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日經亞洲評論》以「鴻海帝國」為題,並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封面人物,深入報導鴻海和蘋果合作下所建立的組裝霸業,點出鴻海繼併購夏普後,也有意收購東芝晶片事業,展現提升價值鏈的企圖心。日經報導指出,鴻海已不滿足於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的地位,還希望透過併購設法獲取關鍵零件技術,自行生產高利潤的零件,並發展自有品牌產品,以彌補核心組裝事業的微薄利潤。這個企圖心,促成鴻海去年收購生產iPhone液晶面板的夏普。
智慧手機零件中,最昂貴的是核心處理器和面板,另一個利潤較高的零件則是記憶體晶片,郭台銘因此積極爭取收購東芝晶片事業。在全球智慧手機銷售下滑之際,郭台銘很明白若繼續倚賴代工事業,利潤將持續低迷,必須開發自有品牌。然而這項目標仍面臨挑戰,去年鴻海來自蘋果的營收達1,420億美元,占鴻海總營收54%。
報導也指出,鴻海對蘋果一樣重要,因為鴻海不僅是代工廠,更是事業夥伴。鴻海在2000年接到iMac組裝訂單,是雙方關係深化的重大轉捩點。蘋果的高品質標準迫使鴻海精進技術,鴻海則讓蘋果得以實踐美學理念,因為鴻海有能力利用摩擦熱讓鋁製零件無縫接軌,並利用陽極氧化技術處理金屬表面。若要稱iPhone的成功是仰賴鴻海、鴻海的成長端賴iPhone並不為過。
隨著雙方關係愈來愈緊密,蘋果與鴻海也設下防線並減少互賴關係。例如蘋果必定在加州總部打造原型機,不讓鴻海知悉產品開發秘密;決定在印度當地設廠,也選緯創而非鴻海。鴻海方面則與蘋果的競爭對手、中國品牌廠OPPO與華為拉近關係,導致市面上智慧手機有大同小異的趨勢。
這現象促使蘋果加緊自行設計晶片,提升產品的市場區隔性。鴻海則熱切要收購東芝的晶片事業,明白若無法跟上蘋果腳步,將落得只能接收低附加價值訂單。在軟銀收購安謀(為蘋果提供晶片架構的廠商)後,鴻海將藉由收購東芝取得擴張業務的新途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