訊誤導外界其與台灣有充分交流,未呈現事實全貌,感到遺憾。外交部將進一步說明。

為確保2300萬台灣人民的健康人權,以及完整參與並貢獻國際醫衛及防疫合作的權利,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說將偕同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持續與WHO秘書處密切溝通,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及完整參與WHO的所有會議、機制及活動。

 
TOP
話題
全球逼近200萬確診 逾12萬死
編譯徐榆涵、胡夢瑋、李京倫/綜合聯合報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逼近兩百萬大關,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統計網站十四日稍早一度誤指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兩百萬例,更正後已下調數字,全球確診人數為逾一百九十三萬例,死亡人數逾十二萬人。

美英法俄 疫情尚未達高峰

新冠病毒大約花了四個月時間,於四月三日感染全球一百萬人,而僅再過一個多星期,感染人數就翻倍成近兩百萬人。部分國家正權衡何時放寬限制措施,但中國大陸和新加坡近期疫情惡化,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尚未達到高峰,距離看到疫情可控的曙光,還有相當的距離。

新增334起 新加坡強制戴口罩

早先控制不錯的新加坡疫情升高,新加坡衛生部十三日晚間宣布當日新增三百八十六起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創單日最多紀錄,當中兩百八十例為外籍勞工。十四日新增三百卅四起病例,全屬本土感染,總病例增至三千兩百五十二起。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黃循財十四日宣布,為了防止新冠肺炎傳播,即起民眾出門強制戴口罩,只有兩歲以下幼童不必戴,新規定即刻生效,初犯者不予勸導,立刻罰三百新幣(約台幣六千四百元)。外出民眾只能在運動時拿下口罩,如慢跑或跑步時,但運動完畢後須立刻戴上。

法國總統馬克宏十三日宣布,疫情尚未控制,禁足令將延長至五月十一日。馬克宏坦承,法國沒準備好,導致失誤與醫療用品匱乏。法國政府表示,五月十一日後各級中、小學及幼稚園將逐漸復學,但大學將停課至暑假後。公共場所如餐廳、咖啡廳、酒吧及博物館等也將持續關閉。

暫代首相職務的英國外相拉布十三日也表示,英國的封鎖預計將再持續一個月,希望民眾繼續待在家中,不要出門,防範病毒傳播,減輕醫療體系負擔。

俄國總統普亭十三日也不再粉飾太平,警告重症患者人數持續增加,醫務人員面臨設備短缺問題。普亭說,「我們有很多問題,我們沒什麼值得誇耀,也沒有理由,我們當然也不能鬆懈」。他說,「我們(疫情)未達高峰,莫斯科也還沒」。

俄國十四日新增兩千七百七十四例確診,打破十三日才創下的單日最多紀錄,累計確診逾兩萬例,新增廿二人死亡,累計一百七十人死亡。

 
TOP
美近60萬確診 想控制疫情…學者:日採檢達3500萬件
編譯莊蕙嘉/報導聯合報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逼近六十萬人,死亡超過兩萬三千人,疫情不斷惡化。Vox新聞網站報導,美國政府若要恢復經濟活動並控制疫情,必須擴大採檢規模,甚至可能得達到每日三千五百萬件,如此才能有效找出感染路徑及隔離病患,阻斷病毒傳播。

縱觀全球爆發疫情後有效控制的國家每百萬採檢人數,義大利逾一萬六千五百人,德國近一萬六千人,南韓逾一萬人,美國約八千五百人。以每日採檢人數計,美國未達到十萬件。

Vox報導,根據數個智庫及研究機構的看法,均認為「大規模採檢」是美國控制疫情的必要方法,若以低標計算,每周至少應採檢七十五萬件。二○一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莫提出的高標,則為每日採檢兩千兩百萬件以上,這是以每人採檢一次以上計算。若無法大規模檢驗就復工,病毒又會開始傳布。

羅莫指出:「醫療專業人士,警察,急診醫護等族群,需要每日採檢,確保他們不會感染其他同事。因此我認為,每日三千五百萬次是理想的採檢目標。」他強調,這個數字看起來驚人,且需龐大人力物力和經費,但並非做不到,而且以目前的情況而言,這是恢復經濟活動最划算的方式。

新冠肺炎確診者近半屬「無症狀」患者,可能感染給他人而不自知。且新冠病毒傳染力遠高於SARS,能在近距離、短時間迅速傳播。更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症狀因人而異,顯示這是一支狡猾的病毒。

Vox提到台灣、南韓及新加坡等地,確實做到積極監控、隔離、疫調及社交距離等措施,因此控制住疫情。但因境外移入病例,新加坡等地又開始加強各項限制措施,顯示現在沒有人能脫離病毒風險。

 
TOP
疫情恐再爆 大陸急擴建病床、買呼吸機
記者賴錦宏、羅印冲/綜合報聯合報
金融時報中文網報導,世衛組織代表團訪問大陸時發現,大陸各省市正在擴建病床、購買呼吸機,做好準備。德國專家則警告,「疫情再次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該文引述專家判斷,當前大陸疫情存在三大問題:一是此輪疫情用限制人員活動暫時壓下,根本問題未解決,包括病毒未滅絕、疫苗未研製成功等;二是當前大陸正逐步復工,人員流動增加,可能會有小傳染高峰;三是檢測不足和無症狀感染者問題。

