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五官 ~ 口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0/07 第55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話健康«談養生 五官 ~ 口
專題報導 益肝強腎中醫保健法 ~ 艾灸法
健康廚房«大廚上菜 山藥燴香菇
編輯推薦 北鼻故事屋
兒童會讀器 + 品德小老師(10冊套)
五官 ~ 口
曲黎敏

五官 ~ 口

★ 五官 ~ 口

   中醫治病一定要看到人:望聞問切

   本節來探討口的一些常見病症。

  ● 口水多

   口病中最常見的病症是口水多。口水多是胃寒特別重的象。胃酸上逆,口吐清水,久之胃上口被胃酸侵蝕,則食道不能下嚥,下涸作痛,就會形成胃脘心痛之症。

  ● 口熱舌乾

   口熱舌乾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嚴重的口病。患者感覺嘴�堶掄`是熱的,舌頭總是乾的,這是腎經的病,因為腎經挾舌本。津液為唾,來自舌下,無唾則舌乾口熱。

   中醫認為五臟對應五液︵見﹁五臟和五液的對應關係表﹂︶,即肝液為眼淚,肺液為鼻涕,脾液為涎(口水),腎液為唾,心液為汗。小孩子只要脾虛,就會經常流口水,口水就是脾液。對於一些成人,晚上睡覺時也常會流口水,這在中醫被認為是濕氣特別重的象。

   我們的嘴唇、舌頭,都應該很潤澤才對,潤澤靠唾液,腎液上泛為唾,唾是由腎液調上來的。當嘴巴�堶惘悇O熱的、舌頭老是乾的,就是腎液沒有調上來的緣故,這屬於乾燥症候群。

  ◆ 乾燥症候群的6種特徵

   乾燥症候群的表現有六點:

   1. 唾液腺分泌過少,固體食物就難以下嚥。

   2. 舌頭不靈活,常會有粘連感,舌頭好像總和嘴巴粘在一起。

   3. 牙齒乾枯變黑,我們的牙齒其實也是腎的一個外現,如果腎液調不上來,牙齒就不潤澤,會變乾枯、變黑。

   4. 雙眼乾澀。

   5. 腮腺炎頻發,腮腺在這�奡N像一個正邪相爭的戰場,有病後腮腺炎會頻頻發作。

   6. 女性陰道乾燥。

   造成乾燥症候群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腎液上不來,但它並不是腎液虧損的象,腎液之所以上不來,是因為太陽膀胱經氣的虛弱,正是因為膀胱經這個太陽變小了,氣不足,故無法把腎液帶上來。這時專門去補腎陰是沒有用的,因為腎液並不缺。

  ● 口苦

   有些人早上起來,就會出現口苦的象,這是膽氣上逆所導致。因為膽汁為苦,膽氣上逆就會形成口苦。如果口苦咽乾目眩,是典型少陽的病,也就是膽經的病,中醫一般會用「小柴胡湯」來治此病。

   口苦的人經常會唉聲嘆氣,這是膽氣被壓抑的象,等我們以後講到膽經的時候再重點去分析。膽經被壓抑,就會造成膽結石等病症。

  ● 口臭

   口臭實際上是胃的腑氣上逆,人的消化功能出問題。胃氣是以降為和的,就是一定要往下降,如果胃氣總是往上壅,腑氣上逆,就會形成口臭。這是脾胃衰敗的一個象。口臭這類病症,都是後天之本受到損害所致。

  ● 口甘

   口甘顧名思義,就是口�媯o甜。這是脾病。

   脾對應的五味為「甘」,就是甜味。如果脾的輸布太過、收斂不住,就會上溢到嘴唇、口、舌頭等部位,就會出現口甘的症狀。

  ◆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

   以上這些病症,基本上都和脾、胃、腎、膽有關,像乾燥症候群要去尋醫問藥,但有些人總是會問: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子,是專治某病的?這就是不懂中醫了。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論治,不是腎病就治腎、脾病就治脾。腎病無唾,也可以從膀胱經氣化的角度去醫治。大便祕結,也可以從肺氣上去治,因為肺與大腸相表�堙C

   所以說,病人要尋醫、求醫,醫生則要先明醫理。靠經驗治病,有瞎貓碰上死耗子之嫌疑;靠醫理治病,才能得醫之大法。像口水多這種胃寒的病,按理說,用「附子理中湯」加黃連就會有效;口苦的毛病,用「柴胡湯」就會有效,如果不辨證就胡吃,也會出問題。如果元氣已經大虛,老用柴胡這些清陽的藥調著,會使人越來越虛。

  ◆ 中醫治病:望聞問切

   一般來講,中醫治病一定要看到病人:望聞問切。像扁鵲這樣高明的醫生,醫治虢太子之前還要「三問」呢。所以,我建議人多學醫理和按摩,藥吃錯了可難補救,按按揉揉總不會出大錯。胃寒的人多按揉中脘穴和多按摩腹部,而且忌冷飲,效果就會很好,胃氣不是一天就損耗,每天持續按揉,胃氣也就會逐漸恢復的。

~以上資料摘自《黃帝內經養生智慧(2):從頭到腳說健康》曲黎敏◎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益肝強腎中醫保健法 ~ 艾灸法
劉鐵軍

益肝強腎中醫保健法 ~ 艾灸法

★ 艾灸法強肝補腎

  ● 艾柱灸

   艾炷灸是用艾絨製成圓錐形艾炷,直接或間接置於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施灸時,用火柴點燃艾炷頂部即可。根據操作方法的不同,分為「直接灸」與「間接灸」兩類。

