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報導,在河南博物院文物庫房裡,有幾口漆皮已剝蝕的木箱子,緊箍的鐵皮鏽跡斑斑,但箱口發黃封條上的字樣依然清晰,每個箱子內壁貼著的文物清單,共計5,000多件出土於中原的重要文物,均是抗日期間歷經劫難而分隔兩岸的文物。日前,河南博物院與台灣歷史博物館組成聯合調查組,進一步理清和研究河南文物「運台」的歷史過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表示,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將進一步拉近兩岸之間的情誼,既是對這批文物的負責,更是對歷史的負責。
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後,當時的河南博物館選取文物精品,分裝在68個大木箱裡,從開封出發南遷;文物經鄭州抵達漢口後,先存放在法租界的一個小樓裡,後因躲避空襲搬到美國花旗銀行的金庫。在武漢旦夕之際,文物又全部輾轉運至重慶。
經過12年的顛沛流離,暫存在重慶「中央大學」柏溪校區防空洞避禍的這批文物,在1949年11月「失散」了;其中38箱被運到台灣,30箱回到河南,原本同墓出土的「文物兄弟」就此分隔兩岸。
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指出,從中原走出的這批文物,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物,文物分藏兩岸,無形中成了聯結彼此的精神紐帶;幾十年來兩岸共同保存這批文物,今天又共同研究其流徙歷史,也是兩岸恢復交流與溝通、逐步加強聯繫的見證。
報導指出,38箱約5,000多件文物抵達台灣後,成立河南運台古物監護委員會,對文物進行清點,完成「河南省運台古物清冊;1956年,台灣歷史博物館成立,接管暫存台中市霧峰林家北溝庫房的河南運台文物。
分藏兩岸的這批文物,有青銅器、殷墟甲骨、洛陽唐三彩、六朝舞樂陶俑、江南製造局織物等;1920年代,河南新鄭鄭公大墓出土的蓮鶴方壺、蟠龍紋編鐘,和輝縣琉璃閣東周甲乙二墓出土的蟠虺紋鼎、蟠螭紋方壺等,現成為兩岸兩個重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田凱指出,運台文物是兩岸共同的文化財富,有共同的責任保護好它們,並對其開展文化、歷史、藝術、科技等方面的研究;他強調,未來雙方會進一步加強聯繫、深化合作,增進兩岸文化認同,造福兩岸人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