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9日刊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萊夫(L. RAFAEL REIF)撰寫的一篇評論,文中指出,美國和中國貿易關係緊繃,美國透過高關稅等防禦措施阻止中國的技術發展是錯誤的,美國應將中國的挑戰視為自身的機會,協助科技產業發展及培養人才。
萊夫在這篇題為「中國的挑戰就是美國的機會」文章中指出,美方擔心中國透過給予美國企業稅收優惠,進而接收技術、竊取智慧財產權及從事間諜活動,「但是,如果認為靠咄咄逼人的防禦措施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中國的技術成功—或者確保美國自己的技術成功,那就錯了。」
萊夫認為,中國並不是一個全靠抄襲他人想法,以低成本快速生產來實現繁榮的創新失敗者。中方正在科技關鍵領域積極進取,努力取得領先地位。在量子計算方面,中國的阿里巴巴正和谷歌爭奪量子霸主的地位。在5G技術方面,中國的華為已和芬蘭的諾基亞、瑞典的愛立信並列全球前三強,且研發經費是兩個競爭對手的兩倍半以上。
另外,中國在行動支付、臉部及語音辨識等領域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不但在研究上進行國家層級的投資,並直接支持新創企業,召募世界各地的人才。
萊夫指出:「中國擁有無與倫比的能力,能夠迅速推動先進技術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並迅速將創新推向市場。」
他強調,阻止智財權竊取和不公平貿易行為,並不能讓美國回到創新領導地位,若美國未能謹慎應對中國的挑戰,「那麼在個人通信、商業、健康及安全等領域,不出10年,中國很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國家,以及最先進科技產品的來源。」
美國擁有巨大的資產,包括科技部門的全球實力,許多一流的美國大學在聯邦政府的長期支持下,進行高級研究,這是其他國家無法複製的。如果美國欲保持世界技術最先進國家的地位,就應該加倍發揮優勢。
例如,為了利用美國一流的人工智慧研究人才,需要有助於建立美國奈米技術實力的長期規畫;一個穩定的、有針對性的、持續多年的資助戰略,協調多個聯邦機搆的投資。白宮最近成立人工智慧委員會,踏出良好的第一步。
萊夫強調,美國還需要重新審視產官學的合作伙伴關係,作為早期研究領域的戰略合作投資機制,並充分培養人才。在1980年代,這種合作模式曾幫助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得以生存和發展。
萊夫在文章最後指出,美國政府應確保移民政策歡迎世界各地的人才,培養人力資產也能讓美國在制止不公平商業和市場行為的談判中取得一定優勢。美國除了對中國的行動作出反應,更應該升級成有遠見的國家戰略,以保持美國在科學和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
他說:「如果我們對中國的雄心壯志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把我們所有的大門加上雙重大鎖,我相信那只會把我們禁錮在平庸之中。但如果美國尊重中國,視為一個新興競爭者,有許多我們可以效法的優點,這種觀點將激勵美國做到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