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網路到底是人類社會、民主政治的威脅還是希望?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造成世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9/05 第134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網路到底是人類社會、民主政治的威脅還是希望?
刷新你的育兒視角!孩子愛告狀?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
造成世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新書鮮讀
網路到底是人類社會、民主政治的威脅還是希望?
圖/堡壘文化
書名:《多元宇宙:協作技術與民主的未來》

內容簡介:二十一世紀初期,科技讓人們對社會與民主的進步充滿信心。網際網路、數位平臺的興起,讓人期待更流動、更多元、更自由的公共空間。曾幾何時,人們卻開始懷疑這一切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各大社群平台在演算法的利益操作下,日益淪為封閉的同溫層與注意力的消費空間。人們甚至懷疑,網路根本已經成為資本家的牟利工具,以及獨裁者的監控手段。網路到底是人類社會、民主政治的威脅還是希望?

在衛谷倫、唐鳳的思維激盪之下,誕生了扭轉民主與技術關係的全新方案──「多元宇宙」(Plurality)。

「多元宇宙」就是「跨越社會差異的協作技術」

在「多元宇宙」的理念中,所有人都能夠成為創造解方的一分子,所有意見都能完整的表達、聆聽、探索,並透過技術創造的條件,使追求個人利益轉向協作和共同的福祉,解決因社會差異結構而造成的眾多難題。

臺灣作為多元實驗場的典範

在這全新的未來方案中,臺灣模式將成為領先全球的典範。

臺灣在疫情期間,包括「口罩供需平台」和「1922 簡訊實聯制」,都是透過跨部門的協力行動,設計出獨步全球的防疫機制;「總統盃黑客松」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社會創業家、基層公務員,以及來自各國的團隊參與。

從政府、私部門到公民社群,無數個「小宇宙」線上線下激盪所連結的夥伴關係,結合臺灣特殊的民主發展經驗,就如同世界的多元宇宙實驗場,一次又一次驗證了多元宇宙的可能性。

抵抗專制的分散式多元人權

本書從每個人不可剝奪的「數位人權」出發,探討新世代的分散式身分技術,將如何徹底改變人們對數位空間的想像:

●  在公共行動上,數位世界中的結社自由,由社群開展負責任的社會網絡及分散式帳本,打造未來世界的市政廳和公民廣場。

●  在市場安全上,透過創造未來市集和商街的基礎,來保障數位資產的權利,增進端對端的資料共享、運算和儲存的安全與隱私,不再被壟斷市場的平台控制。

●  在基本人權上,可以確保存取權及資訊完整性,增進全體公民的數位權益與素養。

「多元宇宙」能夠帶來根本性的變革,有望徹底改變民主世界的運作機制與基本條件。它能夠讓我們每個人不再是壟斷式權力下的被動承受者,而是在全新的技術條件下,轉變成多元的參與行動者,共同維持富有彈性與生機的民主社會。

作者介紹:衛谷倫 ,微軟研究院多元協作中心研究總監、RadicalxChange 基金會創辦人、《激進市場》共同作者。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與經濟學系資深訪問研究學者、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史隆商學院研究員。

秉持19世紀政治經濟學的精神,從經濟學、法律、電腦科學與哲學等領域汲取洞見,交織出實用構想,以積極而根本的方式擴大市場交易的範疇。並重理論與實務,除了撰寫學術論文、為公眾著述,也不斷與政策制定者交流,透過創業方式來實踐研究。

作者介紹:唐鳳 ,開源軟體工程師、公民黑客。從小因為先天心臟病,數次在學校突然昏厥,進而反思人生的意義。之後接觸中外哲學思考,成為穩定人生的力量。從幼稚園到小學,讀過九個學校。國中二年級決定離開學校,在國際程式社群中學習、成長。

19歲成為創業家,24歲決定跨性別。之後以數位遊牧族的身分,以臺灣為基地,應邀加入矽谷的科技公司工作。隨後成為蘋果(Apple)公司顧問,參與Siri開發。同時參與公民黑客社群g0v,共同提案並維護網路中文字典《萌典》。

