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失控企業下的白老鼠/勞工如何落入血汗低薪的陷阱?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2/20 第11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失控企業下的白老鼠/勞工如何落入血汗低薪的陷阱?
絕冷一課/縮時攝影式的散文書寫,自然寫作新經典
黎凡特/基督教、伊斯蘭與猶太教的包容之地
閱讀筆記 2069/受困的普羅米修斯

新書鮮讀
失控企業下的白老鼠/勞工如何落入血汗低薪的陷阱?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面對資方,為什麼我們自願為奴?

企業每年從勞工手上偷走的薪水高達兩兆美元。我們該如何掙脫資本主義的控制,找到生存下來的方法?

內容簡介:當今的企業文化、經營模式全是包裹在糖衣下的毒藥。上位者的貪婪正讓資本主義走向極端,使職場文化面臨災難性的崩壞。當公司口口聲聲保證會顧及員工「身心健康」的同時,卻又要我們忍受低薪、加班度日。工作開始變得痛苦,究竟誰該認錯負責?我們生在一個不安穩的時代,連全球最大的企業也瀕臨轉型甚至倒閉的危機,然而公司壓低員工薪水,從來不是為了共體時艱,其實是想讓錢流進自己口袋。

作者介紹:丹.萊昂斯 Dan Lyons ,《紐約時報》暢銷書《獨角獸與牠的產地:矽谷新創公司歷險記》(Disrupted: My Misadventure in the Start-Up Bubble)一書作者,曾任榮獲艾美獎的HBO影集《矽谷群瞎傳》(Silicon Valley)編劇、《新聞週刊》(Newsweek)編輯,以及「賈伯斯的祕密日記」部落格(The Secret Diary of Steve Jobs)創作者。

搶先試閱:〈第六章──金錢:「光速垃圾」〉

亞馬遜,矽谷沒良心的公司

位於華府的非營利組織「地方自立協會」(Institute for Local Self-Reliance, LSR)的一篇研究指出,亞馬遜倉儲人員的平均薪資比別家倉儲人員少一五%。俄亥俄州非營利政策研究機構(Policy Matters Ohio)指稱,俄亥俄州有七百名的亞馬遜員工,收入微薄到必須依賴政府補貼的食物券過活。

貝佐斯不只是小氣、吝嗇、一毛不拔,他經營的可說是現代血汗工廠,在那裡工作的人們被高壓、不近人情的管理方式逼迫到了極限—相較之下,整天拿著計時器的腓德烈.泰勒就好像是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貝佐斯深愛數據,但對於現實中的人類,其所展現的最好態度就是「漠不關心」。

二○一一年,賓州一家報社報導,當地的亞馬遜倉儲人員是在沒有空調的倉庫裡辛苦工作,室內溫度已經高達攝氏三十八度。亞馬遜讓救護車在倉庫外待命,並備有醫護人員隨時救治熱昏或累昏的員工。二○一八年六月,英國的一個工會調查後發現,過去三年,亞馬遜在英國的倉庫叫了六百次救護車,光是英格蘭魯吉利一間倉庫就叫了一百一十五次救護車,一名工會幹部表示,那是「英國最危險的工作場所之一」,而且「亞馬遜應該為此感到羞愧」。工會還表示孕婦被迫每天站十小時從事高體力負荷的工作,還有一名婦女在工作時流產。《商業內幕》報導,亞馬遜堅稱:「我們工作環境不安全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亞馬遜為了壓低勞動成本,運用了各種策略,例如透過分包商僱用勞工,以及強迫勞工當「永久性臨時工」(permatemp),而非正式員工。亞馬遜還利用零工經濟模式來降低運輸成本,讓兼職司機用自己的車、自己付油錢送貨,形式與優步司機差不多。亞馬遜司機的報酬,是以運送件數計算。