該文稱,專家認為如果大陸疫情死灰復燃的話,這一波會波及農村。由於農村基層醫療人員和物資不足,一旦爆發疫情,後果將更嚴重。

根據大陸官方通報,四月十三日新增八十九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八十六例為境外移入,其中黑龍江占七十九例。

俄羅斯疫情快速升溫,並成為大陸境外移入病例主要來源地,中共駐俄領事館還多次警告,從綏芬河返回的路線存在巨大感染風險,希望大陸民眾切勿嘗試。黑龍江和山東等地的學校也因疫情出現小反彈,推遲復學時間。

 
TOP
美何時復工復課 川普:我說了算
華盛頓記者張文馨、編譯季晶晶/綜聯合報
為趕五月重啟經濟運作,美總統川普槓上十個州的州長,不僅在推特駁斥「說開放限制是州長權力是假新聞」,稱決定何時復工及復課的權限在聯邦政府手上,他十三日在白宮記者會更表示:「重啟國家經濟由我決定,依據法律,總統有完整授權。」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東七州和美西三州分頭聯手籌畫重啟經濟和鬆綁社交距離準則,紐約、新澤西等七州州長說,派出公衛、經濟和政治官員共組工作小組,研擬地區計畫。

 
TOP
疫情逐漸緩和 美歐擬逐步重啟經濟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緩和,美國東西岸至少十個州開始計劃逐步重啟經濟活動與放寬限制。西班牙等歐洲國家13日也開始鬆綁禁令,允許一些非必要商業恢復營運,歐盟當局預定下周提出一項計畫,協調各國放寬居家防疫措施。

紐約、紐澤西、康乃狄克、麻薩諸塞、賓州、德拉瓦及羅德島等州的州長表示,正在成立一個由各州公衛,經濟和政府官員共同組成的工作小組,研擬一項區域計畫。這個小組將很快開始運作,但尚未為何時重啟經濟設定時間表。

為在重啟經濟與擔心解除封閉可能引發新一波疫情間取得平衡,這些州長警告,不會馬上恢復正常,將會漸進且斷斷續續進行。最近幾天美國每日新冠肺炎感染率下降後,一些官員表達審慎樂觀態度,認為最壞情況已經過去。

在美西,加州、奧勒岡及華盛頓等三州州長宣布一項「西部州協定」,同意根據某些健康結果共同重新開放經濟。他們提出四項重點目標,包括開發一套用於檢測、追蹤和隔離病毒的系統。加州州長紐森說,14日將公布更詳細且針對州的重啟經濟方法。

不過,欲集中掌控疫情因應措施的美國總統川普說,美國民眾重返工作崗位以及關閉企業重新開張的最後決定權,在於聯邦政府、而非各州州長。但他也表示,將繼續和州長密切合作,一起決定「很快」重新開放美國。

在確診病例全球第二多且實施最嚴厲封閉措施的西班牙,已在13日開始放寬限制,並允許一些非必要商業活動。奧地利、丹麥和捷克等歐洲國家已表示,將在本月開始逐步解除一些封閉措施,奧、丹兩國本周將重新開放某些學校與商店。相形之下,義大利與法國分別將全國封閉措施延到5月3日及5月11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預定15日要與各邦邦長討論重啟經濟計畫。另據金融時報看到的計畫草案,歐盟執委會預定下周提出一項歐盟全境的解除限制計畫,並要求各國首都協調重啟經濟活動措施。

 
TOP
川普宣布:WHO給全世界錯誤指導 停止贊助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在白宮疫情說明記者會上宣布,要求行政部門停止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贊助。

川普表示,WHO反對會員國對中國大陸採取旅行限制,是「災難性決定」,美國作為WHO主要贊助國,要求WHO負全部責任。

川普稱,「沒有其他選項,唯有此途」。

川普批評WHO在疫情剛開始,給全世界錯誤指導,讓很多國家沒有及時關閉國境,實施對中國大陸的旅行限制,導致疫情大流行。

 
TOP
要聞
華航改名台灣航空? 國民黨酸林佳龍
記者曹悅華、雷光涵、賴于榛、劉宛聯合報

華航正名話題持續發酵。交通部長林佳龍昨表態支持將中華航空改名為「台灣航空」,避免英文China Airlines被誤以為是中國大陸航空公司。國民黨順勢喊出「林佳龍的華航改名計時器」,要全民一起監督這個承諾要多久才能實踐,更酸林佳龍「笑你不敢」。林佳龍則回嗆,社會更關心中國國民黨何時改名為「台灣國民黨」。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在立法院說,上次當院長時,把中正機場改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這很成功;這次看到華航運送物資的時候,全世界雖感謝台灣,但是華航機身上標誌有China,他國以為是中國,這種虧吃很多。

