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品德從生活習慣做起
撰文/洪蘭
有位媽媽寫信來說她非常認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品德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他該如何教?尤其他的孩子大的才3歲,小的1歲,他如何去跟這麼小的孩子講道理?
對這麼小的孩子不是講道理而是做給他看,養成他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品德的根本,一個勤儉的人不會貪,因為勤能致富,儉則無匱。所謂「儉以養廉」,廉的人不會去想意外之財,而意外之財常生意外,所以好品德來自好習慣。
從小建立的神經迴路啟動快
那麼,為什麼要從小教呢?左圖是一張還有8天才要出生的小貓神經元,右圖是同一隻貓的同一個神經元,只是左圖是小貓,右圖是老貓。在小貓時,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連接,但是等到成長為老貓時,常常用的神經迴路變得很大條,它的臨界點很低,很容易就會被啟動,而其他曾經有過的神經連接不再用時,就被修剪掉了。大腦是我們整個身體用掉最多能源的器官,它用掉它體積十倍的能源,所以不用就得刪。因為大腦有可塑性,長大後仍然可以學,但是學得慢,所以習慣要從小養好。
圖片取自COGNITIVE NEUROSCIENCE BY Michael Gazzaniga(洪蘭提供)
習慣的養成是靠一直做同樣的事,使相關的神經元一直一起同步發射,形成緊密連接。在神經學上有個有名的定律叫「海伯定律」(Hebb's Law),「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聯結在一起」所以發射得愈多次,神經聯結得愈緊密。
好身教幫助孩子內化為品德
那麼,學前的孩子怎麼教呢?這部分的機制是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在運作,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靠的是父母的身教。比如說,教孩子物歸原位,父母每次需要以身作則,用完剪刀或漿糊就把它放回去,先讓孩子看放在哪裡,然後帶孩子走到那個地方,把剪刀、漿糊放回去,到後來就可讓孩子自己去放;養成了習慣後,用完了,他自己會走去把東西放好。等到3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跟他講道理了,告訴他:物歸原位就不必找,省下來的時間,媽媽可以念故事給你聽、帶你上公園去玩。教孩子一定要跟他講理由,他認同後,這行為才會內化為品德的一部分...詳全文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2015年9月號【封面故事】養出有自信的孩子 爸媽都希望養出有自信的孩子。這個月,我們將提醒爸媽和老師,哪些行為和言語是傷害孩子自信的地雷,並從發展的角度探討自信形成的歷程,提供爸媽具體可行的方法,讓孩子的自信穩定發展,遠離自卑與自大兩種極端的行為,快樂做自己;而老師在幼兒園中的引導,對孩子的自信更有加分作用,讓親師合作相得益彰。此外,也將推薦適合爸媽和孩子閱讀的書籍,期望每位讀者的家中時時充滿自信的能量。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