2016-2022年擔任數位政委期間,負責開放政府、社會創新、青年參與業務,透過「總統盃黑客松」鼓勵公務員回應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提出新專案,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國際視野,並將創新成果分享到國際。2019年入選美國《外交雜誌》(Foreign Policy)全球百大思想家(100 Global Thinkers)。

2022年就任數位發展部首任部長,並於2023年入選美國《時代雜誌》(Time)AI 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TIME 100/AI)。

搶先試閱:〈自由〉

無論人們如何看待未來在模擬世界(「元宇宙」)裡度日的構想,很少有人會否認現在多數人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線上度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什麼、說什麼和成為什麼,都取決於技術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特別是那些將我們聯繫在一起、從而形成社會結構的技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這些網絡中將我們相互連接的協定,定義了數位時代的權利,從而構成了社會運行所依

賴的作業系統。

從智識和哲學上來說,我們在〈3-2 相連的社會〉中描述的⿻(多元宇宙)傳統,著重於需要超越自由民主主義建立的,基於財產、身分和民主的簡單框架,轉向更細緻的替代方案,以符合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從技術上來說,提供電腦之間通訊治理框架的早期網路協定,試圖精確地實現這一點。它將權利體系和作業系統,這兩個平行卻又截然不同的概念,完全融合在一起,將創建人際網絡的作業系統,視為參與並支持⿻(多元宇宙)權利概念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因為技術系統是在形式化的數學關係中實作的,所以有個簡單的方法來看它需要什麼,就是使用與⿻(多元宇宙)社會描述直接對應的典型數學模型:如右圖所示的「超圖」(hypergraph)。超圖是「節點」(nodes,即人,由點表示)和「邊」(edges,即群體,由區塊表示)的集合, 它擴展了更常見的網路或圖的概念,允許群體關係而不僅僅是雙邊關係。每個邊╱群體的陰影,代表所涉及關係的強度(即數學上的「權重」和「方向」),而「邊」中包含的數位資產代表了這些群體的協作基礎。當然,任何這樣的數位模型,都不是字面

上的社會世界,而是對它的抽象化。對於真實的人類來說,要存取它需要一系列數位工具,我們用進入圖表的箭頭表示。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權利╱作業系統屬性的清單,將在接下來的每一節都更全面地闡述:身分與人格、結社、商業與信任、財產與合約、存取權。

然而,正如〈3-3 我們遺忘的道〉強調的,這項計畫可說才剛剛開始。即使是富裕國家,也無法將上述自然的網路功能,視為線上體驗的基本成分,提供給大多數人。我們缺乏廣泛採用的、非專有的身分識別協定,來守護線上的生命權和人格權;缺乏廣泛採用的、非專有的通訊協定,來允許自由結社、線上溝通與組織團體;缺乏廣泛採用的、非專有的支付協定,來支持真實世界資產的商業行為;也沒有用於安全共享運算、記憶體和資料等數位資產的協議,來允許數位世界中的財產權和契約權。大多數解決這些挑戰的方法,背後的基本網路概念也過於有限,忽略了相互交織社群的核心作用。如果我們想要權利在數位世界中具有任何意義,就必須改變這種狀況。

幸運的是,這樣的情形已經逐漸改變。過去十年的發展, 已經適時的承擔起網際網路「缺失層」的重任。這些工作包括「web3」和「decentralized web」生態、歐洲的 Gaia-X 資料共享框架、各式數位原生貨幣和支付系統的開發,以及最突出的,是對「數位公共建設」不斷增長的投資—印度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India stack」就是一個例子。這些努力往往資金不足,在不同國家和意識形態間顯得支離破碎、野心不足,或是受到放任主義和專家統治意識型態的誤導。但它們已經從概念上證明了,更系統地追求⿻(多元宇宙)是可行的。接下來,我們將展示如何在這些專案的基礎上建設、為它們的未來投資,加速我們邁向⿻(多元宇宙)的腳步。

⏩⏩閱讀更多 堡壘文化出版 衛谷倫, 唐鳳《多元宇宙:協作技術與民主的未來》

 
刷新你的育兒視角!孩子愛告狀?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
圖/心靈工坊
書名:《愛孩子本來的樣子:讓法國教養專家刷新你的育兒視角》