蘇貞昌說,已要求交通部告知華航,以後運送物資時候,機身上面要有國旗及Taiwan can help(台灣能幫忙),華航就不要湊熱鬧旁邊掛自己標誌,以至於混淆,且幫忙運送商品、物資也不該此宣傳自己,接下來也許可讓華航快一點在機身或其他部分多一點台灣標誌;他會要求華航機身的「CHINA」字樣不要那麼大,而是要讓「台灣」能顯示出來。

林佳龍說,已請華航著手準備在機身上或內裝,多設計一些台灣的意象或元素,讓旅客每次搭乘都可以進一步認識台灣,並避免與中國混淆。

但業內人士直言,航空公司改名跟機場改名「天差地遠」,不宜相提並論。機場都在自己家,可是飛機要飛去別人家,中正機場改名就是名字上修改,IATA/ICAO Code 都沒動,所以變動成本不大,「但華航改名不是這樣而已」。

業內人士說,航空公司改名影響包含各國的航線證書、航空器註冊證書,還有相關登記執照等;另外如果有涉及到ICAO Code的變更(例如CI要修改),涉及訂位系統與相關的共掛航班整合,影響層面就會更大。

航空界人士建議,如果政府很有自信,就不要怕名字會跟中國產生混淆感,畢竟國際現況就是如此,政府要做更多的不是要華航改名,而應該是讓更多人知道China Airlines comes from Taiwan(華航來自台灣);當華航掛上了Taiwan的字眼,許多國家可能會為了國際外交壓力的問題,不讓這些飛機飛到他們的國家,所以如何避開這些問題,而是讓更多人知道來自台灣的中華航空,才是政府要努力的目標。

對於華航更名相關議題,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由於涉及包括航權在內等各種事宜的協商安排,行政部門也將與立法院及社會各界持續討論。

 
TOP
新聞眼/20年改不了… 「改名計時器」是照妖鏡
本報記者周志豪聯合報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態挺中華航空改名台灣航空,昨遭國民黨以「華航改名計時器」揶揄。雖然林再反唇相譏,稱國民黨也應更名「台灣國民黨」,但國民黨出招,直接戳中獨派講了近廿年動不了的事,民進黨現在真的敢動?

國民黨的揶揄,不是沒有道理。華航改名議題引發爭議已非第一次,早在二○○二年五月華航發生空中解體空難時,當時的台聯黨主席黃主文就倡議更名改運,華航還引市調多數民眾認同華航維持原本名稱反駁。

當時華航也明確提到,無法更名是因華航名稱與企業識別體是台灣航空公司代表,更名會涉及華航全球合約修改、航權重簽、領空權能否延用與國際型貸款換約等問題,就連企業識別體也要重新塑造,將是很大筆成本支出,將嚴重影響營運。

也因種種實務上難題,讓華航「正名」議題一吵十八年,至今卻仍只是國內獨派政治提款機。如今已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主掌國內交通政務的林佳龍卻還在防疫期間跟著起鬨,也難怪國民黨「笑你不敢」。

不只華航正名,民進黨「務虛不務實」、「口號操作議題」,更是時惹爭議。舉凡黨綱宣稱要台獨建國、主張以中華民國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組織、近來再生爭議的護照更名,或是落實非核家園,每一個都可被做成「計時器」揶揄。

蔡英文總統今年雖以八一七萬票超高票連任,但原因是對手太弱?還是政績斐然?好不容易,如今防疫成績正重新打造蔡政府招牌,若趁亂偷襲政治議題,實為不智。

「計時器」是面照妖鏡。然而,林佳龍的反譏,又何嘗不是凸顯國民黨長期以來在本土化路線的掙扎。國民黨出招之餘,也可以想想,是否也有難以處理的困境待克服?

 
TOP
看問題/華航改名 3大營運困境難解
本報記者黃淑惠聯合報

華航改名再度成為熱門話題。改名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凸顯營運面三大困境,首先航權怎麼重簽?第二飛越領空權能不能延用?第三,航空業機隊規模大,許多的國際型貸款要怎麼換約,換約不成要怎麼辦?如果沒有考量清楚,只為改名而改名,嚴重都可能讓華航倒閉,而最終受害是未來想要出國的旅客,還有台灣出口的競爭力。

華航已經是一家公開發行的上市公司,公司經營必須符合公司法,還有一群交通部以外的股東;明知道改名會影響公司的營運概況,還一定要改名,最終讓公司的營運出現困難,發生倒閉窘境,華航長期經營的全球航線也會跟著一夕之間消失。在疫情結束後,全球的經濟活動恢復,萬一華航真的無法營運,最終損失還是民眾的荷包。

航權要重新簽約一事,就是高困難度。華航歐洲五個航點,北美也有五個航點,中國大陸卅個航點,東北亞十八個航點、東南亞十六個航點、紐澳四個航點;航空業是很特殊的產業,就算是開放天空,限制問題較小外,航權都是各國視為主權象徵,改名後,各國還要跟華航重新簽航權嗎?這樣華航的飛機還能降落在全世各大機場嗎?

