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川普擬擴大G7 日本拒絕讓南韓進門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周刊電子報】讓你擁有最專業的股市投資指南、企業內幕追蹤、理財致富手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29 第470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種族問題燒到前總統 普林斯頓大學學院刪掉「威爾遜」
川普擬擴大G7 日本拒絕讓南韓進門
亞洲食品業 擬擴大在地生產
國際要聞 採礦作業停擺 工業金屬價格勁揚
美民眾現金滿手 儲蓄率攀升
二大因素 改變美國人消費行為
南韓基金贖回 掀風潮
就怕空手道 亞股散戶暴增
美股走勢 緊盯四關鍵
美12州 暫緩重啟經濟
東南亞雲端廚房 愈來愈火
一場疫情…顛覆餐飲版圖
寧付墨國工人更高薪酬...日車廠不願遷移美國

焦點新聞
種族問題燒到前總統 普林斯頓大學學院刪掉「威爾遜」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各地近來的抗議警察暴力、爭取族裔平權示威開始影響高等學府。著名長春藤盟校普林斯頓大學廿七日宣布,校董會決定將前總統威爾遜名字從該校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全名中刪除,因為當年威爾遜支持並實施種族隔離政策。

這項決定推翻四年前類似決議。威爾遜一九一一年至一三年曾任新澤西州州長,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一年擔任美國總統。他主要政治遺產包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美國,並領銜創建聯合國前身國際聯盟,還建立聯邦儲備理事會。不過,威爾遜支持種族隔離,將此政策強加至多個聯邦機構。 他於一九○二年至一○年擔任普大校長期間,禁收黑人學生,還讚許主張白人至上的三K黨。

自一九四八年起,普林斯頓大學的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以他為名,命名為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

普大校長艾斯格魯柏廿七日在致全校的信中指出,董事會認為,「威爾遜的種族主義觀點和政策,不適合普大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該院今後更名為「普林斯頓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

艾斯格魯伯說,普大董事會二○一六年曾決議,大學應「更具包容性,對歷史更誠實」,但決定保留威爾遜之名;不過,鑑於近來明州黑人男子佛洛伊德被白人警察以膝壓頸死亡等事件後,普大決定重新審視稍早決議。

艾斯格魯伯說,某些人認為,威爾遜擔任普大校長時「重塑該校為一流研究型大學」有功,並曾因創建國聯獲得諾貝爾獎,刪除其名似嫌「苛刻」,但「普林斯頓是美國的一部分,而美國卻常常無視、忽視或原諒種族主義,以致歧視黑人制度得以持續存在。」

普大校董會說:「該校學者、學生和校友須堅定致力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禍害」,威爾遜之名不適合該校,因此校方決定跨出「非比尋常的一步」。

新澤西州孟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本月稍早已決定,校內一座以威爾遜命名的著名歷史建築將更名。

   
川普擬擴大G7 日本拒絕讓南韓進門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五月表明希望七大工業國集團(G7)最快今年九月召開峰會,邀請南韓、俄羅斯、印度、澳洲、巴西等國參加,有意將G7擴大為G12。日本共同社廿八日報導,日本政府已向美國表達反對南韓加入。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廿八日接受NHK訪問時說,「維持G7架構極其重要,我認為這應該是全體的共識」,間接證實日本反對G7擴大納入南韓。

川普五月批評G7架構「已經過時」,表明希望今年邀請南韓等四國參加在美國召開的G7峰會,並稱會中將討論中國議題。他隨後表示還有意追加巴西,將G7擴大為「G11或G12」。

韓、印、澳和巴西都表示願意與會,只有俄國不願表態,因為英國、加拿大等G7成員已表示反對。俄國原本是G8一員,因二○一四年兼併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而遭G7決議停權。

南韓總統文在寅本月一日告訴川普,他很樂意受邀參加,也樂見G7會議擴大舉行並涵蓋其他國家。

共同社說,日本對此表示擔憂,認為南韓的對大陸和對北韓的外交政策,與G7並不一致,要求維持現有架構。美方回應說,「川普將做出最終判斷」。

G7成員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和日本,日本是唯一亞洲國家。若要擴大架構納入新成員,需要原本成員國一致同意。日本出手阻撓,勢必引發南韓不滿,可能讓日韓關係雪上加霜。