內容簡介: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廣播電台節目「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篇篇犀利精彩可期。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的廣播斜槓人生,引發跨世代文化現象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讓家長理解問題根源,透視孩子真正的需要

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廣播人等多重身分的馮絲瓦茲.多爾多,翻轉法國父母的親子教養觀,更對家庭關係、學校教育提出建言,是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今日法國逾兩百所學校以她來命名,紀念其貢獻,影響力可見一斑。本書是「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探討議題更深入,例如:

想讓孩子學才藝,但孩子上鋼琴課卻像赴刑場……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但學樂器並不等於音樂啟蒙。如果孩子討厭鋼琴課,可以請老師彈鋼琴給孩子聽,比勉強孩子彈琴好得多。某些孩子學樂器的渴望會到青春期才出現。

孩子很會拖延,不是忘寫功課就是怎麼都寫不完……

可以和孩子一起估算出每門作業所需時間並記下來放旁邊,偶爾過來看一下:「現在可以了,換另一科吧。」漸漸地,孩子便知道對學習內容要有所取捨,也必須適可而止。

是否該跟身心障礙的孩子討論這問題?

是,而且應該盡早說。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常擔憂孩子太受苦,但其實是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能問孩子:「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你有什麼想法?你認為同學們會怎麼想呢?」孩子會很高興。只要孩子了解自己的困難,並且能夠講出來,他的進步會比父母想像得更快。

書中還觸及以下議題:

•雙語現象 •傳統和新式教學 •是否跳級•寵溺的祖父母 •孩子愛告狀……

這些主題生活化且有趣,多爾多的回應時而中肯,時而詼諧,但更多的是引領聽眾打破慣性思考,刷新視角去看待問題,發掘並欣賞孩子本來的樣子,解答就會自然浮現。

書末獨家收錄心理治療實例,一窺世代教母如何在諮商室提供陷入困境的家庭專業支持。

作者介紹:馮絲瓦茲•多爾多 ,法國著名的小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分析學家、親子教養專家。1908年11月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保守富裕家庭,十六歲時不顧母親反對毅然參加高中會考繼續學業,進入醫學院成為兒科醫生後,又因緣際會投身兒童精神分析,與拉岡等人共同建立了巴黎佛洛伊德學派,將精神分析引入醫學和兒科學領域。與同時代的兒童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恩相比,多爾多進一步將精神分析擴展至胎兒期。她將胎兒視為一個完整的語言主體,認為胎兒即具有交流的欲望和表達的能力,並堅持應與他們平等地對話交流。同時,她也十分重視對女性性欲問題的研究,不僅細緻探討了女孩在前伊底帕斯期的心理狀況,還十分強調作為規範者的母親的作用。

搶先試閱:〈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多嘴、蠻橫以及告狀的人〉

有位母親給您來信,講的是關於自己四歲的兒子。這孩子就像我們所說的,口無遮攔,在街上會把想說的話大聲地說出來,常常讓這位母親尷尬。比如,當他走近一位非洲人的時候,會對母親說:「妳有看到那個先生嗎,他好黑啊!」或是當他看見一位老先生過街時,會說:「妳看見那個先生了嗎?他好老喔,他快死了吧。」這些事情都讓母親感到非常尷尬。這位母親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我有兩位女性朋友,她們倆的家庭狀況都很艱難。其中一位朋友的丈夫是自殺身亡的,她兒子與我兒子同齡,這個孩子其實從來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另一位朋友與丈夫離婚了,她的兩個孩子很少見到父親。我擔心哪天兒子會用他那慣常直白的方式,追問朋友的孩子關於他們父親的細節,而傷害到他們。應該先由我來跟兒子談一下這件事情,還是等孩子提起時再說呢?」

首先,這位女士可以問一問這兩位朋友,她們的孩子是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照他們的年紀看來,應該是已經知道了。其中一個孩子由自己出生前和嬰兒時期的父親照片,應該知道父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至於另外兩個孩子,大人可以坦率告訴他們實情,畢竟他們不是唯一因為父母親離婚而很少見到父親的孩子。孩子在已知情的狀況下,如果別人不是故意要傷害他們,而只是說出事實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受到傷害的。