在亞馬遜總部工作的白領員工也同樣被剝削。大多數科技公司會給員工股票選擇權(若公司已經上市,就給員工限制股票單位〔restricted stock units〕),並分四年將股份發給員工,所以員工每年會拿到自己那一份的四分之一。然而,記者布萊德.史東(Brad Stone)在《貝佐斯傳:從電商之王到物聯網中樞,亞馬遜成功的關鍵》(The Everything Store)一書中寫道,亞馬遜則是採延後配額發放,一開始給的股份較少,到約定期限後期才愈給愈多,因此員工在第一年只能拿到五%,第二年拿到一五%,接下來兩年則每六個月得到二○%。你也許會說,亞馬遜這麼做是為了激勵員工留下。但也可以解釋為,亞馬遜知道在其殘酷的公司文化中,大多數員工都不會待太久,採取延後發放應得的股份配額,可以讓公司支付較少的費用。美國薪資調查網站 PayScale 的一篇研究顯示,在二○一三年,亞馬遜的人員流動率是《財富》全球企業五百大裡的第二名,每個員工平均只在亞馬遜工作一年。

亞馬遜的倉儲人員不僅薪資低廉,據報導工作環境更是惡劣。他們上廁所不僅被監控還有時間限制;液晶電視螢幕顯示了被抓到偷竊或違規的員工人形剪影,並在人形輪廓剪影上標示「已開除」(TERMINATED)或「已逮捕」(ARRESTED)等字樣—「這真是一種詭異的嚇阻方式」,一名員工如此對彭博社表示。另一名員工則說:「這就是要讓你知道,你是被監視著的。」員工會被追蹤撿貨時間,嚴格執行時間限制和達成目標額,以致一些人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尿在寶特瓶裡。二○一五年,英國的一個工會聲稱,亞馬遜員工因工作壓力導致身心都生病了,工會代表告訴《泰晤士報》(London Times):員工被迫成為生產力「高於平均的亞馬遜機器人」,然後被「公司的殘酷文化榨乾後,再棄之如敝屣」。

英國一些亞馬遜員工的薪資少到他們只能在高速公路旁搭帳篷居住。二○一六年十二月的聖誕節前幾天,蘇格蘭報社記者克雷格.史密斯(Craig Smith)開著他的本田喜美(Honda Civic)在 A90 公路上疾馳,瞥見距離位於鄧弗姆林(Dunfermline)的亞馬遜分部大約半英里處,有幾頂帳篷搭在一片空地上。史密斯心想:現在是氣溫零度以下的十二月,怎麼會有人出門露營,而且還挑了這麼奇怪的地方露營?

史密斯把車停在路邊,徒步走進樹林。「我一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敲敲』帳篷看裡頭有沒有人。」他對我說。帳篷主人告訴史密斯,他在附近那間亞馬遜航空貨運中心工作,之所以住在帳篷裡,是因為他家在三十英里外,雖然亞馬遜有提供交通工具,但公司會向搭乘巴士的員工收取交通費,而且車資占去薪水很大一部分,於是他決定將就點搭帳篷住。

史密斯告訴我:「很顯然他想保住這份工作,但你不能怪他,雖然我不會為了工作過那麼辛苦的生活。」

史密斯關於亞馬遜員工搭帳篷的報導,登上了丹狄市(Dundee)《郵報》(Courier)頭版,故事迅速傳遍全球,引起英國人民的憤慨。根據一名蘇格蘭政治人物的估算,扣除交通費、強制實行的無薪午休後,亞馬遜給員工的薪水比基本工資少了六十便士。他表示:「亞馬遜應該感到羞恥。」史密斯的文章引用了亞馬遜發言人的說詞,其表示亞馬遜創造了數千份工作,也給了員工「有競爭力的薪資」。

亞馬遜可以做得更好。該公司在二○一七年的銷售額高達近一千八百億美元,獲利三十億美元,亞馬遜有能力支付倉儲人員足夠的薪資,讓他們過上舒服的中產階級生活,享受有經濟保障的退休生活。但它卻沒有這麼做。

亞馬遜並不是鬥志旺盛、為生存奮鬥,尚未獲利的新創公司,也不是一時爆紅、創辦人急著套現後帶著戰利品揚長而去的科技公司。亞馬遜已經成立二十四年,貝佐斯似乎也有意長期發展下去。亞馬遜已經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有著想要吞併新市場的雄心壯志。