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看,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搶翻天,華航是全球前六大的航空貨運公司,就是因為全球綿密的航線,又有能力把客戶的貨送出去,讓客戶不用面臨違約的壓力,已經成為國內許多產業的救星。

如果華航不能飛,長榮航空貨機已經滿載情況下,各國的客機都不進台灣,這些滿滿的貨誰要來替業者處理?

航空專家表示,全世界的人都期待著疫情有一天會遠離,疫情遠離後,全面都要拚經濟。如果只是為了改名,要讓全台民眾擔著出國要到處轉機的困擾嗎?更不用說,少了一半的運輸量,價格勢必水漲船高,國內的民眾要因為改名,荷包跟著大失血?

 
TOP
焦點新聞
4分之1被成人買走 兒童口罩今起可網購
記者楊雅棠、陳雨鑫/台北報導聯合報

最近許多人反映買不到兒童口罩,家長奔走多家藥局,甚至成立「兒童口罩交換」臉書社團,依然買不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急改兒童口罩政策,宣布今天開跑的第五波口罩網購,可買四至八歲小童立體口罩,且四月廿三日恢復持十六歲以下健保卡才可購買兒童口罩。

淡江大學蘭陽校園全球發展學院院長包正豪在臉書說,自己從礁溪開始一間間藥局找,再到宜蘭最後奔向員山,就是為了買兒童口罩。但手機上顯示這家藥局還有存量,一抵達藥局,迎來的卻是「兒童口罩已售完」的字樣。

四月九日起,兒童口罩購買數量增為十四天十片,且不限大人小孩,當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不論臉大臉小都可以買到合適的口罩。但新制上路後,家長反映買不到兒童口罩,且為了合適的尺寸疲於奔命。

根據健保署統計,開放成人購買兒童口罩以來,約百分之廿三點七的兒童口罩被成人買走,以卅至四十九歲族群較多。

為保障兒童優先使用兒童口罩的權利,指揮中心說,四月廿三日起恢復兒童口罩年齡購買限制,僅有十六歲(含)歲以下健保卡才能購買兒童口罩。另外,第五波網購將自四月十五日開始,此次將試辦網購四至八歲小童立體口罩。

陳時中說,小童立體口罩對摺長度八公分以下、寬度十二公分以下,這類口罩數量較少,難以平均配送至各地藥局,未來將不在藥局販售、全數須經由網路預購。

當民眾登入口罩Emask系統會自動辨認年齡,只有十六歲以下身分認證,才會出現成人或兒童口罩的選項,提醒民眾購買前務必確認尺寸符合家中孩童需求,其餘購買程序和成人口罩相同,建議家長可盡快幫孩子的健保卡綁定家長手機的健保快易通App,以方便幫孩童網購。

第五波預購時間為四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七日,取貨時間為四月廿三日至五月六日。至於其他尺寸的兒童口罩,僅能在藥局購買,四月廿三日起藥局將恢復兒童口罩年齡購買限制,須持十六歲以下健保卡才能購買兒童口罩。

陳時中表示,將進一步研議於口罩地圖標示兒童口罩尺寸,以利民眾查詢購買。

 
TOP
酒精鎖新制3月上路 6騎士安裝
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聯合報

三月起,我國強制曾因酒駕遭吊銷駕照的民眾,在接受酒駕防制教育或酒癮治療並重新考取駕照後,一年內須駕駛裝有酒精鎖的汽車或機車。車輛啟動前須吹車上的酒測器,還有相機記錄酒測者的影像,每月回廠檢修時,交通部公路總局會抽查是否有人代吹解鎖。目前已有六名機車的「受限駕駛人」完成安裝。

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前往加拿大商安克萊科技台灣分公司視察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酒精鎖)辦理情形。他說,希望透過監理面、醫療面及執法面達到酒駕零容忍。他也親自上車吹氣測試喝酒前、酒後的解鎖狀況。廠商表示,為免因食用含微量酒精食物無法解鎖,會給予五分鐘後複測的機會。

交通部表示,安裝酒精鎖費用由受限駕駛人負擔,受限駕駛人每月要回供應商的服務中心檢查設備及下載資料,且車駕籍資料都會有完整資訊註記,以利執法機關違規取締及公路監理管理。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TOP
曾是明星私中 柳營鳳和停招剩76生
記者潘乃欣、吳淑玲/連線報導聯合報

少子化衝擊,教育部昨證實又有一所私中停招。教育部為此擴大退場輔導範圍,近日預告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學校若被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名單,三年內未能改善,主管機關應要求停招,並在停招後一年停辦。

根據統計,已有十餘所私立高中職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停招或停辦。國教署昨還證實,台南私立鳳和中學本學年起也已停招高中部和國中部新生,目前只剩七十六名學生,下學年起只剩卅三名學生。教育部去年將該校列入主動介入輔導名單,已舉行四場專案輔導會議。

