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向世人證明自己!網球史上最偉大球王 「瑞士特快車」羅傑•費德勒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9/09 第119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向世人證明自己!當代網球傳奇 費德勒 如何登上王座?
C羅究竟跟一般運動員哪裡不一樣?
鹿港這老闆 收藏這些一不小心變成守墓人!

新書鮮讀
向世人證明自己!當代網球傳奇 費德勒 如何登上王座?
圖/堡壘文化
書名:《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

內容簡介:如果說,在籃球場上最讓人拜服的名字是麥可•喬丹,那麼在網球場上,最令人無法遺忘的名字,絕對是──羅傑•費德勒!曾經他是一位脾氣火爆、時而摔拍的求勝者,如今已是一位優雅揮灑、接發回反皆紳士的網壇神話。從1998年以16歲拿下溫布頓青少年組冠軍,到2018年奪下生涯第20座大滿貫,一次又一次,他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冠軍獎盃上,劃下讓所有人難以跨越的紀錄高牆,他的名字,已經成為傳奇。2001年,從他在溫布頓拍落球王山普拉斯的那一刻,他的未來已逐漸開始發光發熱,從2003年到2007年,18個大滿貫賽中,他輕而易舉地奪下了12個冠軍頭銜,樹立了無法動搖的世界第一寶座。

作者介紹:雷恩•史道佛,為《每日廣訊報》和《SonntagsZeitung》等多家報紙從事撰稿工作的知名體育與網球作家。他從一九八一年開始報導世界網球巡迴賽,已經在全球各地報導超過九十場大滿貫賽事還有其它許多賽事,比如六次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萊德盃(Ryder Cup)。他自一九九六年以來一直密切關注費德勒的職業生涯,如此長期且密切的追蹤報導無人能及。

搶先試閱:〈向世人證明自己〉

費德勒知道草地網球已經融入他的血液,也知道天然的地面材質有其獨特的規律。比賽條件會隨著天氣、溼度、氣溫以及網球對草地的磨損而不斷變化。球路越是呆板的球員在草地上就越難發揮,勤奮練球的伊凡.藍道儘管全力以赴卻從未贏得溫網,絕非巧合之事。  

在草地上,時時刻刻都需要即興發揮的技巧、眼明手快的協調性以及靈敏的反應,還要有極佳的步法,因為球往往會比在其它地面材質彈跳來得低。無論是誰,只要球能打得果斷、積極進攻、富有創造力,而且能施展各種擊球招式,就越能在這種地面材質獲得回報,而其它地面材質,例如紅土,則是速度較慢,適合更注重防守的球員。 

費德勒一九九八年第一次以青少年選手身分參加溫網時非常緊張,還一度以為球網太高,要求主審檢查網子高度。儘管緊張,他仍以一盤未失拿下青少年組冠軍。溫布頓已經回報了他的愛。但從那之後,它就一直冷落這位年輕挑戰者。  

一年後,費德勒第一次收到進入溫網正賽的外卡,然後第一次受挫也隨之而來。費德勒對戰經驗豐富的捷克選手吉里.諾瓦克時,剛開始有控制住比賽,看似正通往勝利的道路上。只是他的注意力開始下降,漸漸陷入職業生涯第一場五盤苦戰。到決勝盤時刻,面對這位世界排名第五十九的選手,他表現出缺乏經驗與耐心的樣子,丟失八個破發點。最終他以六比三、三比六、四比六、六比三、六比四輸掉比賽,「我應該贏的,」他賽後如此說,表情盡是失望沮喪。  

翌年他的世界排名第三十五,由於運氣不好,遇上了兩屆大滿貫冠軍葉夫蓋尼.卡菲尼可夫。雖然他在一號球場有很多機會可以打破世界第五名的紀錄,但後來仍以七比五、七比五、七比六(六)吞敗。他賽後解釋:「我打得不是很好,但失分不多。」他還說,他相信自己有一天能成為溫布頓冠軍─當時有些記者只是搖搖頭,一笑置之。  

接著下一年,費德勒向世人證明了自己也許是對的,他擊敗山普拉斯打進八強賽。但在那場精彩的勝利後,他輸掉接下來的兩場溫網比賽,分別是對上韓曼和一年後再對上安希奇。  

到了二○○三年溫網公開賽,這裡總算成為冠軍得主羅傑.費德勒的發跡地。整個比賽只掉一盤(輸給馬帝.費希〔Mardy Fish〕)。不過在準備迎戰第四輪對上費利希安諾.羅培茲的比賽時,他碰到了最棘手的情況。原本上一輪比賽結束後需要治療的背傷,在二號球場突然劇烈疼痛起來。「我還以為我必須退役了,」他說。但這次命運站在他這邊。不久後他體力恢復,迅速打敗羅培茲,並將這股氣勢帶到準決賽,擊退了安迪.羅迪克後闖進決賽,對上了不被看好的澳洲選手馬克.菲利普西斯(Mark Philippoussis)。  