或許貝佐斯認為亞馬遜最終會在沒有人力的狀態下運作,至少在它的倉庫是如此,所以善待現在這些員工是沒有意義的。儘管如此,他為降低人工成本毫不留情地壓低工資,以及他無視勞工尊嚴的態度,實在令人膽寒。

亞馬遜在二○一七年宣布計畫興建第二個總部時,貝佐斯考慮的不是把總部設在哪裡對當地建設最好,或是怎麼做才能幫助到最多人,而是開放美國各大城市競標,看看誰能為他的企業提供最多利益。這一計畫吸引了超過兩百座城市,包括美國最貧窮的底特律、克里夫蘭、辛辛那提與密爾瓦基競相投標,紐澤西州為了吸引亞馬遜到名聲不佳的紐華克設立總部,甚至提出七十億美元租稅優惠。

一場不堪入目的戲碼就這麼上演了:美國最窮的人竟要送錢給全球首富,求他用一間辦公大樓造福他們的城市。

等待末日來臨

從億萬富翁變為社運人士的漢豪爾,過去曾與貝佐斯關係密切,我在採訪漢豪爾時,問他是否對老朋友建議過要給員工多一點薪水、給他們更人性化的待遇。漢豪爾表示:「我有試著讓他關心這件事。」貝佐斯顯然沒有被說服。漢豪爾只透露他近年來「和傑夫失聯了」,其他不願多說。

多年來,漢豪爾試圖說服立法者將基本時薪提升到十五美元,也就是現在的七.二五美元的兩倍多。即使這十五美元的基本時薪仍不足以讓事情就此公平公正,但至少是個開始。

「如果依循一九六八年到今天的生產力成長幅度來看,基本時薪應該要是二十二美元,」漢豪爾表示,「如果看生產力最高的一%,那基本時薪就該調到二十九美元。」

他表示,收入位居前一%的富豪把錢還給勞工,是自保的行為。在漢豪爾看來,唐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是一場災難的初始。「人們受到傷害決定反撲—就是把票投給那個也在反撲的人。」

漢豪爾認為,我們再不將財富還給勞工,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瘋狂麥斯》(Mad Max)電影裡的末日將在現實世界上演。「你不把錢還給他們,情勢就不可能好轉。老兄,我們的處境日益艱困,情勢好轉前一定會先變得更糟。我覺得我們的國家遇上難題了,西方世界遇上難題了。我們已經制度化了一套使少數人受益而多數人貧困的機制。

「人們只會愈來愈憤怒,大家的生活也只會愈來愈糟糕,而且大家愈是憤怒,想法就會變得偏激、言論更瘋狂、計畫暴力行動。這是可預見的事,因為人們的憤怒會促使他們做蠢事。以後的日子不會好到哪裡去,我覺得我們一定會有很多內亂,希望不會演變成內戰。還記得嗎?我們國家上次發生這樣的危機是在一九六八年,當時發生了幾百起炸彈攻擊,還有一堆暴動。已經過了五十年,我們正淪入循環中。」 ▶▶ 閱讀更多 丹.萊昂斯《失控企業下的白老鼠》

 
絕冷一課/縮時攝影式的散文書寫,自然寫作新經典
文、圖節錄自果力文化
圖/果力文化提供
《湖濱散記》冬日版•科學哲學家與凜冬的自然思索。

卡薩提用樸實筆觸,將凜冬片刻書寫成療癒人心的文字,縮時攝影式的散文書寫,自然寫作新經典。

內容簡介: 「寒冷固然令人畏懼,但不是敵人。每日的寒冷體驗都可能是一場冒險,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本書收錄義大利哲學家卡薩提五十六篇散文,主題圍繞著一趟訪美旅居所經歷的「凜冬」,他記錄新罕布夏州冬日的自然景觀與日常生活點滴,也不時提出人與大自然、氣候的反思。他以科學家冷靜自持的風格作為基調,統納了偶爾感性、偶爾輕鬆、偶爾突發奇想的各個片刻,不時在歐美文化之間從容穿梭、比較,「有點像是梭羅經驗的復刻」,但「沒有《湖濱散記》那麼多愁善感」,讀來饒富韻味,令人愉快且能引發深省。全書更收錄近五十三張作者以手機W810i所拍下的照片,帶著文學性的畫面記錄,更添閱讀趣味。