位在柳營的鳳和中學曾是明星私中,去年五月傳出財務問題,董事會決議一○八學年先停招軍警班和國中部新生,高中部後來也決定在同一學年停招新生。國教署說,該校現有高中部六十四人,包含高二卅三人、高三卅一人;國中部剩國三共十二人,其他已陸續轉出。教職員剩十五人,其中五人為專任老師。

鳳和中學校長王昌德說,多數學生要以繁星管道升學,但須在同一校讀完三年,校方已向國教署反映,擬以在校兩年成績排序後,將學生轉學或安置到其他學校就讀,但教育部表示無此前例。

王昌德說,董事會僅決議停招,還未決定退場和轉型,若最後的卅三名學生要留下來讀完高三,將協調鄰校老師支援上課。家長雖不捨也只能接受,只要求這批高二生受教和升大學權益不受影響。這學期末另有五名教師要退休或離職。

至於該校財務,國教署說,該校連續兩學年決算現金收支短絀,短期可用資金嚴重不足,恐影響校務營運。國教署已請該校董事會籌資彌補財務缺口,協助學校穩定財務,維持收支平衡。

教育部近日提出草案,將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規範範圍擴及高中,除適用範圍擴大,也規定專案輔導學校三年以內要改善。如超過三年未能免除專輔,主管機關應命其全面停招,並在停招後一年停辦。停辦後的兩個月,董事會應向主管機關申請法人解散,剩餘財產只能歸屬地方政府或退場基金。

國教署也建議退場學校一年一年慢慢停招,校方能按辦學需求,申請停招一年級新生。如要申請停辦,則由所屬學校的財團法人依私校法相關規定辦理。

 
TOP
政治新聞
時力續推「反紅媒」 保證不雙標
記者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時代力量立院黨團昨舉行記者會,針對「廣電三法」、「反滲透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提出修法草案。時力黨團總召邱顯智表示,此次推動重點在「反紅媒」,因為廣電媒體具有公共性質,對公民具有影響力,媒體負責人不能一邊接受敵國補助,一邊又在我國享有公共資源經營媒體,若修法通過,違者最高可處二千萬元罰鍰並撤銷執照。

時力黨團在上會期也曾提出「廣電三法」等修法草案。邱顯智說,修法不單單針對紅媒,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標準應藍綠一致,若綠營有類似情事,也同要要受社會檢驗。

曾任三立新聞主播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林楚茵表示,媒體經營者若同時兼任公職,的確會引發第四權監督不夠公正的質疑,這部分的標準支持不分藍綠,一起接受民眾檢驗。

時力針對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及有線廣播電視法等廣電三法提出修正草案。根據提案內容,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之國家、政府或團體一定金錢,或其他財產上利益資助或補助之自然人、法人及由其所控制之關係企業,不得直接、間接經營或控制有線廣播電視、衛星廣播電視與廣播電視經營之事業。同時配合行政罰則修訂,將罰鍰由原先的廿萬元至二百萬元,大幅上修到二百萬元至二千萬元,並限期改善,若未改善最嚴重可以撤照處分。

邱顯智表示,中共滲透台灣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滲透媒體的問題,雖然「反滲透法」強化了針對干涉民主制度運作的罰則、追溯滲透來源,但仍無法處理涉及交通、教育、文化、外交、經濟、國貿、農業、觀光、司法等全方位的滲透,呼籲朝野正視此議題,盡速完成修法,填補漏洞。

 
TOP
陳柏惟提公決案 更改護照國名 立院列討論案
記者陳熙文、蔡晉宇、林麗玉/台北聯合報

華航改名議題引發討論,立法院也出現「正名」相關提案。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等人提出公決案,指政府應立即發行更改護照封面,並修改個人資料頁國名為台灣TAIWAN的新版護照。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在程序委員會提議,將此案列入周五院會討論事項。

立法院昨召開程序委員會,陳柏惟及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林俊憲、林宜瑾等人提出公決案,指護照封面登載國名為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並加註TAIWAN,長期造成國人持護照旅行時困擾,容易與中國產生混淆,有正名必要;過去雖有台灣國護照貼紙遮蓋護照封面,未影響護照原狀,仍產生適法性疑慮。

公決案指出,政府應立即發行更改我國護照封面及個人資料頁國名為「台灣TAIWAN」的新版護照,供民眾選擇原版護照或新版護照。民進黨團也將此案列為院會討論事項。

此外,時代力量黨團也提出華航正名的公決案,要求交通部應規畫短中長期的華航正名計畫,民進黨團亦列為院會討論事項。時力並預告,將舉行「We are Taiwan」護照封面設計比賽,作為政府未來推動的參考。比賽將於卅日正式公告比賽辦法,也預定於五月廿日開始收件。

對於修改護照封面,民進黨團書記長鍾佳濱表示,如何不讓台灣在國際上被誤認為中國,是社會有強烈共識的事,相信這個提案可以討論;而護照封面設計是行政權可以處理的,立法院當然可以透過決議方式,對行政機關有一定指導效果。