隆格無比自豪地觀看費德勒以七比六、六比二、七比六橫掃菲利普西斯,但看著他帶的球員贏得生涯第一座大滿貫冠軍,那一刻的心情是百感交集。「與新生代的網球選手合作向來不容易,」他二○二○年表示,「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羅傑是個很有天賦的年輕人,可是他很懶。他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體能狀況也不好。跟他合作其實很困難,但他有顆寬大的心,是善良的人,而且他成長很快。」  

「每個人成長所需要的方式都不同,很難確切說明怎樣才能訓練出世界級球員。你需要從技巧開始進行微調,接著轉移到心靈層面和鍛鍊體能的部分。然後,所有部分都需要整合起來,才能達到巔峰狀態。」  

「二○○三年羅傑第一次贏得溫網,對我們倆來說都是非常特別的時刻,但我們也希望彼得.卡特此時能夠與我們同在。羅傑是很有天賦的孩子,但他是一顆需要打磨的鑽石。我和彼得將他帶領到巔峰,從零開始到贏得溫網。就像做夢一樣。我希望彼得能和我們一起經歷這一切。」 

……  

「現在是我向所有人證明的時刻。如果我的職業生涯在今天結束了,那也沒關係。」因為他知道:「只有當你在最後舉起獎盃的那一刻,你才是冠軍。這就是我所做的,現在我是冠軍了。」羅傑.費德勒,第一位來自瑞士的大滿貫冠軍。  

他顯然很同情被他擊敗的對手菲利普西斯,但他也坦率評價職業運動的殘酷。「贏者留下,輸者離開。贏家和輸家是如此靠近卻又如此遙遠。真正的冠軍是要有能力贏得大型賽事,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自大,因為我才剛贏得溫網,但事實就是這樣。」  

費德勒知道他等待突破的時間有多久。「對我來說,找到自我、讓自己感到自在極其重要。我是那種必須經歷一番努力才能成功的球員。修威特和薩芬早期就是心智很強大的人,而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起初,他無法回應外界的高度期待。「除了打敗山普拉斯,我從來沒有真正打一場精采的大滿貫比賽。而我在擊敗山普拉斯後似乎受到過多的讚賞。」  

總歸一句,他承受了很多壓力。「我經常被描述成一個大輸家,很奇怪。」社會大眾往往偏好誇大的體育賽事報導,好像非黑即白,所以後來他的打球表現鮮少引起媒體的報導興趣。「其實我不在乎他們寫了什麼內容,」那天早上他說,內心的滿足對他而言更加重要。「當我打出賽末點,那個從我身上掉下來的重擔很大。我以前從未有過這種感覺。」他坐在椅子上仰望天空,大喊著:「這太不可思議了!」頒獎典禮結束後到更衣室,他累到動彈不得,「我簡直累壞了。」  

賽後接受主持人蘇.巴克(Sue Barker)訪問時,費德勒克制不住激動的情緒,突然在中央球場失聲痛哭,但他也不覺得掉淚很沒面子。起初他心想,「我幹嘛這樣?」而且他還沒意識到大多數英國媒體會緊咬那些淚流滿面的照片不放,他原本預期報紙會用他跟獎盃的合照。「我只是偶爾會掉淚的人。但哭不哭真的無所謂,有些人贏了也不會笑,有些人一笑就笑好幾小時。關鍵在於我的夢想成真了。」  

費德勒也解釋,這次沒把追求已久的冠軍獻給彼得.卡特是有原因的。「如果那樣做,我會覺得對其他人不公平。這個冠軍是大家的,尤其是我自己的。我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我的最後一座。」

▶▶ 閱讀更多 堡壘文化 雷恩•史道佛(René Stauffer)《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