作者介紹:羅貝托.卡薩提 (Roberto Casati) ,義大利哲學家,現任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任職於巴黎的尼寇研究中心(Institut Nicod,隸屬社科高等研究院與高等師範學院)。卡薩提最近的著作包括已被譯為九種語言的《發現影子》,以及《瓦塞曼的病例與其他形而上意外》、《難解的簡單:39杯哲學Espresso》(究竟出版)。

搶先試閱:〈最後的寒冬。氣候變遷下的生活。〉

寒冷彷彿不合時宜的現象讓我們猝不及防。一直以來,農夫和漁民觀看天象便可預知明天的天氣變化,但是近年來氣候變成大眾討論的熱門話題。仔細想想這實在很奇怪,我們只有一個大氣層,沒有備用的海洋,水資源無法替代,如果海平面上升,今天住在沿海一帶的居民要往哪裡去?

氣候研究是跨領域的綜合研究,參與的不只有氣候學家,還有氣象學家、數學家、資訊科學家、歷史學家、地質學家、海洋學家、天文學家跟物理學家,要發射衛星探測大氣狀態,還需要偵查員、航海家和圖書館學者測量氣溫變化、收集水和雪的樣本、在格陵蘭和南極進行岩心探測、對植物和動物攝影記錄,還要去老牌保險公司查閱文獻檔案資料。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是重量級的國際政治科學合作實驗組織之一,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認識論實驗。我們數十年前就知道等著我們的是什麼,這個共識叫人不寒而慄:那就是下一次冰河時期已無限期延後,而這對我們後代子孫的生活將會造成系列連鎖反應。

因為我們人生的一次變動,接下來寒冷會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浮現。原本我們生活在氣候宜人、雨量適中的歐洲,因為工作需要,有長達一年的時間,生活地點變成了新罕布夏州白雪皚皚的樹林,以及結冰的康乃狄克河河岸。難道我沒有經歷過類似的寒冬?怎麼可能。我記得很久以前米蘭郊區連續下過幾天大雪,年少的我在商店門口和停車場鏟雪,交通大打結,清掃到道路兩旁的雪堆過了好幾個星期才融化,在汽車排氣管下變成烏黑一片。我父母親說他們小時候,在大戰期間,如果想要快速製造一個簡易的滑冰道,只要晚上在街道潑一小桶水,第二天早上就會出現若隱若現的一層薄冰。這些故事都超出我們下一代的理解範圍,就連我們這一代也只保留了十分模糊的印象。城市裡偶爾降下一場雪便讓我們手足無措,又覺得如夢似幻。沒錯,我們會去滑雪,或在雪地裡散步,天黑後到阿爾卑斯山區飯店裡的木造小餐館享受壁爐的溫暖。但那畢竟是觀光型寒冬,屬於趣聞軼事。跟我們日常生活緊緊相依的寒冬到哪裡去了?

我說的是最普通的那種寒冷,我想要趕在它消失之前,抓住它的尾巴當作證據,留待日後解讀,當作是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寒冬的呼籲也行。我不是冰河專家,也不是阿爾卑斯山區的冬季登山高手,我關心的不是極端氣候,也不是極地或海拔六千公尺入夜後讓人難以忍受的冰天雪地。我想說的是跟我一樣每天開車而非坐雪橇去上班,住在有客廳和陽台的房子裡,而不是駐紮在南極觀測站裡的普通人日常感受到的寒冷。