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也表示,將華航改為以「台灣」為名,是多數國人的期盼,支持蘇貞昌展開「正名」第一步,但過往因牽涉航權、商標等複雜問題有失敗前例,顯示不只華航公司內部須先取得共識,後續航權、航線等都將重新協商,茲事體大,請民進黨政府拿出正名決心,提出實際可行方案,不能總是口號治國,拖過就算。

 
TOP
社會新聞
藝人祝釩剛 持有大麻電子煙被捕
記者賴佩璇、王聖藜、蔡翼謙、林怡聯合報

四十一歲藝人祝釩剛前天深夜駕車遇警臨檢,因車內飄出大麻味,被發現他涉持有大麻油電子煙,祝供稱電子煙是一次去夜店玩時,友人所給,不知煙油有大麻成分。警詢後依毒品罪嫌送辦,檢察官複訊後以五萬元交保。

台北市警保安大隊前天深夜在中山區建國北路、農安街口路檢,祝釩剛駕車經過,因形跡可疑遭盤查,警方要他搖下車窗,隨即聞到疑似大麻味;拿手電筒往車內照時,發現右前座放有疑裝大麻煙油的電子煙。

祝當下供稱,電子煙是年前在忠孝東路一家夜店飲酒時,友人給的,當時自己喝醉,不知道裡面有大麻成分。

祝被帶回警局採尿外,警方也以試劑初驗煙油呈陽性,疑有大麻成分,將進一步複驗,結果最快兩周後出爐。

昨早九時許,祝被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檢察官訊後命以五萬元交保,祝的胞兄趕抵辦保。

祝釩剛曾是國內前明星團體183 Club成員,二○○七年退團,同年涉嫌吸食大麻遭勒戒四十七天;據了解,他是知名自行車小開,擁有數億身家,條件不差,但因大麻事件,讓他事業一蹶不振。

二○一三年,他赴友人家中參加派對,因過度喧嘩遭鄰居報警,警到場時,祝涉嫌將桌上五○五三公克大麻菸草偷塞口袋被查獲,不過事後驗尿,祝並無毒品反應,最後獲緩起訴處分。

法務部官員說,祝上次涉同樣毒品時間至今逾五年,仍有機會獲觀察勒戒、戒癮治療處分,將由檢察官視案情決定。

 
TOP
錢買不到緩刑…鈕承澤性侵判4年
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片導演鈕承澤被控性侵劇組女助理案,鈕不認罪,法院審理時以「七位數」價碼和被害人和解,稱誤以為與被害人有情愫,求判緩刑,不過,台北地院審理後認定他無悔悟之心,昨天依強制性交罪判鈕有期徒刑四年,紐的律師表示會上訴。

判決指出,鈕承澤辯稱以為被害人對他有好感,但無論被害人友人、劇組人員、林姓、周姓主管都證稱,鈕與被害人並無男女情愫;當被害人以「緊閉雙唇」、「撇頭」、「閃躲」、「推阻」將排斥、不願意的心態展露時,鈕還是稱二人有情愫,辯詞顯不可採。

合議庭認定,鈕承澤與被害人沒有私交,被害人沒有主動要求前往鈕的住處,更未正面回應鈕的追求,鈕卻利用她不敢不顧主管顏面的機會強制性交,造成被害人陰影後,還以「酒醉斷片」、「案發當日情景是戀愛的開始」、「只有戀人間可能會有的行為」狡辯。

合議庭另認為,鈕藉導演身分散布「認知不同」、「我希望她很好,我很喜歡她,我會繼續保護她」的訊息,形塑與被害人有情愫,再藉由和解營造被害人沒有拒絕、她深夜留下是期待發生性關係,暗指被害人主動獻身,顯見他沒有悔悟之心。

上個月法院開辯論庭,鈕承澤主張沒有犯意,盼獲緩刑宣告,檢察官認為,被害人與鈕承澤有上下隸屬關係,不反抗是為了保住飯碗,鈕不認罪又將犯行歸責被害人,求刑三年四月,建議不宜緩刑。

檢察官指控,鈕承澤因執導電影「跑馬」認識被害人,二○一八年十一月廿三日請劇組人員帶被害人到家聚會,隔日凌晨,被害人被獨留鈕承澤家中,鈕藉機對被害人性侵,被害人前往醫院驗傷,向警方報案。

鈕承澤偵查階段想賠六十萬元給被害人遭拒,去年九月審判中,在二位女律師見證下給付「七位數」調解金,簽署調解書;據了解,和解代價是「二百多萬元」,不過,這筆錢未「轉」成訴訟利益,鈕的律師說,會依法上訴。

 
TOP
經濟新聞
紓困協商再破局 藍堅持「排富」發千億現金
記者林麗玉、劉宛琳、賴于榛、蔡晉聯合報

立法院朝野協商紓困條例追加預算修正草案,昨天再度破局。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發千億現金有「排富」,不滿遭綠民進黨立委扭曲為「人人有獎」;國民黨中央今將連線廿二縣市議會黨團,要求中央發現金紓困。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為國民黨團發現金無計算基礎;行政院也表示,「如果有額外的一千億元,應留做救命錢」。