日本雖然私下封殺南韓,但沒有對外宣布此事。共同社引述外交消息人士說,由於英國和加拿大反對俄羅斯重返,「日本無需自己出頭」阻止G7擴大。

另一方面,主席國有權邀請G7以外國家參加峰會。日本政府認為,如果只是邀南韓與會,就沒有問題。

   
亞洲食品業 擬擴大在地生產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新冠疫情對全球食品消費造成大混亂,亞洲地區的食品業者開始重新省思其供應鏈,擬重組供應鏈,策略包括擴大在地化生產、縮小工廠規模,以及分散產線,以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因疫情而實施封鎖造成全球運輸中斷,使食品業者對生產原物料取得和產品運送感到擔憂,尤其是現在第二波疫情又逐漸逼近。

泰國食品巨擘卜蜂食品(CPF),除在最大生產基地泰國外,還在其他1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食品加工廠。儘管該公司已大致避開了疫情的傷害,但仍認為泰國國內的工廠可能太過龐大。

執行長帕拉席(Prasit Boondoungprasert)說:「我們將成立更多小型工廠,將工廠分散到各個不同地區。」他表示,卜蜂現在的策略就是增設小型工廠,若此策略有效,未來也可能在海外分公司採取同樣策略。

美國吉比花生醬製造商荷美爾食品(Hormel)也正在重新檢討供應鏈,為可能的第二波疫情做準備。該公司在日本、大陸、菲律賓、新加坡和南韓等地生產罐裝肉品和耐儲存食品。

荷美爾食品公司亞太地區營運主管格里斯巴赫表示,該公司兩座亞洲工廠和美國工廠已難滿足需求。因為疫情關係,該公司希望亞洲區的生產能更在地化,同時也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他說:「我們了解到,至少在短期到中期,我們不能仰賴大陸市場的出口。做到生產地區分散,為我們身為可信賴供應商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應變,儘管在地化也有風險。」

拜低生產成本之賜,中國大陸的供應商在許多亞洲食品公司都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顧問業者EY Japan Tax公司董事長角田伸廣表示,雖然中國大陸從疫情中恢復的速度比他國快,但「許多亞洲企業正尋求將生產從大陸分散到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國際要聞
採礦作業停擺 工業金屬價格勁揚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工業金屬價格在近幾周大幅回升,白銀已收復今年來失土,銅價今年來跌幅也大幅收斂,原因是採礦作業停擺,導致全球產量下滑。

財經媒體MarketWatch報導,白銀期貨價格在3月18日跌至每英兩11.772美元,為11年來最低紀錄,今年來跌幅達34%,但6月26日收在每英兩18.035美元,今年來已漲0.6%。

銅期貨價格在3月23日跌至每磅2.101美元,為2016年10月以來最低,較2019年底驟跌33%,但9月銅期貨價格在6月26日已回升至每磅2.679美元,今年來跌幅收斂至4.2%。

ETF發行商Global X研究分析師瑞迪說,採礦作業停擺讓全球礦產量下降,支撐了這兩種大宗商品價格,而價格勁揚則「顯示市場認為經濟數據惡化是短暫的」。

瑞迪說,「迅速恢復礦產,比恢復需求還更困難」,且在貢獻全球40%銅產出的智利和秘魯確診病例快速增加之際,可能會導致第二波的礦場關閉措施。

RJO Futures資深資產經理人John Caruso說,在看到市場崩跌後,「全球央行自然會對此回應,大量的全球刺激方案與流動性注入市場,特別是提振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價格」。金價因而一路走高,白銀也因此受惠,因為白銀不僅是工業金屬、也是貴金屬。

   
美民眾現金滿手 儲蓄率攀升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政府與聯準會(Fed)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所採取的擴張性措施,已使美國民眾握有龐大的現金餘額;Fed數據顯示,3-5月間流動性最高的M1貨幣供給量比之前激增26%,增幅創歷史新高,也為美國經濟孕育了強勁復甦的潛力。

美國政府這次因應經濟衰退的做法,與全球金融海嘯時截然不同,不再只對金融業紓困,而是直接「發錢」給民眾,尤其是額外失業給付,每人每周600美元,以彌補失業者的所得損失。

不過,問題在於當美國經濟活動全面開封後,民眾是否一定會把這些現金花掉。賓州大學教授席格爾持肯定看法,預料未來幾個月消費支出將激增,並帶動2021年經濟成長及通膨升高。

與席格爾抱持相同看法者,大都是重視貨幣數量的貨幣學派學者;他們預期明年美國將出現支出熱潮,且會出現20多年來首見的通膨壓力。但更多經濟學者擔心可能適得其反,因為許多民眾被失業率急升嚇到,因此即使在疫情退潮之後,民眾仍偏向窖藏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反而封殺復甦之路。