我也不需要再往北走,對我們歐洲人來說,北方是寒冷的同義詞。達特茅斯學院所在的漢諾瓦鎮經緯度跟義大利比薩一樣。而我在義大利居住的城市,通常會說是位在比薩往下朝南走七百多公里處。人腦會自動把地理擺正垂直來看。當我們發現智利的聖地牙哥在紐約東方、威尼斯在巴勒摩西方的時候都傻了。驗證為真。我們同樣會把寒冷想像成從極地均勻漸次往赤道方向蔓延的陰影,緯線越靠近赤道就越熱。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所在的北半球氣候溫和,這裡的海洋、風、山和陸地集體創造了南方的寒帶和北方的熱帶。巴黎仍然以海洋性氣候為主,潮濕的風幾乎終年不輟由西吹向東,下雪偶一為之。新罕布夏州直接面向極地寒流,雖有美其名被稱為白山的少許丘陵連綿作為屏障,但又接收五大湖的潮濕空氣,因此從十一月到三月底都被白雪覆蓋,並不算高的丘陵山頂則是每個月都下雪。這是導覽手冊上寫的,我們後來也見識到了。這種冷我沒經歷過,我想要了解,而且到了這個時候也必須了解。 ▶▶ 閱讀更多 羅貝托.卡薩提 《絕冷一課》

 
黎凡特/基督教、伊斯蘭與猶太教的包容之地
文、圖節錄自馬可孛羅
圖/馬可孛羅提供
 台灣第一本以「東地中海地區」為經,以「帝國/宗教/民族」為緯,綜觀此地15至20世紀歷史政治發展的磅礡巨作

這裡是基督徒、穆斯林與猶太人共存的實驗場,在前方等待「黎凡特人」的,究竟是再造榮光還是走向毀滅呢?

內容簡介:「黎凡特」(Levant)一詞,源自法文的「日昇之處」中的「升起」,自十六世紀以來,當時的法國旅行者與外交官常用「黎凡特」來指稱東地中海地區,更精確的說法是當時代表東方的鄂圖曼帝國。是哪些歷史因素讓黎凡特諸城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又是什麼原因讓黎凡特一步步走向毀滅?本書作者曼瑟博士將追尋已消逝在今日東地中海的城市風景,更試圖挖掘各族群、各民族是否真的共存共榮,還是說黎凡特只是一座等待爆發的火山,就等著人們點燃,一如一如二十世紀至今一再上演的戰爭悲劇?

作者介紹:菲利普.曼瑟Philip Mansel ,生於倫敦,長期旅居巴黎、貝魯特與伊斯坦堡,法國、鄂圖曼帝國與中東歷史學家,專長宮廷、城市與世界主義的史學研究,並長期在《觀察家日報》、《紐時文學增刊》等知名報刊發表文章。曼瑟博士是宮廷研究學會及黎凡特遺產基金會創始成員,兩者均致力於東地中海區國際網絡、文化與認同的研究。曼瑟博士曾獲法國國家藝術與文學榮譽勳章、比利時皇家勳章。

搶先試閱:〈黎凡特:基督教、伊斯蘭與猶太教的包容之地,士麥拿、亞歷山卓及貝魯特諸城人文史 〉

一八四ま年後,貝魯特就像亞歷山卓一樣變化快速。一八四二年,貝魯特成為西頓行省的省會。易卜拉欣帕夏成立的市議會持續運作。一八四六年,根據法國領事的說法,此地有九千名基督徒、九千名穆斯林、八百五十位德魯茲人與兩百五十位猶太人。一八四七年貝魯特成立文化科學協會。一八五一年,一位名為查爾斯.馮.德.威爾德(Charles van de Velde)的傳教士看到來自泰爾與西頓的船隻「帶著取自遺跡的建築材料……天天到港」,貝魯特本身的遺跡已經取用殆盡。卡萊爾侯爵(Earl of Carlisle)稱其為「鄂圖曼帝國我所見過的地區中,唯一展現出正面發展真正跡象的地方」。