至於孩子在街上口無遮攔,並不表示他有種族歧視的傾向—孩子說那位先生黑是因為

他就是黑人。當然,還是會發生尷尬的情況。甚至有些孩子是有心電感應也能未卜先知的。

我認識一位小女孩,有天在火車上,一位女士剛跟她說自己要去會見丈夫,小女孩便大聲地說:「不,不是這樣!她丈夫不在那裡,她是要去見另外一位先生。而且,她也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丈夫的。」那位女士立刻臉紅了……

這就是我們說的:「哪壺不開提哪壺!」

人們不是一直都認為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是真話嗎?孩子說出真話其實並無惡意,某些孩子是因為他們有心電感應的能力,而且未卜先知,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善於觀察而已。

要責備這些孩子嗎?

我覺得不用。以剛才的例子來看,當母親覺察到自己孩子說的話傷害或冒犯了他人,應該由母親來道歉。她可以對孩子說:「噓!噓!」,制止孩子說下去,過一會兒之後再問孩子:

「剛才你當著那位先生的面說他快要死了,你是不是覺得死會讓你開心?」然後再告訴孩子,不要說出會讓他人難受的事情。這個孩子很聰明,一定也很敏感。我想假如母親現在跟孩子溝通,可以培養孩子的敏感度。她可以對孩子說:「所有的真話,你都可以小聲跟我說。」當他們走在街上的時候,孩子可以悄悄跟母親說:「這個太太真醜。」或:「這個先生很壞。」

還有些孩子會說:「看那個太太,好藍喔!」或是:「噢! 她是紅色的!」來表示他們覺得那個太太很漂亮。四歲的孩子有時候會用顏色來表達自己對某個人的感覺。他們可以信任母親說出真心話;母親了解孩子,因為她與孩子之間有默契。這樣的情況,母親可以對孩子解釋:「是啊!你拿紅色在開玩笑,你想說的是那位太太很和善(或是不和善)。」我沒法再多做建議了。畢竟這個孩子只有四歲……不要跟他講什麼大道理!

現在來看一位完全驚惶失措的母親,她來信問:「我應該嚴肅看待這件事情,還是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呢?」她六歲的兒子不久前剛入學了。她寫道:「昨晚回到家,我看到丈夫一臉驚嚇的樣子。」原來,兒子放學的時候辱罵校長,因為她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沒收了兒子的小汽車。當祖母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聽到孩子大發怒氣地罵校長「賤人!」,幸好校長沒聽到……

所以是祖母聽到了!

是的。結果,祖母把孩子罵校長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又說給母親聽。大家都在思忖:「很難想像如果當時校長聽到了會怎麼樣啊!又會怎麼處置兒子呢?」這位母親繼續寫道:「每天晚上,我都會問兒子白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學校餐廳吃了什麼 ……」

我得立刻打斷您一下,因為這句「每天晚上…… 」真是太可怕了。我曾經說過,父母親總會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孩子不是不記得了,就是記不清楚。要是祖母沒有把這件事小題大做的話,孩子可能早就忘光了。

他就是這麼回答母親的:他忘了。

當然啦!祖母當時很震驚,因為她想像,要是孩子對她說出這些話,她會是什麼感受。至於那位校長,想必也聽到了,不過她非常聰明地「過濾」掉了孩子的髒話,沒有在意它。對這樣飆髒話的孩子,大人就應該這麼做。你們應該能夠理解:校長對他出手真是夠狠的,沒收了他的小汽車!這孩子才上學三、四天而已,他本來還想在同學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小汽車!可是學校的規定不允許這麼做,僅此而已。這就是規定,規定都是嚴格的。這輩子有誰不曾至少一次罵過警察、裁判「混蛋!」的呢?真的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可怕的是,這樣的事情被小題大做了。

這位母親繼續寫道:「知子莫若母,我最終還是讓他承認了。」當下,孩子哭得稀里嘩啦,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再從房間裡出來的時候,拿著自己畫的一幅畫送給母親。母親寫著:「我沒有上他的當。因為他很狡猾。我好不容易才拒絕了他的畫。」

為什麼要拒絕呢?