 
C羅究竟跟一般運動員哪裡不一樣?
圖/商周出版
書名:《一個頂尖運動員的誕生:從專業引導到科學輔助訓練,看冠軍如何從「勝」到「常勝」》

內容簡介:當運動員很難,當頂尖運動員更難!大小威廉絲、張德培、費德勒、史蒂芬・柯瑞、C羅究竟跟一般運動員哪裡不一樣?老么的運動成就總是比兄姊更高?街頭訓練比學院派更全面?網球上的咆叫聲為何能影響賽事?穿最新的跑鞋能改變結果?說明頂尖運動員如何在壓力下有傑出表現,其用眼方式、思考與解讀比賽的觀點有何不同;並以南非世界橄欖球代表隊贏下冠軍,解讀動機與團隊合作的關鍵。探討最專業的輔助如何協助運動員更上一層樓,以史蒂芬・柯瑞與戴爾・多恩兩位籃球員為例,說明教練和運動科學怎麼精進技巧;以及神經科學、虛擬實境等科學如何改變了現在的運動趨勢。

作者介紹:Professor Mark Williams,University of Utah的教授。他是世界上最頂級的體育機能習得及人才發展專家。他曾是許多奧運隊的顧問,包括游泳隊、滑雪隊、冰棍球隊以及單車隊。;Tim Wigmore,一位得獎記者,主要寫體育有關的報導。他經常為《經濟學家》、《紐約時報》、《ESPN》撰寫文章。他是《每日郵報》的cricket記者,擁有每周的體育專欄,也經常受邀上BBC以及TalkSport節目。

搶先試閱:〈起步過早〉

類似的研究顯示,及早投入專精訓練不見得是邁向職業運動巔峰的要件。但是不需要早期專精訓練,不代表早期參與就沒有相對優勢。一般來說,相較於划船等盛行率較低的運動,競爭越激烈、全世界選手越多的運動,就越需要盡早開始參與投入。相較於身體和生理條件比重較高的運動項目,越講究戰略和技巧的運動通常也需要運動員投入較多的時間。

英格蘭足球前鋒馬庫斯.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在七歲時就和曼聯簽下了一紙青年合約,其他有意簽下他的俱樂部還包括利物浦以及艾佛頓(Everton)。簽約後,拉什福德依舊保持參與多項運動的習慣,只是有了更明確的優先順序。

「我以前常和朋友一起玩各式各樣的運動,我總是精力充沛,常常參加許多不同的運動。」拉什福德回憶。在學校,「我們進行很多活動,板球、繞圈球(rounders)、羽毛球、網球等等。」

拉什福德喜歡的運動很多,但是唯一被他稍微納入職業考量的卻只有足球,這一點和其他早期參與的範例相吻合。儘管他接觸的項目非常多,我們並不清楚他在每個項目中的累積練習時數有多少,也無從得知這些時數和足球練習時數的相對關係。「足球就是我們最喜歡的運動,」拉什福德說道,「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在這個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中,幾乎所有闖入高階職業聯賽的球員都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固定練習。通常他們不會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完全投入專精訓練,進而排除其他運動,但是和拉什福德一樣,他們踢足球的時間往往遠大於其他運動。有項研究審視了三百二十八名十六歲的頂尖男子足球員,其中包含來自巴西、英格蘭、法國、迦納、墨西哥、葡萄牙、瑞典等全世界的球員,結果發現,儘管這些國家的國情文化不盡相同,所有的運動員卻都是在五歲前就開始踢足球27 。他們在五到十一歲時,每週會花上將近十小時的時間在足球相關活動上,包括練習、非正式比賽、正式比賽等;而到了十一至十六歲時,每週的時數更增加到將近十五小時。到了十六歲的時候,所有的菁英選手都已經累積了大約五千小時的足球練習時數。這些選手並非所謂的專精球員,平均來說,他們每個人都同時參與二至三項其他的運動項目,只是投入的程度遠遠不及足球。對於像足球這麼競爭的運動,選手一般來說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各國男子國家代表隊的選手通常在十八歲前就會累積超過六千小時的足球相關活動時數。更有研究發現,比利時代表隊的成員在二十到二十五歲時就累積了一萬小時的足球相關活動時數。

類似的情況在女子足球中也一樣。有研究分析了英格蘭、瑞典、澳洲,以及奪下二○一九世界盃冠軍的美國等頂尖的國家代表隊,結果發現選手往往在五、六歲時就開始接觸足球,但童年時期仍保持輕度或中度參與其他運動,平均接觸的運動項目是三項。因此,儘管菁英選手大都不是很早就投入專精訓練,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非常早就開始接觸足球。在足球界中,還沒有聽說過像葛洛佛這樣的案例。

還有一些運動項目的選手,在童年時必須接受比足球學院的球員更密集的訓練。奧運體操選手在十六歲以前就能累積將近一萬九千小時的練習時數。因為體操選手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會達到生涯巔峰,想要有任何一丁點攀上體操界巔峰的可能,在十歲前確實開始接受專精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像是競技體操、花式溜冰、跳臺跳水、韻律體操等由青少年選手稱霸的項目中,超級菁英選手在十歲之前花在接受訓練的時間是其他奧運項目選手的三到七倍之多,而後者已經可以說是很早就開始接受專精訓練的選手了。