  城牆外的卡農廣場(Place des Canons)上,開始出現歐洲車輛。教育是貝魯特興起的關鍵。天主教修會意識到未來屬於能夠提供最佳教育者,因此諸如男性的聖方濟各會、方濟加布遣會、遣使會(Lazarist)、耶穌會與基督學校修士會(Frères des Ecoles Chrétiennes),以及諸多女性修會,如錫安聖母會(Notre-Dame de Sion)、拿撒勒聖母會(Notre Dame de Nazareth)、貝桑松姐妹會(Soeurs de Besançon)、聖約瑟姐妹會(Soeurs de Saint-Joseph)與慈善修女會(Filles de la Charité)都成立學校。教學以法語進行。不論故鄉法國政府對天主教會的政策為何,總是保護補助天主教團的海外工作,這是傳布法國文化光榮的最有效管道,反教權主張則不會對外輸出。此外,新教徒也成立了美國女子學校與英國敘利亞盲人學校(黎凡特地區的第一所盲人學校),希臘正教徒成立民族學院(National College),希臘天主教徒則有主教學院(Patriarchal College)。

  一八四二至五ま年間住在貝魯特的弗瑞德.尼爾(Fred A. Neale)是個仔細但懷有敵意的觀察者。他注意到十字軍城牆外,

  天天都在興建巨大新豪宅,富商的產業;咖啡廳、鄉村別墅及絲綢工廠。隨著居民愈發富裕,更多注意力導向服裝與時尚……很少人不能以東方的通行語言義大利語交談……某些貴族偶爾舉行盛大晚宴舞會,各種宗教各色打扮的精英人士都獲得邀請出席。在這些場合中,帕夏軍隊通常也會參加,就在執行任務之後。

  房屋中開始出現家具與刀叉。劇院與報紙也開始營運。當穆罕默德.阿里之子,埃及統治者薩伊德帕夏於一八五九年造訪貝魯特時,他下榻布斯特洛斯家族的宮殿豪宅,而非鄂圖曼帝國的省長官邸。

  貝魯特人喜歡在晚間散步,向西前往貝魯特角(Ras Beirut),亦即今日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所在的峽角。男孩在海中游泳。人們一邊抽著長煙筒,一邊在椅子上「開懷聊天」。女人們成群蹲在地上,「心懷渴望的年輕人……身穿精采民族服飾」來回走動,或騎著阿拉伯馬練習。夜間的寧靜被狗群「吠嚎嘶吼」、「成群豺狼的低鳴」或軍隊在鄂圖曼軍營吹響撤軍號或點名的「永恆喧囂聲」打破。尼爾的比喻很快就家喻戶曉,他稱此城為「完美的敘利亞巴黎」。就像士麥拿與亞歷山卓,多樣性與彈性是貝魯特的本質。對來自東方區域的人來說,貝魯特就像一座歐洲城市;但若從歐洲抵達,訪客會覺得自己身在「新世界」。

  港口本身也愈發繁忙。乘客由「半裸當地人」送上岸。一上岸,「(旅人)每一步都會迎上匆忙倉促的場景:蒸氣輪船到港、輪船離港;商人們忙著收郵件;辦事員拿著登陸帳單與交換券四處奔忙;貨物卸下,其他貨物則上船運走,中間商穿梭其中,溝通與這座商業城市有關的上千事項;充滿歐洲的商業氣氛」。商鋪中充滿外國商品。一位旅人提到一八三五年與五五年之間的差異,就像夜與日一般。貝魯特的人口成長一倍,成為一座城市。商賈可以躺臥在低榻上,享用咖啡與長煙筒,但桌上放的是歐洲書籍。貝魯特興起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基督徒信任貝魯特的商會,成員來自「各族裔與信仰」,為了解決爭端而成立。貝魯特的合併進出口量從一八二五年的一千萬法郎,成長到一八四五年的三千八百萬,一八六二年則來到七千七百五十萬法郎。

  然而經濟成長伴隨也促成屠殺。隨著封建世家的權力衰退,馬龍派修士的信心卻逐漸茁壯,見聞日廣,也更支持法國。一八四一年,理查.伍德寫到不同教派間「對彼此的強烈恨意特別明顯」。一八四二年,鄂圖曼政府終於實現長久願望,廢除了「大公國」──希哈伯家族像僕傭一樣遭到斥退。