接下來是這樣的:「我跟他說了為什麼那晚他睡覺的時候我們不會陪他,也不會給他講故事。

可是到了晚上十點鐘,他依然不睡覺。我只好讓步了。」總之,她覺得兒子在飆了髒話之後,送她一幅畫,實在是太狡猾了。

某類父母的真實寫照是,無法接受孩子可以以行動反抗以及說出事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就這一點我們是可以有共識的,正是這點應該簡單地對孩子解釋:

「聽好了,下次說話前小心!當你想說某人怎樣的時候,要尊重對方,以免事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你可以對我們說。還有,現在你知道,不可以帶小汽車去學校。」這個愁眉苦臉的父親和驚慌失措的母親……真讓我覺得太好笑了—只是他們竟然對一個可愛的孩子真實的小舉動如此大驚小怪。

下一封信藉由一個特別的案例,提出了一個我們至今都還不曾提過或很少提到的問題,就是關於告狀的小孩。給您來信的母親有兩個兒子,一個五歲半,一個四歲。信裡說到的是大兒子,他在班上成績很好……

五歲半,在班上成績很好,這話怎麼講呢?

這位母親只是寫,老師對孩子很滿意,因為他學習很快。

⏩⏩閱讀更多 心靈工坊出版 馮絲瓦茲•多爾多《愛孩子本來的樣子:讓法國教養專家刷新你的育兒視角》

 
造成世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圖/大家出版
書名:《跨世代報告:從出生率到工作、政治、經濟、科技、心理健康,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內容簡介:◤就性格形塑和態度養成而言,出生年代對你的影響比養育你的家庭還大。◢

所謂世代差異,是適應世界變革的結果!

沉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兩極世代

是哪些變化造就了世代差異,不同世代又如何彼此連結、衝突和競爭?

幫助你了解下一代,也了解上一代甚至上上代

本書是作者繼《i世代報告》之後,規模更為宏大的研究結果,不僅是一部考據嚴謹、論述清晰的宏觀社會學報告,更細緻描繪出將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世代面貌。

關於世代差異,無論在公共領域或私人場域,人人皆有機會親身體驗,也流傳著一套看似說得通的既定印象。然而世代差異不僅是個人經歷,更是科學事實,經由量化與質性分析歸納出結論後,可應用在不同學術領域與實務上,涵蓋的面向極為廣泛,也是專業機構制定決策的重要指標。

探究世代的起伏變化同樣是了解歷史的獨特進路。作者珍•特溫格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由於研究成果對當前社會現象具有強大解釋力,因此受到極多企業、媒體及學術研究者參考引用,更深切影響公共討論。她把美國當今人口大致劃分為六個世代,藉由時間跨度近100年、樣本數高達3,900萬人的大型綜合統計分析,揭露六個世代的價值觀、集體心理狀態、共同面對的機會與困境,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抉擇,進而預測出新世代的人類即將面對哪些發展與挑戰。

不過,世代差異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在過去,有關世代變遷的古典理論幾乎把「重大事件」視為唯一因素,然而特溫格在本書中顛覆過往看法,為現代世界提出新的世代理論,並藉由扎實的資料為本,推翻大眾對不同世代的刻板印象。舉例來說:沉默世代往往被看作從眾的世代,但主導民權、女權和早期LGBT平權運動的,也正是這個世代;富有的嬰兒潮世代常被指責壓迫貧窮的千禧世代,導致收入不平等,但嬰兒潮世代也是收入不平等的受害者;X世代的青少年給人的印象是憂鬱厭世,自殺率也確實較高,然而成年後的心理狀態反而漸趨健康穩定;千禧世代找性伴侶看似簡單,但性生活其實可用乏善可陳來形容;在言論自由方面,年輕的Z世代比起X世代更傾向於限制特定言論,而非捍衛自我表達的權利。

從世代和文化變遷中,作者也歸納出七種趨勢。分別是:1. 遠距工作。2. 重視安全空間與言論。3. 勞動人口從千禧世代變成Z世代占多數,管理者要重新學習與員工相處。4. 一切都泛政治化。5. 年輕人越來越憂鬱,員工也越來越常為心理健康議題發聲。6. 各領域的權威結構扁平化,主管和員工的界線變得模糊。7. 非二元性別的流動在未來逐漸增加。往後幾年,這些趨勢將持續形塑商業和投資的面貌,更預示了全球社會在未來幾十年的重大改變。