彭博資訊經濟者指出,最令人擔憂的是消費者不會重新打開荷包;如果儲蓄率仍居高不下,將會傷害經濟成長。美國4月個人儲蓄率飆高到32.2%,創歷史新高;5月雖降到23.2%,但仍屬超高水準。

其他學者指出,政府目前對失業勞工的補助措施即將於7月底結束,屆時這項福利至少將部分縮水,民眾可能又會開始增加儲蓄。

至於通膨,他們認為即使通膨升高,也只是暫時現象,因為通膨升高需要一些結構性的改變,而目前並不具備這項條件。再者,如果疫情頻頻出現間歇性地升高,也可能改變消費者長期的行為模式;即使疫情結束,美國家庭的消費信心仍將偏低,從而增加預防性的儲蓄,拖累經濟復甦步伐。

   
二大因素 改變美國人消費行為
編譯王巧文、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措施及反種族歧視浪潮已經改變了美國人的消費方式,愈來愈多的美國人開始重新評估生活的優先價值,並反思自己將為了什麼而掏錢。

彭博資訊報導,根據洛杉磯社會責任營銷機構Good.Must.Grow的最新民調顯示,5月「自覺消費者支出指數」較去年11月的調查攀升15%,為2017年走低以來,突然回升;該指數追蹤消費者對社會責任品牌的預期購買活動。

這項民調訪問了1,000多名美國人,當詢問受訪者什麼標準會影響他們疫情後的消費活動時,近70%受訪者提及企業對社會和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自覺消費者支出指數顯示,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將更致力於照顧自己的健康。這個趨勢,加上消費者對具有社會意識的企業的興趣升高,會為這些企業吸引更多新消費者。

市調機構Morning Consult本月針對1,000名美國年輕人的民調也顯示,將近三分之二的13至23歲受訪者,會根據企業如何回應社會議題,諸如「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來決定未來是否購買他們的產品。

儘管追蹤消費行為改變的客觀數據目前才剛開始出現,但消費模式的改變,確實已開始影響占美國經濟70%的消費者支出。

初步研究顯示,反種族歧視運動已對消費者產生明顯衝擊。

   
南韓基金贖回 掀風潮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28日公布的金融業數據顯示,投資人大舉撤離基金市場,這與越來越多散戶直接進場投資的舉動,形成鮮明對比。

韓聯社報導,南韓金融資訊機構FnGuide的數據,截至25日資產價值約86.5兆韓元(約合718億美元)的1,863檔投資基金,自1月2日以來已減少12.97兆韓元,降幅達13.04%。

投資資金業者自3月來已流失15.2兆韓元,這些基金包括股票型、債券型和混合型基金。金融專家表示,一連串基金錯賣的慘敗和流動性危機嚇壞了投資人。去年年底,「與衍生性金融產品連動基金的慘敗」對金融業造成最沉重打擊,刺激散戶投資人從投資基金中撤資。

相反地,散戶開始湧進股市,期盼在政府一系列刺激方案和市場穩定措施的支持下,股市將迎來反彈。

今年截至6月26日為止,南韓散戶已淨買入約39.1兆韓元的本地股票。

   
就怕空手道 亞股散戶暴增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當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導致股市重挫時,亞洲股市散戶在「良機莫失」的氛圍下,生怕錯過這班逢低買進列車。不僅散戶投資人爭先進場,還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新手開戶;連許多總體經濟基本面非常糟糕的國家,股市都強勁回升,也使專業投資人反而退場觀望 。

富達國際投資總監楊恩表示,「如果人人都買進相同股票,則一旦發生狀況,這些股票將承受重大賣壓。我認為目前市場似乎過度掉以輕心」。

東京股市東證創業板綜合指數有許多新創科技股掛牌,而投資人只要「逢跌即買(BTD)」小型股就都能賺錢。從4月初以來,320支新創股只有七支下跌;有希望研發出疫苗的Agnes公司股價大漲235%,生產疫毒篩檢設備的精密系統科學公司更飆漲逾480%。

日本在2-4月間,網路新開戶超過82萬戶,比去年同期增加逾倍。「緊急事態」期間,散戶交易量激增,經濟開封後交易量仍居高不下。據日本Monex集團調查指出,只有17%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股市大跌時拋出風險資產,37%表示趁機增加股票部位。