  一八四二至四五年,部分出於歐洲政府的建議,行政改革首度引進「教派代表作為黎巴嫩公共生活的組織原則」,今日仍舊如此。黎巴嫩山劃歸一名馬龍派與一名德魯茲派副總督管理,聽令貝魯特的鄂圖曼總督。共同生活的傳統,例如穆斯林在教會中祈禱,基督徒也會呼喚阿拉與穆罕默德,開始遭到破壞。天主教與新教傳教士到來,加上外國領事,更加深宗教派系之間的裂痕。

  一八六ま年五月,在馬龍派農民抗議德魯茲派地主的經濟抗爭中,德魯茲人開始攻擊黎巴嫩山中的馬龍人,如同一八四ま年的情況。另一場黎凡特災難正在逼近。隨機謀殺隨即轉變成不分年齡性別的大屠殺。德魯茲人用殘酷的力量彌補了人數的缺乏,砍殺基督徒就像薪柴一般。光是在希哈伯家族,就有十七位成員喪命。最終,一名德魯茲編年史家寫下:「他們縱火燒了區域內所有村莊與農場,只留下滾燙岩漿,灰燼被風帶入空中飄散,因此整個區域變成一片荒地,只餘牛隻哞叫,貓頭鷹嘯鳴。」約有一萬五千人死於黎巴嫩山。兩百村莊遭毀,留下十萬難民。許多基督徒逃往亞歷山卓,強化了當地的敘利亞社群。

  我們可以透過住在貝魯特的法國商人貝都伊(Perthuis)伯爵夫人的眼睛,見證這些事件。她對貝魯特非常熟悉,曾於一八五三年造訪此地,並留下日記。他們住在舊城牆內半阿拉伯、半歐洲的房子中。一八六ま年五月二十九日,在他先生興建的通往大馬士革道路工程上工作的德魯茲人與馬龍人,開始發生爭執:「可怕的哀叫聲、恐懼呼喊與槍聲。」就像一九五八與七五年將發生的情況,貝魯特的街道空無一人。

  從她的窗戶看出去,除了難以比擬的山海美景外,她看見遠方的基督徒村落正在燃燒。德魯茲人相信貝魯特有個法國領事支持的基督徒反叛委員會。德魯茲人拿著火把挨家挨戶摧毀基督徒村莊的消息傳來,基督徒難民逃進城裡,在外國領事館中紮營。無法戰鬥的德魯茲婦女,以話語鼓勵或刺激男人加入激戰。

  貝魯特成為恐懼之城。六月二十五日,根據貝都伊伯爵夫人的紀錄,「從早上開始,城裡的穆斯林一直非常激動,基督徒則被恐怖攻擊激怒」。一名穆斯林被發現遭到謀殺,他的父親以刀威脅法國領事。「穆斯林婦女的激動最是可怕」,貝魯特穆斯林宣布他們將殺死所有基督徒。一名穆斯林商界領袖歐瑪爾.貝呼姆(Omar Bayhum)以及其他貴族讓群眾冷靜下來,加上鄂圖曼軍艦載著士兵抵達,同時在歐洲領事同意下處決被指控的基督徒謀殺者。貝魯特無法負擔所有難民,因此領事館與修道院也提供食物。就像危機中的士麥拿人,許多貝魯特人也乘船逃難。貝都伊伯爵組織了一個救難委員會,他的妻子縫製衣物。她寫下:「在市長官邸,他們失去了領袖。貝魯特的市政府已不存在。只好臨時以委員會的方式組織政府,並聘任我兒子作領頭。」 ▶▶ 閱讀更多 菲利普.曼瑟 《黎凡特》

 
閱讀筆記
2069/受困的普羅米修斯
黃崇凱聯合報
《2069》書影。(圖/新經典文化提供))
推薦書:高翊峰《2069》(新經典文化出版)

眼尖的讀者大概在閱讀高翊峰新作《2069》時,辨識出幾個熟悉的名字:達利、球藻、高胖、蒼蠅、老管家等。這些都曾出現在他八年前的長篇小說《幻艙》。有別於前作高壓、密閉的地下室近身肉搏敘事,小說家徵調了一樣的名字,在新作灌注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角色性格和命運。這次他帶來的是滿溢賽博龐克(Cyberpunk)氣味的科幻寓言。