在愈趨對立的年代,分辨哪些世代差異是事實、哪些是迷思或偏見,比過去更加重要,因為世代差異的影響無遠弗屆,小至個人的家庭關係、職場生態、心理健康,大至一國的公共論述、政治現象、經濟政策,都無法擺脫世代因素。研究世代差異是為了理解,而非批評。與其爭辯是否一代不如一代,更有建設性的作法是回顧每個世代如何面對變遷,在此過程中又如何改變下一代。越是了解不同世代的共同價值,越能體悟我們全都彼此相連。唯有看見世代差異的真實源由,我們才有可能迎接未來的轉型。

作者介紹:珍.特溫格 ,「i世代」一詞的提出者。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碩士、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包括各世代的工作態度、生命目標、成長速度等。

搶先試閱:〈造成世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當每個世代實際上都是在不同文化中成長,文化變遷也造成了世代變化。可是,哪些文化變遷對世代差異影響最大呢?

世代變化的古典理論幾乎把焦點完全放在一項因素:重大事件。1920 年代,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談到「世代單位」(generation units)時,指的是年輕時經歷過同樣事件,因共同經驗而連結的人。1970 年代,社會學家葛蘭.愛爾樂(Glen Elder)發現:同樣是經歷過經濟大恐慌,童年時就遇上的人與成年後才遭遇的人不同。到了1990 年代,威廉.史特勞斯(William Strauss)和尼爾.霍伊(Neil Howe)的理論是:美國以四個世代為一週期。由於各個世代在人生不同階段遭遇國家重大事件(如南北戰爭或二次大戰),所以也各自形成四種類型。舉例來說,1901到1924年出生的「最偉大的」世代("Greatest"generation,簡稱GI)是「公民型」(civic),美國參加二次大戰時他們已經成年,正好可以承擔重任,帶領國家走過戰爭。許多討論世代的書籍和報告都以這種角度切入,一開始就先列出每個世代年輕時經歷過的大事,例如越戰之於嬰兒潮世代、美蘇核子衝突陰影之於X世代、2001年911事件之於千禧世代、新冠疫情之於Z世代。

重大事件當然會形塑一個世代的世界觀。舉例來說,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人往往一生節儉。然而,認定「世代樣貌是由重大事件週期形塑的」,似乎只見一隅,沒有考慮到文化變遷的其餘影響。但今日生活之所以與二十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如此不同,其實和這些變遷脫不了關係。一百年前,洗衣、做飯這些家事費時費力,沒什麼人有餘暇做別的事。直到1990年代,公開表達政治意見仍代表你必須親自上陣參加抗議(或是親筆投書報刊,希望能獲得刊登)。而現在,你只要拿出智慧型手機輕點幾個鍵,就能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在20世紀中葉,美國許多地方的白人依然認為種族隔離是正常的,而今天,這樣的事會激起道德義憤。1930年出生的女性多半受教育到中學,20歲結婚,25歲時已有兩個孩子。1990年出生的女性則通常會讀大學,25歲時未婚、也沒有孩子。重大事件不可能獨力造成這些文化變遷,一方面,這些變遷是線性的,年復一年大致朝同一個方向發展,不像經濟衰退或疫情那樣週期循環。

那麼,這些文化變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換言之,世代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我看來,那應該是年復一年持續進步的東西,應該是對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東西。我認為最可能的答案是科技。

科技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思考、行為、互動的方式。科技變化是線性的,不像戰爭、疫情、經濟那樣有週期起伏。科技模式可能改變(例如從電視機變成串流影片),但發展方向大致上是固定的:追求更簡單、更快速、更方便、更具娛樂性的事物。不論是科技,或是科技對文化、行為、態度的後續影響,都已打破了舊的世代循環,形成新的東西。這是我為現代世界提出的新世代理論,我稱之為世代的科技模型(Technology Model of Generations)。

科技不只是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而已。如果把科技定義為「能實際應用以解決問題或發明實用工具的學問或知識」,第一個懂得用火的人是創新科技,第一個發明輪子、播種耕種或使用書寫符號的人也是創新科技。從醫療到洗衣機到多層建築,科技囊括了現代生活的一切。如果沒有科技促成現代建築、公衛系統和交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可能出現。我們的生活之所以和幾十年前大相徑庭,主要原因正是科技。因此,我想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北森蒂納爾島的文化和一百年前差不多,因為那裡的人經歷的科技變化非常少。