短線交易商指出,每當電視報導某一支肺炎疫情相關個股上漲,投資人只要第二天買進,立馬就能賺錢。

新加坡股市也在散戶支持下走出「熊市」。分析師指出,散戶蹲在家裡沒事幹,乾脆買股票,一些人甚至借錢來加碼。360F理財顧問公司指出,「禁足令」使投資人行為也變得數位化,許多民眾都開了第一個股票戶頭,更生怕錯過低點而奮勇搶進。

菲律賓AAA東南證券公司指出,3月起網路新開戶數比平常多出2-3倍;印度3月以來也有180萬個新開戶,南韓民眾更借錢買股。

中國的買氣已經減弱。3-4月新開戶數一度激增,但5月開戶數已趨平淡,原因之一是中國股市原本就是散戶的天下。

   
美股走勢 緊盯四關鍵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率加速攀升之際,美股投資人的樂觀情緒正逐漸退卻,分析師認為,除了疫情,近期另外有就業報告、刺激措施等四個因素,可能引發美股震盪。

就業報告:美國勞工部將於7月2日公布6月就業報告,分析師預期6月新增就業300萬人,失業率則再度下滑,由13.3%降至12%。然而,若就業報告不如預期,對美股打壓的程度可能和5月就業報告意外優於預期時拉抬的程度相當。

刺激方案停滯:美國國會已開始討論,政府是否進一步推出刺激支出,協助小型企業和個人;分析師預測,新一輪紓困措施可能在7月底實施,財長米努勤也透露,總統川普對提供新一輪刺激援助持開放態度。然而,市場擔心兩黨共識不足,若新措施推出速度不夠快,經濟和金融市場也將停滯。

拜登民調領先:數家媒體民調顯示,拜登在總統大選的支持度約以50%領先川普的38%。拜登曾表示,將把企業稅調漲至28%,高盛集團預測,一旦如此將使標普500成分股企業的每股盈餘由170美元降至150美元。

月底、季末投資組合調整:市場預測,投資人在月底和季末時會設法維持股市及固定收益的投資組合配置,導致股市、債市數以十億計美元的資金轉移;第2季的股市大幅上揚,可能引發可觀的投資組合再平衡。

   
美12州 暫緩重啟經濟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新冠肺炎染疫人數突破1,000萬人,美國在華盛頓州宣布暫停解封後,全美至少已有12州暫緩經濟重啟計畫,美國副總統潘斯也因此延後下周造勢活動,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能全面恢復正常水準。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全球感染病例在28日突破1,000萬人,為疫情重大里程碑,總死亡數逼近50萬人;美國26日新增4.5萬例,總人數達249萬,總病故數達12.5萬人。

華盛頓州28日決定暫停分階段重啟經濟活動,主因病例激增和疫情擴散疑慮;州長因斯利表示,該州八個區已停止進入重新開放的第四階段;他指出:「第四階段代表恢復正常活動,但現在不能那麼做;局勢正持續變化,我們會依據數據做出決策。」

美國副總統潘斯原定本周前往亞利桑那州和佛羅里達州舉行總統川普連任造勢活動,但這兩州的新冠疫情病例數竄升,競選團隊為了謹慎起見,將活動延期。

潘斯上周曾前往奧克拉荷馬州和亞利桑那州舉行選舉宣傳活動,他宣稱,美國人民的政治權利不會被潛在健康威脅取代。

潘斯是白宮新冠疫情工作小組負責人,官員指出,他仍將前往德州與州長及衛生官員會面。

Market 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與策略師布洛德(Christophe Barraud)表示,美國經濟可能要到2022年才會完全回歸正常;在疫苗出現、民眾感到放心前,生活難以回歸常態。

布洛德是曾八度在彭博新聞年度評選美國經濟預測者排名第一,也曾在MarketWatch的預測排行榜名列第三;他表示,美國經濟最理想的情況是2021年時回到疫情前的水準,但也可能到2022年下半年才恢復;其他先進國家如義大利,全面回歸正常所需時間可能更久。

   
東南亞雲端廚房 愈來愈火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Grab和Gojek等叫車服務業者為擴大營收而進軍外送事業的努力,因新冠疫情獲得回報。疫情遏制叫車服務的業務,卻提振餐飲外送需求,也讓專門製作外送餐飲的「雲端廚房」在東南亞日益興盛。

據Google、貝恩顧問和淡馬錫公司的研究報告,東南亞線上餐飲外送市場2015年至2019年成長13倍,達到52億美元,預期2025年時可達200億美元,追平線上運輸市場。此外,疫情可能讓成長的步調加快。