   直接灸(如下左圖) : 在施術部位先塗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然後放置艾炷,從上端點燃。患者感到燙時(瘢痕灸以患者感到灼痛感為宜),用艾炷夾夾去或壓滅,換炷再灸。

   間接灸(如下右圖) : 即隔物灸,常見的有隔薑灸、隔蒜灸、隔鹽灸。選用新鮮的生薑、蒜片或鹽,切成直徑為2~3公分,厚為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用針穿刺數孔。將艾炷放置在生薑、蒜片或鹽上,放至應灸的部位,點燃後施灸即可。

  ● 艾條灸

   溫和灸(如下圖示左上圖) :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艾灸處,距離皮膚2~3公分處進行燻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

   迴旋灸(如下圖示右上圖):點燃艾條,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一定距離,但不固定。艾條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施灸。

   雀啄灸(如下圖示左下圖) :艾條點燃後,將艾條對準穴位,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施灸。

   實按灸(如下圖示右下圖):在施灸的俞穴部位墊上布或者數層紙,將艾條點燃,趁熱按到施灸部位,使熱力透達深部。如果艾火熄滅,再點再按。

  ● 艾燻灸

   溫灸器灸(如下圖):溫灸器灸是透過專門製作的施灸器具進行施灸的一種方法。比較常用的有艾條器灸和溫盒灸。艾條器灸內裝點燃的艾條,透過橡皮筋與灸具上的固定鉤,將灸具固定於施灸部位,還可以調節灸條高度,一般灸10~20分鐘,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患者感到舒適為宜。溫盒灸內裝艾絨或艾條,與艾條器灸原理差不多。

  ◆ 需要瞭解的注意事項

   1. 施灸時取穴要準,灸穴不要過多,火力宜均勻,壯數需足劑,切忌亂灸暴灸。

   2. 在施灸前,要將所選穴位用溫水或乙醇(酒精)棉球擦洗乾淨,灸後注意保持局部皮膚適當溫度,防止受涼,影響療效。

   3. 施灸過程中,嚴防艾火滾落,燒傷皮膚和燒壞衣物被褥等物,灸後必須把艾火徹底熄滅,以防發生火災。

   4. 一旦出現暈灸,應立即停止灸治,讓患者平臥休息,飲些開水,片刻即可恢復。

   5. 有灸後身體不適者,如身熱、頭昏、煩躁等,令患者適當活動身體,飲少量溫開水,或針刺合谷、後溪等穴位,可使症狀迅速緩解。

   6. 施灸後皮膚多有發紅灼熱感,一般不需處理即會消失。如灸後皮膚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針頭穿破放出液體,並用消毒紗布固定即可。

  ● 調理肝氣灸

  ◆ 艾灸方式

  ● 補腎強身灸

  ◆ 艾灸方式

~以上資料摘自《劉鐵軍老中醫說護肝養腎 這樣吃就對了》劉鐵軍◎主編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山藥燴香菇
山藥燴香菇

  功效: 健脾開胃 滋陰壯陽

  美味加分小妙招: 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泡入鹽水中,以防止氧化變黑。

材料
山藥300克,新鮮香菇、紅蘿蔔各100克,蔥適量

調味料
橄欖油10克,醬油、胡椒粉、鹽各適量

作法

   1. 香菇洗淨,切薄片;紅蘿蔔洗淨,去皮,切成薄片;蔥洗淨,切段;山藥洗淨、去皮,切成薄片。

   2. 鍋置火上,倒入油燒熱,爆香蔥段,放入山藥、香菇及紅蘿蔔炒勻,加入醬油,用中火燜煮10分鐘至山藥熟軟,再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勻,即可盛出。

~以上資料摘自《劉鐵軍老中醫說護肝養腎 這樣吃就對了》劉鐵軍◎主編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北鼻故事屋
人類智庫出版集團<北鼻故事屋>

和孩子一起聽故事的時光,在長大後也會留在記憶裡。

想了解更多,請進 ↓↓

FB:北鼻故事屋

兒童會讀器 + 品德小老師(10冊套)
人類智庫出版集團<兒童會讀器>

10個品德主題+30則趣味小故事

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引導孩子進入閱讀情境

從故事中學習好榜樣,做個有教養的乖寶寶

● 親子共讀:每個主題之前,會引導家長如何帶領孩子進入書中世界,透過親子共讀與問答,加深孩子印象。

● 機智問答:提供與繪本主題相關的問答與常識,強化孩子邏輯思考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建立正確的道德觀。

● 童趣畫風:有趣故事搭配可愛畫風,把生硬的教養話題變有趣了。不須說教,也能讓孩子理解品德的真義。

想了解更多,請進 ↓↓

兒童會讀器 + 品德小老師(10冊套)

工作被打斷好難再專心?
調查的研究顯示,從資訊科技專業人員到醫療服務人員等各類員工,每隔6到12分鐘就會受到一次干擾。如果干擾是如此頻繁且似乎無法避免,那麼干擾對我們的工作會造成什麼影響,而我們該如何因應處理?

《特務搞飛機》披著「菜市場大媽」皮的特務
《特務搞飛機》這部電影的主要趣味來自於「反差」,本來頂尖的特務,後來轉型成為菜市場大媽,又因為劫機事件被迫重現江湖,但已經擺脫不掉市場大媽味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