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今年50歲,在科技業上班,小孩已經有工作且自給自足,而蔡先生本身的房貸已經繳清,沒有負債,因此他規劃再工作十年、60歲時就退休,好享受另一階段的人生歷程。不過,蔡先生雖然薪資收入水準不低,月薪有10萬元,但過去不善投資,只有定存50萬元,想到定存利率低到無感,他也開始思考該怎麼準備退休後的經濟需求。蔡先生在小孩的推薦下,接觸銀行智能理財平台,他在平台上的操作流程為,選擇性別為男性、輸入現年50歲,月收入10萬元等資料,及預計退休年齡為60歲、退休後月現金流約10萬元等,得出建議為每年期初投入31.2萬元,及每月投資4,000元的方式,也就是一開始首筆先投入31.2萬元,再每月扣款4,000元,12個月投入4.8萬元,因此得出一年要投入36萬元,到60歲退休前,維持每年一筆期初資金31.2萬元,但每月投入資金逐年增為4,000元的倍數,也就是51歲時每月投資的錢翻倍成8,000元,到59歲每月投資的錢增加到最高九倍、為3.6萬元。
永豐銀指出,如此持續十年,累計投入理財本金逐年增加,經過智能平台演算得出投資配置為股、債類ETF各投資50%的配置,以複利、年化報酬率6.48%計算,到蔡先生60歲退休後,未來每年就有一筆約120多萬元資金回流,可說長期投資複利效果相當可觀。
60歲退休以後,依照理財建議,蔡先生仍須繼續投資,但投資金額改變,首先是退休前每年期初一筆31.2萬元刪去,但每月投入金額4,000元的倍數自九倍往下逐年調降,也就是60歲時投入金額少掉單筆31.2萬元,但每月仍要投3.6萬元,61歲降為每月4,000元的八倍、投入3.2萬元。
這些投資本錢,就來自於那一筆每年120多萬元回流資金,因此每個月生活費等可支配所得,就是這每年回流120多萬元再扣除按月投入理財後剩餘資金。因為60歲後每月投入金額是逐年減少,相對的每月可自由支配的金額就逐年增加,這樣一直持續到69歲,蔡先生已經可以不必每月投入資金了。
永豐銀行財富金融處長徐德里提醒,按照這個投資理財建議,蔡先生必須嚴格遵守,才能感受到時間複利累積效果,但也因為退休前每個月投入理財金額是逐年增加,因此蔡先生必須認知,每月收入扣除必要花費後,要盡量以投資需求為優先,尤其55歲以後一年總計必須投入理財的金額就達到60萬元,所以55歲以前就要為之後增加投資所需預先存糧,退休後才能享受成果。
他表示,這個理財建議並未計入勞保勞退與蔡先生的其他定存,就可滿足退休後每月10萬元現金流入,因此對保障退休生活來說應是綽綽有餘。
徐德里指出,智能理財的特色包括,可為每個客戶不同條件量身打造專屬的投資組合、目標導向、以交易成本相對低廉的ETF為標的,以及系統自動監控且通知客戶執行資產配置動態再平衡等,透過智能理財服務可以協助客戶輕鬆理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