Grab相對較早進入餐飲外送市場,目前已在東南亞成立逾50家雲端廚房;該公司積極在印尼擴張,過去一年來已在印尼設立逾40家雲端廚房;總部位於印尼的Gojek,則已成立27家,預期將出現激烈競爭。

Gojek的泰國分公司計劃把餐車改裝,類似雲端廚房,合作的餐車可在指定地點會合製作餐飲,透過Get(Gojek在泰國的品牌)服務外送。該計畫已與40家餐車簽約,未來三個月試營運期間可望增加至100家。

以通訊軟體著名的LINE,也透過Line Man平台在泰國搶攻外送市場,希望打破Grab和Gojek兩家主宰的局面。目前,LINE已在泰國設立一家雲端廚房,並與13家餐廳合作。

雲端廚房降低了進入餐飲業的門檻,也對傳統餐廳構成威脅;菲律賓過去三個月來禁止在餐廳用餐,嚴重衝擊傳統業者。該國最大連鎖餐廳業者快樂蜂餐飲集團(Jollibee Foods)雖然提供外送服務,卻因疫情應接不暇。

為了應對這種狀況,快樂蜂已在5月表示將投資70億披索(1.39億美元),成立雲端廚房。

   
一場疫情…顛覆餐飲版圖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對線上食品運送的需求日益殷切 、對國際美食的需求與日俱增,加上世界各地採用先進的訂購系統,帶動了專門製作外送餐飲的全球雲端廚房市場的商機,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去年全球雲端廚房市場規模為431億美元,估計在2027前將擴大至714億美元,在2021年至2027年的複合年成長(CAGR)率達12%。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致使飯店與餐館的經營中斷,但對雲端廚房市場產生了正面影響,在線上食品運送的需求增加。另方面,網際網路的普及與社群媒體的行銷,將在未來幾年為此市場提供新的機會。

在食品種類方面,去年漢堡/三明治的營收占全球雲端廚房市場近25%,並將在2027年前維持營收領先,原因是在已開發及新興市場國家,對生活忙碌的消費者而言,使用方便、購買容易,而且準備時間很短。海鮮的CAGR最高,在2021至2027年間估計達15.1%。

就地區而言,北美的營收占比最高,去年占全球雲端廚房市場的四成以上,預計在2027年前將維持其優勢,主要歸因於此地區的人口增加、生活改善,以及消費者購買力增強。但亞太地區的CAGR最高,估計在2021年到2027年間為14.4%,主因是該地區年輕人數量增加和線上食品運送的需求增強。

不過,各國政府已對雲端廚房產業的衛生訂定嚴格法規,以控制新冠疫情擴散,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此市場的成長。此外,速食消費也加深了健康疑慮,成為阻礙此市場成長的另一因素。

   
寧付墨國工人更高薪酬...日車廠不願遷移美國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將於7月1日上路,川普原以為能迫使日本汽車業者遷廠至美國,進而增加美國勞工的就業,但這些業者大多仍選擇繼續在墨西哥車廠生產,並支付當地工人更高的報酬,甚至是願意付關稅了事。

日經新聞報導,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規定,每輛客車的40%零組件得由時薪16美元以上的工人製造,如此才能在美墨加地區免徵關稅。川普稱此一規定有助於提高美國就業,因為美國人的時薪比墨西哥人高。然而,日本汽車業者已在舊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框架下布局其生產基地,不會輕易遷廠並重新部署。

原因之一是遷移成本。本田汽車旗下的零件製造商京濱(Keihin),在下個月前將調高墨西哥廠工人的時薪至16美元,這是當地零件工廠平均時薪的三倍,但仍比遷廠更划算。由於疫情已傷害業者的獲利,移轉產能的成本可能會在短期內造成沉重的負擔。

汽車零組件製造商Piolax也會在今年內將墨西哥工人的時薪調高至16美元。Piolax社長島津幸彥表示,該公司也開始設置機器人來減緩節節高升的勞工成本。

2015年在墨西哥興建一座新廠的豐田汽車也覺得改變計畫不容易。

   
新晉領導人的關鍵時刻
領導人要勝任新職,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之道。然而研究顯示,如果依循幾項基本原則,主管可更快適應新職位與新組織。

線上開會這3句英文最常錯!
疫情讓大家不出國、不出門,視訊會議(Con-call)比以往更頻繁。一起來看哪三句話是在con-call中很容易犯的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