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記者的眼、人類學者的心、地理學家的魂,認識我們從未真正理解的東南亞過去的南向,是投資者尋找商機、謀求生存活路的經濟戰略。新世代的南向,是以更寬廣的角度,誠心探索、建立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內容簡介:本書六位身分、研究背景各異的作者,他們或許非「南向」的先行者,卻是抱持著想要真正認識某個邊陲部落,或是挖掘社會議題、關心人權與環境的態度,身體力行在東南亞蹲點做採訪或田野調查。中國因素:中國的投資計畫,為馬來西亞帶來哪些政治、經濟的影響?填海造陸:新加坡擴張國土的野心,造成哪些跨國界的環境威脅?世界遺產:從馬來西亞喬治市的燕窩產業,反思文化遺產的意義與價值?別具意義的是,每一則報導皆以臺灣能找到對比情境的「關鍵字」為切入視角,讓我們不僅理解東南亞相關的案例故事與現象,也有機會為臺灣帶來許多經驗參照與反思。
作者介紹:林佳禾 (策畫主編) ,唸過新聞傳播、都市規劃與科技社會研究的雜食者,從學生時代起前往東南亞調查、採訪至今已有十多年經驗,主要關注城鄉空間、人口流動與近現代發展經驗。曾任職紙本雜誌、網路媒體和出版社。走讀東南亞是一輩子都會做的事。
搶先試閱:〈東協是怎麼樣煉成的?〉
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簡稱為東協或東盟
英文縮寫為ASEAN
創建於一九六七年八月八日
現今東南亞的十一個國家(包括二○○二年正式獨立的東帝汶),在近現代歷史上只有泰國沒有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經驗,其他國家都在一九四五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先後走向獨立建國的道路。
二戰對東南亞的政治發展有關鍵的影響力,因為整個地區在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間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演進,都曾經成為日本帝國的控制範圍,當時日軍擊退了各地原本的殖民政權,與爭取獨立的民族運動力量甚至可以形成合作關係,直到日本戰敗離開,仍然對各國政治勢力如何與預備重返的西方殖民者對抗留下了餘波。
因此,一九四五年以後東南亞還持續了好一陣子的動盪,部分局勢的變化也形成了一九六七年東協之所以成立的重要原因。接下來,我們用一系列的圖文來解說這一段歷史。
一九四五年—一九六七年 動盪的東南亞
從二次大戰結束到東協成立的二十年間,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東南亞國家多半都還處在爭取獨立或內外動盪的狀態。其中,馬來群島諸國加上沒有被殖民過的泰國,到了一九六○年代中期後情況相對穩定。
二戰前原本就是獨立王國的泰國,一直維持君主立憲的政體,一九四九年將國名從「暹羅」(Siam)改成了「泰」(Thai)。
二戰前已有名義上自治權的菲律賓,戰後一年則在美國同意下建立了第三共和,正式獨立。
族群組成複雜的群島國家印尼,終戰後兩天就率先宣布獨立,但後來和意圖重返的荷蘭持續數年的軍事衝突,直到一九四九年底才大局抵定。
在泰國、菲律賓與印尼之間的土地則是原本英國的勢力範圍,地理上包括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印尼稱加里曼丹)北部,政治上則有多種不同的行政地位。
二戰結束後,這些原本並不完全互相隸屬的土地,開始為了該怎麼形成新的國家而陷入紛爭,其中除了內部問題,也包括英國殖民者希望繼續維持控制力的政治算計,還有剛獨立的鄰國對這個地區的主權立場與利益衝突,情勢因此複雜而微妙。
這些紛爭在進入一九六○年代以後加速白熱化,最終在馬來西亞這個新國家的誕生過程中,留下了一些區域武裝衝突、外交合縱連橫的歷史,也間接造成了新加坡以及後來的汶萊,各自形成了一個國家。
一九六七年東協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這幾個國家達成穩定區域局勢的和解共識所形成的成果。
直到今天, 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創始成員國,再加上以及一九八四年獨立後隨即加入的汶萊,仍然經常性地被歸類為「東協老成員」。
東協誕生的最後一哩路