對於朝野協商無共識,柯建銘表示,預計周四再召集協商,相信周五院會應該可以完成三讀。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也在立法院備詢前喊話表示,疫情在全世界已愈來愈嚴峻,希望可以追加預算,「更大地來紓困、振興」,拜託立法院早日通過,因為人民都很期待。

協商過程,國民黨團質疑,行政院追加預算一千五百億元無交代計算基礎,黨團主張排富發千億現金紓困。但民進黨團書記長鍾佳濱質疑,國民黨團主張採「家戶數」和「所得級距」為標準發放現金,不見得公平。

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則表示,行政院強調也有發現金,但政院與國民黨團版本最大不同是要去申請,各行業、發放額度也不一,核准與否更不知道;國民黨提出的排富發現金九百九十八億元,只要是家戶所得二百四十二萬元以下都領得到。

民進黨團也在協商時提出第十一條修正動議,除條例經費上限兩千一百億元,並可視疫情以不超原額度再編預算,送立院審議。國民黨團批評,該條文打開債務流量百分之十五的限制,分明是開後門、空白授權行政機關亂花錢,站在國會監督立場,不可能容許。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說,國民黨團的千億發現金提案,讓月收入十到廿萬的人能領取現金補助,無法想像這樣發錢的政策目的,也無法理解怎麼檢驗。

 
TOP
IMF大幅下修預測 估我今年經濟成長-4%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聯合報

國際貨幣基金(IMF)大幅下修全球經濟預測值至負百分之三,強調全球「大規模人流管制」將造成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其中台灣也難逃衝擊,今年經濟成長率也遭同步下修至負百分之四,表現在「亞洲四小龍」排名倒數第二,遠低於二○○八年到二○○九年金融風暴時期。

IMF認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或再升高,全球經濟萎縮的深度及復甦的速度都將比預期更糟,全球景氣無望出現V型翻轉。

對照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如經濟學人智庫(EIU)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研究機構IHS Markit皆預估今年全球經濟仍有微幅成長,IMF這次直接下修至負百分之三,預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將大於預期。

IMF最新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WOE)」季報預測,今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萎縮百分之三,與年初時預估的成長百分之三點三背道而馳。IMF這項基本預估是假設肺炎疫情將於今年第二季退燒,管制措施將逐漸放寬。

IMF目前雖預測二○二一年全球經濟將成長百分之五點八,但卻可能低於此一水準,這要看肺炎疫情持續多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以及對金融與商品市場造成多大壓力而定。

IMF預估,今年先進國家經濟將萎縮百分之六點一,新興經濟體與開發中國家則萎縮百分之一。美國GDP今年將萎縮百分之五點九,為一九四六年二戰結束以來最差紀錄;中國大陸僅成長百分之一點二,不如一月預估的成長百分之六,為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來最低。

IMF也預測台灣今年GDP將萎縮百分之四,遠不如去年十月預估的成長百分之一點九,在「亞洲四小龍」中,僅優於香港的萎縮百分之四點八,失業率也可能因為疫情衝擊上升到百分之四點四。另外南韓和新加坡則分別萎縮百分之一點二及三點五。

IMF表示,明年若是疫情趨緩,隨著全球經濟反彈,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則有望回升到百分之三點五。

IMF還提出兩種更悲觀的可能情況。第一,如果疫情延燒到第三季,今年GDP將再萎縮百分之三,二○二一年復甦將更緩慢;第二,二○二一年疫情再度升高,迫使各國擴大管制,則GDP將比上述的預估水準萎縮百分之五到八。

IMF首席經濟學者戈皮納特指出,「這次危機非比尋常;如同戰爭或政治危機,震撼的時間長短及密集程度都充滿不確定」。

IMF表示,如果經濟活動持續停擺,或解除管制後經濟活動回升力道不足,多國的財政擴張規模必須再加大,而財務吃緊的國家也需要外來援助。

 
TOP
兩岸新聞
交棒? 任正非辭上海華為董事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華為全資控股的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公告公司人事變更,華為總裁任正非退出公司董事,華為前總裁孫亞芳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田興普接任。但不到半年時間已接掌華為四家子公司的田興普,外界卻十分陌生。據悉,田興普曾任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

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這次人事變更還包括: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胡厚昆、徐文偉、郭平,也同於本月10日退出公司董事,並新增董慶陽、陳志東為董事。華為高層近期頻頻集體退出子公司,引發是否將啟動世代接班的揣測。

綜合中新社旗下新媒體「中新經緯」等媒體報導,去年11月22日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就公告工商變更,孫亞芳、任正非、徐文偉、郭平等人退出;田興普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去年12月30日,華為另一家全資控股子公司、杭州華為企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公告董監事變更,郭平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田興普接任;另,孟晚舟退出董事,新增董事龐雲光。

今年3月11日,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告,汪濤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田興普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56歲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76歲的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去年相繼宣布退休,和柳傳志同年的任正非去年4月也曾首度表態,「我想我應該是準備退居二線了」。

不過去年底任正非在接受拉丁美洲與西班牙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他本來是準備退休了,但因為美國不斷打壓華為讓他又產生了動力,「留下給華為公共關係部打工」。