從表面上看,許多文化變遷似乎和科技八竿子打不著。同性婚姻關科技什麼事?上班服裝從正式到隨性怎麼扯得上科技?生兒育女的年齡越來越晚和科技又有什麼關係?事實上,這些文化變遷到頭來還是因為科技─只是中間還有一些中介因素。

科技發展不只改變器物,也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我們的思考、感受與言行。以一萬年前的農業科技變化為例,它不但完全改寫人類的生活方式,也順勢一路影響我們的文化態度和信仰。隨著莊稼收穫日益穩定,私人財產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口眾多的社會組成變得更有可能,導致人們更具集體意識,也更強調遵守規則。漁獵採集生活只需三五成群,農耕生活則發展出更大的城鎮,以及更複雜、也更強調組織與合作的社會。到了晚近,某些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終於超越工具本身,改變我們的行為和態度(見圖1.1)。

科技也影響了經典世代理論所看重的許多重大事件。以20 世紀的重要科技發展「飛機」為例,它至少在上個世紀的四件大事中扮演關鍵角色:二次大戰時,飛機不僅參與戰鬥,還投下第一顆原子彈;911事件時,飛機被用來當攻擊武器;愛滋病和新冠疫情流行時,病毒都透過空中旅行傳播。

有一件滿經典的軼事:有個人類學家到處尋訪漁獵採集部落,收集起源故事。一名長老說世界是坐落在一隻巨大烏龜的背上。人類學家問:「那隻烏龜坐在什麼底下呢?」長老說:「喔,底下是一層又一層的烏龜啊!」這個故事很有畫面,我們彷彿看見一隻一隻烏龜疊在一起,頂上的最小,底下一隻比一隻大一點點,一直延伸到我們望不見的無何有之鄉。雖然這則軼事意在點出起源神話的局限,但一隻隻烏龜層層疊疊、無窮無盡的畫面總讓我想到:找尋現象的終極原因不也是如此?每個原因都指向底下的另一個原因,像沒有盡頭的烏龜鏈一樣,很難看出真正造成事物改變的到底是什麼。

不過,這條烏龜鏈有時的確有終極源頭。以世代差異來說,這個源頭就是科技。科技未必總是直接導致世代差異,因為還有許多中介因素─我們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烏龜女兒,趴在科技這隻大烏龜媽媽的背上。其中兩個中介因素是個人主義和生命軌跡減速,前者把更多焦點放在個體本身,後者指的是用較長的時間步入成年和老年。我用圖1.2 為這種現代世代理論建立模型:科技是中介力量(個人主義和生命軌跡減速)的根本原因,也是重大事件的配角。科技改變是烏龜媽媽,個人主義和生命軌跡減速是烏龜女兒,重大事件是烏龜一家的朋友,三不五時登門作客。雖然這個模型並不完美,一定漏了一些造成世代差異的因素(例如收入不平等),但我想它有掌握住影響力最大的層面。除了科技的直接影響之外,個人主義和生命軌跡減速是決定20和21世紀世代差異的關鍵趨勢。

⏩⏩閱讀更多 大家出版 珍.特溫格《跨世代報告:從出生率到工作、政治、經濟、科技、心理健康,世代差異如何影響百年來的人類軌跡?》

 
求職一把罩!6大「面試常見問題」一次看
面試是大多數求職者必經的關卡,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自我展示、讓面試官留下良好印象,也成為不少人煩惱的課題。本次我們便根據民眾的經驗分享,蒐集了最常在面試中被提及的問題,一起來看看網友建議的應對方式吧!

超慢跑正夯 但不是人人都適合
近年來非常流行「超慢跑」,你跟上了嗎?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步伐小、速度非常慢的跑步運動。在這種運動中,你可以保持微笑、輕鬆聊天,甚至唱歌,所以也被稱為「微笑慢跑」,是能夠輕鬆上手的健康活動,但到底該怎麼跑,你知道嗎?此外,超慢跑真的有這麼好嗎?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