一九六五年九月,印尼發生九三○事件,軍人蘇哈托在亂局中掌權,主張與馬來西亞對抗的蘇卡諾被迫淡出政治舞台。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菲律賓新總統馬可仕上台,逐漸擱置爭取沙巴主權的爭議。
一九六六年八月,印、馬對抗正式結束,兩國和談時開始討論成立新的區域組織。
從馬來西亞成立到新加坡被迫獨立,短短兩年之間,區域內仍然因為印、馬對抗而呈現緊張詭譎的局勢。新生的小國如新加坡,當時還沒有如今這麼堅強的經濟實力,獨立之初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無法進行貿易,在經濟上被孤立而使得國家立即陷入困境。
沒想到,情況很快就急轉直下。
一九六五年九月三十日印尼爆發九三○事件,軍方疑似在西方國家的授意下發動政變,動亂中由蘇哈托(Suharto)接管了政局,隨即以「反共」為名對印尼共產黨(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PKI)與泛左翼人士進行大清洗。政治立場相對親共、親社會主義的蘇卡諾被退退出政治舞台。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菲律賓舉行總統選舉,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以「新社會運動」為號召,擊敗尋求連任的馬嘉柏嘉上台,就職後他對沙巴主權爭議的立場相對寬鬆,馬、菲之間的關係也相對緩和。
一九六六年八月,印、馬完成和談,宣布對抗正式結束。在中南半島上越南戰事愈演愈烈之際,南邊的群島各國開始重新思考建立區域組織的必要性。
東協的誕生 亞細安宣言ASEAN Declaration
經過近一年的磋商,一九六七年八月八日,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的外交部長與馬來西亞副首相齊聚於泰國首都曼谷。他們代表五國政府簽署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
經過將近一年的磋商,一九六七年八月八日,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的外交部長與馬來西亞的副首相在泰國首都曼谷代表五國政府簽署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成立。
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二○一七年出版的《東協奇蹟》(The ASEAN Miracle,台譯:解讀東協)一書中打趣地描述:簽署宣言的五位代表,泰國的塔納.科曼(Thanat Khoman)是佛教徒、菲律賓的納西索.羅慕斯(Narciso Ramos)是基督徒、印尼的亞當.馬立克(Adam Malik)和馬來西亞的敦拉薩(Tun Abdul Razak)是穆斯林、新加坡的拉惹勒南(S. Rajaratham)則是印度教徒,這充滿表現了東南亞社會文化之複雜,以及促成區域合作之難得。
東協成員國演進圖
從一九六七年創始五國的規模,經過了近兩個十年,一九八四年終於獲得獨立的汶萊成為東協的第六個成員國。這六個國家在美蘇冷戰的對峙中選擇了「勝利」的一方,因此比較早接受資本主義的洗禮與世界經濟的連動影響,雖然實際發展的表現不一,腳步走得仍然算是比較快一些。
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下後,冷戰步入尾聲,直到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正式宣告終結。世界的格局起了不小的變化,全球化成為新王道,而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四國也在接下來十年之間,一個一個成為東協的新成員。
千禧年以後,如今人們所熟知的東協十國才正式浮現,而且迅速在世界經濟的板塊變動下成為世人關注的新興經濟體。快速積累的人才與資本流動,讓一切事物發展的腳步都突然間變得快了許多。
剛過五十歲生日的東協,中年以後的人生,的確跟前半生在國際政治的僵局中緩慢長成的經歷不可同日而語。然後,若稍微深入探察東協各國當前的狀態,絕對不難看出,過去的歷史仍如鬼魅,影響其實從未消散、遠離。
▶▶ 閱讀更多 林佳禾, 胡慕情, 郭育安, 游婉琪, 萬宗綸, 賴奕諭 《走入亞細安:臺灣青年在東南亞國家的第一手觀察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