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別急著往外衝!家有嬰幼兒防災準備須知 嬰兒與母親 文/邱明瑜 從 9 月 17 日起花東地區發生規模 6.4 級地震後,造成花東地區多處公路及大橋毀損,接連兩天全台更是大小餘震不斷,9月18日下午又再度發生規模 6.8 強震,9 月 19 日早上 10 點多也有規模 5.9 地震發生,全台皆明顯感受地牛威力,提醒民眾對於防災準備不可掉以輕心! 地震逃生三口訣 不過地震往往無法預料,一旦發生時往往需要即時應變,才能將災情降到最低,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指引,地震發生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取三口訣「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 有嬰幼兒家庭的注意事項 如果家中有嬰幼兒時,爸媽一隻手抱住寶寶,另一隻手要握住桌腳,當桌子隨著地震移動時,桌子底下的人也要隨著桌子移動。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如果是躲在牆角或柱子旁邊等地方避難時,要小心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提醒民眾如果在室內碰到地震搖晃時,應優先保護自己,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消防署強調,睡覺時如果遇到地震,請繼續留在床上,以枕頭保護頭部、頸部,直到地震停止。 *地震搖晃時,應優先保護自己,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 *如果就近有掩蔽物,請直接躲進去。例如桌下等。附近有牆壁也可以朝牆角 *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但請注意牆壁上頭是否剛好有潛在危險掉落物。 *如果是躲在牆角或柱子旁等地方進行避難時,同樣要小心附近的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地震時最重要就是保護頭頸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 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以避免受傷。 *除非你的所在位置上方剛好有潛在掉落物、或物品已經開始掉落了,不然趴下後請不要再移動。 *如果頭頂上方真的不安全,才能嘗試在地震當下爬行。爬離高風險區域後馬上就地停下、掩蔽,直至地震停止。 *別往上看,以免被掉落的電燈、電扇或天花板等物品砸傷。因為日光燈可能會破掉,這個時候如果往上看,很容易被破片刺傷。 每個人都要有一個緊急避難包 當地震發生後,建築物嚴重受損,就需要立即緊急撤離建築物,這時候緊急避難包就可以派上用場,立即取用前往避難場所,及時遠離災害。因此,居家內要隨時準備好緊急避難包,原則上就是找一個質輕、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再準備從住家出發到避難場所及避難初期可能會需要的物品,像是緊急糧食飲水、禦寒保暖衣物、醫療及清潔用品等。 嬰幼兒版「緊急避難包」 家中如果有嬰幼兒時可替他們準備專用「緊急避難包」跟大人的避難包放在一起,物品包括防震帽(用較厚布料縫製),或是較厚帽子也可,情急時也能就地取材,以棉被、毯子等當做保護頭部。尿布、奶粉奶瓶、濕紙巾、玩具、備用衣物等必需物品。為了避免寶寶到陌生環境生活會不習慣,必須帶一些安撫餅乾、毛巾、奶嘴等安撫用品。緊急避難包必須一人一個,建議為雙肩帶型,地震時就可揹背包同時抱寶寶,孩子若較大可自己走時,也可自己獨力揹一個背包。 準備緊急避難包時也可與家人共同討論,考量每個人的不同需求,每個人都應該要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備妥之後,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以提醒記得每三個月至半年檢查一次緊急避難包,除確保物品無損壞、遺漏或已屆使用期限需替換之情形。 緊急避難包建議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以下所列項目提供參考: 1. 緊急糧食飲水 可準備飲用水、餅乾、巧克力、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簡單的糧食;有嬰兒的家庭應另外準備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2. 醫療及清潔品 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溫度計、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及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等。 3. 禦寒保暖衣物 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帶尿布,嬰兒揹帶最好也放在出門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一併帶出。 4. 貴重物品 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為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 5. 其他 其他可預先準備如哨子、防災地圖(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等,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採計,一併放入緊急避難包中。 致災性地震帶來的破壞力相當巨大,養成平時把避難包放在房間或是客廳隨手可取得的地方,外出避難時記得穿上鞋子,萬一地震戶外燈具或玻璃破裂,避免腳被割傷,保護自身也保護家人…… 完整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