一項針對美國的高山滑雪菁英選手所做的研究發現,平均而言,選手在三歲左右開始接觸滑雪運動,六歲左右開始接受正式訓練,而在七歲時開始投入滑雪比賽。到了十九歲的時候,菁英滑雪選手累積的滑雪相關活動時數大約是八千五百個小時,而且他們另外還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從事五到六種和滑雪無關的運動。頂尖的滑雪選手往往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滑雪運動。

一個世紀前,一名選手同時在迥然不同的奧運賽事中奪牌是相對更常見的事:首度參賽時間落在一九二○至一九三六年間的選手中,一共有二十四名選手在數項運動中奪牌;但是,在二○○○年後才首次闖進奧運殿堂的選手中,只有四名選手曾在不同的比賽項目中奪牌,而且其中兩位奪牌的運動項目還非常類似:高山滑雪和滑雪板、競速滑冰和短道競速滑冰。因此,事實上只有兩名選手達成此成就:美國的羅倫.威廉絲(Lauryn Williams)在田徑項目以及雪橇比賽都成功奪牌;英國的蕾貝卡.羅米洛(Rebecca Romero)則在自由車和划船項目中都成功奪牌。他們兩個都先受過其中一項運動的專精訓練,然後在中斷訓練後,接著轉換跑道到另一項運動。然而,這些驚人的成就都是在普及率相對較低的運動中達成的,而且這四項運動都可以說是看重身體和生理屬性大過於技巧和戰術的培養。這些發現也指出:「成年後,專精訓練是生存的唯一法則,」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的運動科學家提摩西.奧爾茲(Timothy Olds)說道,「一旦你選擇了這項運動,專精訓練就是唯一的辦法。我們再也沒有多才多藝的運動員了。」

▶▶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Professor Mark Williams & Tim Wigmore《一個頂尖運動員的誕生:從專業引導到科學輔助訓練,看冠軍如何從「勝」到「常勝」》

 
鹿港這老闆 收藏這些一不小心變成守墓人!
圖/台灣東販
書名:《茶桌異聞:從送肉粽到紅眠床34則鹿港怪談紀實》

內容簡介:為什麼有人修老屋要掀頂日曬,一曬三年?為什麼有的商家,往往日落就收店,片刻不敢留?為什麼送肉粽儀式總要鋸樹送樹,鋸梁送梁?PTT飄板推爆經典系列,從最多人津津樂道的送肉粽,帶出過往鹿港的各界異聞

作者介紹:殺豬的牛二,自小在茶桌邊打滾長大,回家鄉鹿港後成了一個茶行老闆,從PTT Marvel板開始,到粉專「牛二的異談茶席」,紅磚上、屋瓦下、花窗裡、茶桌邊,一路泡茶說鬼,沿路查找打聽更多的異聞故事。這裡的文字是一場深刻的古蹟導覽,在這裡,除了磚瓦、人、還有無數的幽魂。祂們都沒有渡往彼岸,還在這裡等著生人訴說當年的故事。

搶先試閱:〈活墓〉

距今約二十多年前,約民國八○年代,鹿港老街的觀光並不如現在盛行,那年代的鹿港,若真要說什麼出名,那就是骨董民藝。

那時的鹿港有著中部最大的古物拍賣場,在常人熟睡的夜裡,在那天喜市場裡的一處場子,以道地的鹿港腔、響錘驚案,一夜敲出千萬買賣金額,破億也時有所聞。

那時鹿港金店面一戶也才六、七百萬,這一夜的成交金額可謂天價。

那是看金買金、看土買土的行當,眼明手快就是這裡討活的關鍵。

無數人發家於眼光,用低價買到了金銀至寶,亦無數人敗家於眼光,用高價買到了土砂垃圾,這般廝殺,好不刺激。

不同於夜晚明刀明槍的檯面廝殺,白天的古玩民藝市場就暗潮洶湧了許多。

在那條現在熟知的老街上,與今有著不同的風貌,那時的那些老宅還大多是民宅,僅有少數四、五間是店面,開的清一色是骨董、古玩店。

別看那些店主人打著赤膊、叼著菸,卻都是骨董界不簡單的人物,這裡出名的不出「唬仔貨」1,在這裡沒有什麼「藝術品」,只有老件,不是老件就都是垃圾,入不了眼,而且統統第一手,謂之清流,從這裡淘進國際級拍賣的物件不知凡幾。