原本十分低調的任正非,去年密集接受各國媒體專訪,積極為華為辯護與發聲。

對於華為接班人問題,任正非早前表示,華為公司管理章程對此已有明確規定,接班人計畫必須以有序方式推進,他不會指定接班人,但也不用擔心華為沒有接班人。「事實上,我們有太多的接班人」。

對於仍受困加拿大的任正非之女孟晚舟,任正非曾明白表示,「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為她沒有技術背景。」由此也能看出,任正非十分看重接班人的技術背景。

然而從去年底以來,不到半年就先後接管華為四家子公司的田興普,連大陸媒體對其所知都十分有限,甚至稱他為「神秘人」。

外界僅知,田興普曾是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該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也是個神秘單位,據悉主要負責ICT類數據通信產品開發。

目前大陸網路只能搜索到田興普曾於2017年6月2日,出席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與華為共同主辦的一場技術交流研討會,而且網路上甚至連田興普的相片都沒有,因此外界也不知其廬山真面目。

 
TOP
中共前財長:大陸最重要工作是「保就業」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近日表示,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而且不會是V型反彈,有可能是U型,不能排除出現蕭條。目前大陸最重要的工作是盡可能「保就業」。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樓繼偉日前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舉辦的一場視訊會議上提到,對比一九三○年代,現時生產並未嚴重過剩,財政及貨幣政策的方向是擴張的。但面對兩大不確定性,一是疫情持續的時間,要等疫苗出現後才能真正控制住,目前保持社交距離的社會管理方式,對經濟衝擊很大。另一方面,反全球化傾向下,不少國家基於安全考慮將產業鏈回歸本土,但這樣的互相封鎖和貿易戰,對各國無益。

他呼籲,各國應盡快落實擴張財政政策,而大陸當局已表明要適度增加赤字,他認為首要解決財政收入不足,首兩季財政收入壓力很大,不補收入,難以解決預算支出。其次是補貼,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例如外貿及一般服務業等,目的盡可能「保就業」。

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林毅夫接受上觀新聞訪問時說,全球疫情蔓延,美國和西方已開發國家出現經濟衰退已是必然,甚至可能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經濟危機,大陸必須仰賴國內市場和需求,拉動經濟穩增長。

林毅夫評估今年大陸經濟形勢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有較長時間經濟停擺,如果第二季度能企穩回升,全年增長將主要依靠第三和第四季度由投資拉動的反彈。如果下半年增速能達百分之十,那麼全年的增長率將在百分之三至四之間。

林毅夫認為,儘管疫情影響經濟,但只要應對得當,利用大陸這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政策空間,採取積極的貨幣政策穩定金融體系,增加信貸資金幫助實體企業度難關,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新基建,並對受疫情影響的農村和貧困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資助,以擴大內需,在危機中保持穩定、增長和就業。只要做到這些,大陸的增長質量會提高,同時也能助力其他國家走出衰退或蕭條。

 
TOP
國際新聞
北韓又試射 疑短程巡弋飛彈
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聯合報

北韓十四日上午試射多枚飛行物,南韓軍方指出疑似短程巡弋飛彈。南韓軍方及專家推測,試射可能是配合十五日北韓已故領導人金日成冥誕「太陽節」軍事訓練,但十五日也是南韓國會選舉投票日,北韓可能藉此「低強度武力示威」。

韓聯社引述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指出,北韓十四日早上在江原道文川一帶,向東岸外海發射疑似短程巡弋飛彈的飛行體,發射活動持續超過四十分鐘,發射體飛行距離約一百五十公里。

南韓十四日也掌握到北韓的蘇愷系列戰機在江原道元山地區試射空對地火箭炮,戰機型號推測為Su-25。南韓軍方人士表示,這次行動比較像是針對在三月底結束的冬季訓練不足之處加強。

一些專家認為,北韓可能藉這次試射加強打擊南韓的能力。南韓近年來引進美製F-35匿蹤戰機等先進傳統武器。另一些專家則指出,北韓遭受美國主導的經濟制裁,並面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可能藉這次試射加強國內團結。

南韓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高明賢說,北韓可能想藉此維持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以取得未來與美國核談判的籌碼。他說:「北韓想製造並維持緊張,卻不希望讓情勢緊張過度。」

北韓近來試射的武器多是彈道飛彈或有彈道的砲彈。北韓上次試射巡弋飛彈是在二○一七年六月,當時北韓宣稱,試射的新型巡弋飛彈能「任意」打擊美國與南韓軍艦。

美聯社報導,巡弋飛彈飛行高度比彈道飛彈低,速度也較慢,所以容易被攔截,但打擊目標更精準。聯合國安理會禁止北韓發射彈道飛彈,卻未禁止發射巡弋飛彈。

據北韓官方報紙勞動新聞先前報導,北韓三月廿九日試射「超大型火箭」,這次時隔十六天又發射飛行物。南韓軍方指出,北韓過去曾在四月十五日前後進行飛彈試射等軍事活動。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