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現場》──每首唐詩背後都隱藏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每段故事都牽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換個姿勢讀唐詩,變個角度看唐史
【以詩證史,以史解詩】
以堅實的史料為基礎,用輕鬆幽默的筆調,講述、挖掘唐詩背後的歷史及社會──
●第一現場:描寫玄武門事變、藩鎮之禍……等重大歷史事件。
●第二現場:介紹王維、王昌齡、白居易……等詩人的人生境遇。
●第三現場:介紹唐朝的社會風貌,描繪了唐代人的生活圖景。
精彩內容
●寫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富二代黃巢,有錢就是任性,竟然在56歲選擇了「高風險高受益」的造反不歸路?
●武則天寫下「開箱驗取石榴裙」,看似表示對唐高宗的思念,實則是勾引唐高宗憶起她身穿石榴裙的美麗時光。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閒時」,白居易如何合理利用規則,達到全身而退的人生減法目標?
【第三現場】武則天的紅裙子(節錄)
唐永徽元年(六五○)五月二十六日,長安城。唐高宗李治來到距離皇宮並不遠的皇家寺院感業寺,為去世的父親李世民敬香。這一天,是李世民去世一周年的忌日,他必須來。辦完敬香這件正事,他還幹了件私事。去見了一個人,準確地說,是一個女人。這位光頭緇衣的女人一見到他就哭,說了好些「死鬼你怎麼才來啊」之類的怨懟情話之後,還獻上一首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詩叫〈如意娘〉。作者,大家應該也猜到了,寫這首詩時的身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以後是唐高宗李治的大老婆,以前叫「武約」,進宮後叫「武媚」,未來叫「武曌」,史上叫「武則天」。
為了方便,我們還是叫她最有名的名字武則天算了,雖然她生前並不知道自己還叫這個名字。武則天在《全唐詩》中一共有四十七首詩留存。公認的是,這一首〈如意娘〉,既是她藝術水準最高的一首詩,也是她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一首詩。
因為,這首詩改變了她的命運。
整整一年前,李世民去世。武則天作為李世民生前的侍妾之一,同時也作為李治的庶母之一,按照唐朝皇室的制度,被迫來到感業寺出家。當上尼姑,無疑是武則天一生最深的低谷。在這一段時期,如果沒有意外,她作為死去皇帝的棄婦,作為皇權時代的一介弱女子,百分之九九的可能性,是像過了季節的花朵一樣,枯萎、凋落,「零落成泥碾作塵」,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裡。尼姑期間的生活如何?史無明載。可以想像,自然是「油燈共佛經一色,思念與眼淚齊飛」。那是相當的寂寞。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身處低谷的武尼姑在思念誰?就是她這次獻詩的對象,從輩分上算是庶子的唐高宗李治。
看朱成碧思紛紛:首句是說,這一年來,我由於對你相思過度,以至魂不守舍,在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了綠色。從詩詞看,這裡的「看朱成碧」,似乎是唐宋時人常用的習語。李白曾有詩:「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也可以說「看碧成朱」,如辛棄疾詞:「倚欄看碧成朱,等閒褪了香袍粉。」
憔悴支離為憶君:因為思念你,我變得瘦弱不支、心力交瘁。還是緊扣相思之苦。
不信比來長下淚:第三句是一個假設,如果你不相信我這一年來一直以淚洗面。
開箱驗取石榴裙:第四句則是出示證據,那就請開箱看看我滴在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詩是好詩,但如果真要驗取石榴裙,那裙上的淚痕怎麼可能一年也沒有乾?也太誇張了。可見,武則天這最後一句的真實意圖,是提醒李治憶起她身穿石榴裙的美麗舊時光,頗有勾引之意。
詩意的含蓄的勾引,當然會成功。會寫詩,才能愉快地談戀愛。古今皆然。武則天這句詩相當成功。正是這首詩,再度燃起了李治對武則天的愛戀。有證據表明,兩人此次見面,武則天在獻詩一首之後,還獻了身。兩人小別勝新婚,武則天就在佛門淨地感業寺,獻了身。
也難怪武則天,本就是被迫入的佛門,也難守這些清規戒律。要不然,箱裡還放著石榴裙幹什麼?
那麼,說他們在佛門淨地發生關係要有證據才行,否則豈不是憑空汙人清白?證據其實就在史書裡面。證據就是武則天和李治的長子李弘的出生時間。查一查李弘的出生時間,再對比一下武則天的入宮時間,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首先,我們可以確認,武則天再次返回皇宮的時間,是永徽三年(六五二)五月二十六日之後。她重新入宮後不久,官兒也升了,當上了正二品的昭儀。再看李弘的出生時間,《資治通鑑》第二百卷有記錄,顯慶元年(六五六),「春,正月,辛未……立皇后子代王弘為皇太子,生四年矣」。《舊唐書.孝敬皇帝傳》記載,上元二年(六七五),太子弘薨,年二十四。綜合起來,可以推出,李弘生於永徽三年冬季。說白一點兒,武則天是大著肚子,再次返回皇宮的。而返回皇宮後不久,就生下了李弘。永徽三年冬季生子,倒推十個月武則天本人可還在感業寺,並未進宮。
所以,龍種是在感業寺種下的。說武則天和李治發生關係,一點兒也沒冤枉她。
這首詩之後,武則天和李治舊情復熾。在後者的幫助下,武則天由感業寺再入皇宮,由昭儀而皇后,由皇后而天后,由天后而大周皇帝,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就是這首詩,抓住了李治的心。當然,還有那條石榴裙……
《唐詩現場》,期望讀者更深刻地理解詩歌的同時,能夠看到在以往歷史著作中被忽略的細節──本書作者/章雪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