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朋友替她即將上大學的女兒約我,要聊我的工作,聽說小女孩對文化出版很感興趣。 朋友說:「妳是她的偶像呀!有才華、有事業,還很優雅的過生活。她說她將來要像妳一樣啊!教教她吧!」
我笑了。說:「她沒看到我當年還是個小編輯時被奴役的樣子,我現在偶爾還是得加班啊!我書賣不好,可沒人會發薪水給我喔!妳先跟她講講這些現實面吧!」
幾天後,我和小女孩單獨見了面、喝茶,她不要媽媽作陪。
「阿姨,我媽媽說妳二十幾歲就當了ㄧ個出版集團的總編輯,而且妳從完全沒經驗到當上總編輯,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好厲害!妳怎麼辦到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我先反問小女孩,「如果妳將來去應徵工作,妳會不會跟老闆談薪水?會不會想這工作要不要加班?」
「當然要。」這是很誠實也合理的回答。但,如果你可以先想想「我如何讓別人看到我的實力」,可能你要的,也不需要爭取了。
「大多數的出版公司都想要有經驗的編輯,我當年很想進出版界,我很喜歡看書、可以寫文章,但我沒有編輯經驗,起步很難。我寫了一封毛遂自薦信給曾經刊登我文章的雜誌社老闆,表明我多麼希望擔任編輯的工作,我可以不計薪資待遇換取ㄧ個學習的機會。後來,那位當時並不缺人的老闆找我去面試了,錄用了我。」我笑了笑。「他果然給了我一個很低的薪資,但我不在意,因為我終於如願進了出版界。」
「妳ㄧ定工作得很開心吧?雖然薪水少,但妳做了妳喜歡的工作。」
我搖搖頭。「不開心!」
「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和編輯完全是兩回事。編輯看的是作者的手稿,內容不一定是妳認同的、喜愛的,但這是工作,妳沒得選擇。所以,我得很殘忍的打破妳第一個幻想----愛看書不一定適合當編輯。我當年經手的一條出版路線是羅曼史小說,故事內容類似現在的韓劇,那不是我的閱讀喜好,再加上作者、同事之間的人事傾軋,我剛剛上班的那半年,幾乎是每天起床先哭一哭,然後,擦乾眼淚,上班去。」
「為什麼要做得那麼痛苦?既然做的不是妳的理想,為什麼不離開啊?」
「我離開了,回到原點,還是沒有編輯經驗。我當時想,我得撐個一年、學了編輯實務才行。這一年裡,我不在乎哪個主管看我不順眼、陰我,也不管公司要我做任何我不喜歡的書,我的目標是學我想學的編輯經驗。」
小女孩點點頭。「很辛苦。」
「我沒有辛苦太久,我的老闆很快就發現我很努力,也有一些做編輯的天份,他交給我公司最重要的工作。比如搶時效的書,我的老闆要求我盯著作家寫稿,並且在交完稿後的一星期內要看到書上市。平常我們印書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再加上排版、校稿,也不確定作家是否能如期交稿,一個星期內要有書,其實想想是不太可能的。很奇怪的是,當年我的老闆從不問我可不可以,我也從來沒有對他說不可以。我如期完成了這些ㄧ件又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我的老闆很快的幫我加薪升遷。對於我每一年提出的辭意,百般的慰留。直到五年後,我才離開了那個出版集團。有了我自己的公司。」
那些年工作的辛苦與成就感,說來三言兩語,即使已經事過多年,回憶起,仍是百轉千迴。
當年,我與我的老闆選書的喜好相去甚遠,我只是以我的能力去完成公司交付的市場任務。不喜歡,仍盡力。這是我認爲的職場倫理。
我剛進公司,我的老闆給了我很多資深同事不願意做的工作,我做了,看起來像傻瓜。後來,才很短的時間而已,他開始給我大家搶著要的工作項目了。所以,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經歷了多ㄧ些不同質性的工作內容。
我的老闆是個很有市場眼光的長者,事實上,他也教了我許多。對於年輕任性、自視甚高的我,他也相當包容,給足了發展機會。在他重用我之後,其實我也跟他爭取成功了很多他原來不願意做的事。
「有了自己的公司,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書了,阿姨終於開心了吧?」小女孩可天真呢!
「是喔!開心囉!這下沒人幫妳扛業績囉!也沒人發薪水給妳囉!做自己喜歡的書可是要自己負責的呢!」
我跟小女孩分享了我的公司剛開始的起落⋯⋯但我再寫下去,可能要寫一本書來說這些陳年舊事了,還是打住吧!
小女孩看了我這張工作照片,還是對我說:「阿姨,妳工作得真優雅,像是在喝下午茶⋯⋯」
我說:「孩子,我很願意向妳呈現這個世界的美好,但是我也不希望妳認爲這個世界是完美無瑕的。妳可以嚮往別人的幸福,但只有屬於妳自己的幸福才實在;妳看到的別人ㄧ時的成就,可能是妳沒看到的大半輩子換來的。」
不知道我有沒有辜負了好朋友期望教導女兒的美意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