說到寓言,總有寓意在言外,某些潛藏在表面敘事夾層的其他意涵,像地下水一般靜靜深流。讀者自然可以從書名的年分、名為悠托比亞的島嶼、斷開島嶼的毀滅地震之類的設定,程度不一連結到當下的台灣處境。小說一反作者此前兩本長篇小說的曖昧敘事線,清晰述說一則死亡與覺醒的故事:在四國共同託管的曼迪德特區,出現了一個非自然死亡的住民。負責該轄區的巡護員達利,開始追查緣由,過程中捲入祕密組織的行動,步步逼近、探究事件掩藏的真相。看似簡單的梗概描述,卻可能讓讀者讀來頗感壓抑且困頓,甚至在閱讀中不時感到時間的凝滯、黏稠。這或許正是作者想達致的效果。如果菲利普.狄克要問「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高翊峰嘗試做的就是層層剝解仿生人如何思考、言語和行動。小說的敘述口氣始終調控在濃密的機械感,沒有一個角色發出具備個性的差異聲腔,讓讀者難以投射自我、認同角色,幾乎要淹沒在疏離、淡漠的異托邦時空,同時彷若體驗了仿生人的迴路系統。

人類善於編織意義之網,也受到種種規訓,就連讀小說也可能是一種規訓。小說賦予人們觀看世界的不同視角。身處在此時此地的我們,透過這本小說遠望架空的五十年後,得到的是一幅「全控社會」的可怖景觀。在那裡,人類被嚴控在「零誕生」,只有仿生人接二連三「被誕生」。託管特區全體住民在年限中不斷老化,但所有身體器官、肢體皆可變造更替,無盡養生,難以求死。出入區域皆有管制,日常起居均有名為巡護的監控。與此對應的,則是巡護員電子腦內建所謂教育設定的迴路系統,所有思維、舉止全都被限制在固定模式中。簡單說,這是個受困的時空,從實體到虛擬,全都設置了人造的規訓之牆。對照小說,這類全控科技趨勢正在熱切發展,距離我們並不那麼遠。

驅動小說的引擎,無疑是仿生人達利莫名說了第一個謊,從而在謊言的誕生之中,找到規訓破口,學習繞開原廠設定的迴路,逐步掌握自我意識。這本身就是一個隱喻。正是藉由說謊,學會虛構,習得預測,從而能夠猜想未來。但這還不夠。小說家引導他的仿生人一步步踏上死生之辯的艱難旅程,結合推測與實踐,終於證成自我意識的完足。我不免想到,作者其實重寫了古老的神話故事:盜火給人類的普羅米修斯,被眾神懸吊在山崖,日日遭到鷹隼啄食肝臟,周而復始。人類以火開啟一連串除魅歷程,最終成為自己的神。然而,也別忘記,作者一向推崇的卡夫卡曾設想普羅米修斯的四種說法,最後一種說:「大家厭倦了這沒有意義的事。眾神厭倦了,鷹隼厭倦了,傷口疲倦地癒合了。留下的是那無從解釋的山崖。這個傳說試圖對無從解釋的現象做出解釋。由於它是從真實的基礎上產生的,最後必定也是無從解釋的。」 ▶▶ 閱讀更多 高翊峰《2069》

 
「可持續性人傳人」的武漢肺炎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將武漢──一座人口超過1100萬的城市──封鎖的舉措,是運用一種有幾百年歷史的公共衛生手段來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專家表示,此次封城規模之大令人震驚,這是史無前例的。

電影《她們》原著小說 《小婦人》重現大銀幕
《小婦人》在相互扶持的青春旅路上,瑪楚家四姊妹戰勝心中困頓,大步迎向自己的夢想!書中歌詠善良、勇敢、希望,透過瑪楚一家對愛與美德的身體力行,期許人與人的每次相遇都是最美好的瞬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