既然要出第一手,勢必就有特殊的通路。

通路主要的有四,一清、二藏、三地、四贓。

清,指清屯,一些古宅或藏家的後代子孫也許會因為缺錢,或宅子要整修之類的各種原因,將家裡屯留的古物清出,這時會請這些骨董商來估價收購,這是市場上第一種老件來源。

藏,指藏家、玩家,他們會將手上的收藏與同業或同好進行交流,或是有人委託骨董商尋找什麼物件,骨董商受託再從藏家手中淘換而出,這是第二種老件來源。

地,指地下,也就是俗稱盜墓,或後代子孫遷祖輩墓時清出當時的陪葬物件脫手,再者就是遺跡,這是第三種老件來源,這種來源雖不罕見,卻常出現一些古怪問題。

贓,指偷竊銷贓,雅賊從老宅中或藏家手中偷出藏品,常見插角(又稱雀替或托木,台灣骨董界一般叫插角)、石像、神像、花瓶、字畫、小擺件這類,若無特定的銷贓管道,便會出現在「賊仔市」或以類似掮客的方式出現在各骨董行仲介兜售,這是第四種老件來源。

而今天要說的這位,他就是主倒騰「地」的主。

主「地」路的最要命,這些人最鐵齒,今天說的這人,當年他身材胖呼胖呼的,熟識的叫他大圈仔,我叫他大圈仔阿叔。

他家裡的祖公仔屎2放下不少,不是缺錢的主,他買賣骨董,是單純興趣,特別興趣那些地下的。

他眼光還行,鑒得出新老,但墨水太少,說不出道道,玩骨董鬧出過不少笑話,蹚過不少渾水,但就因他鐵齒、他敢,硬是闖出了一點名聲。

他的骨董店也是閩式老街屋,門前有自己的小庭,雖沒有貫穿兩街的氣派廳深,但那小店也讓他用各種骨董堆放得繁雜驚人,令來客嫌不出一句「寒酸」,尤其他那門口也不知從哪裡弄來一對巨大的石羊,鎮在店門,很是氣派。

但那對石羊,卻是在放了好久後,才被懂行的人點說那是鎮墓石羊,放陽宅實在不妥,那人也是好心,一般人知道也不好意思去點人這個。

那大圈仔聽聞,是老臉一黑尷尬自嘲:「阮遮聲綴店頭家變成守墓人囉……」(我這下從老闆變成守墓人了……)

他的父親那時已經七十多歲,很不喜歡大圈仔倒騰那些有的沒的,有一次大圈仔不知道哪裡弄來一塊雕刻的漢白玉,約有半個排球大小。

漢白玉不算值錢,行內把它看做建材類,用秤斤賣,但那漢白玉貴在雕工與歷史。

那上頭有著模糊的花紋,還有字,風化嚴重,重要的是有沁。

一個物件有沁,如果不是作手仿舊,那定是有相當年份,那自然就值幾個錢。

他說推估那個物件至少也是前清的物件,開心得到處跟人炫耀。

但東西帶回家就不好了,他那老父一看,唉呀不得了,那上頭刻的兩字,不就是「后土」嗎?

那石羊他老父不懂,事就過去了,這后土是什麼?他老人家能不懂?守墓的玩意兒!

鹿港多的是古墓,沒躺進去,難道清明還沒掃過嗎?后土能沒看過嗎?

而且這還是還帶血沁的物件!

這東西有什麼好炫耀?還帶回擺?

門口鎮石羊,門內置后土,這不真成墳墓了?

大圈仔的老父氣得拿藤條追著抱著后土石的大圈仔滿老街到處跑。

這一景象一時笑翻鄰里。

一次,他收了個物件,這個物件不同於常,竟是顛覆了他對收古物的看法。

那天他拿著一個奇怪的東西到父親的茶桌來。

那個東西長大約半臂,寬大約兩掌,高也差不多兩掌,整體有相當的分量,只是形狀怪異,底是平的,側面長滿噁心的小瘤,頂面有弧度,上有些模糊的雕刻。

細一究,那是胡楊木所造,傳說產自大漠,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的胡楊木。

那側面的瘤,是天生的樹瘤,頂面刨了一點弧度,雕著些已看不清的奇異風格花紋,還等距的嵌了三個半掌大,疑似青銅的金屬片子。

只是那金屬片子大概是經不起歲月的侵蝕,發了好幾層,剝落得嚴重,整體毀得很厲害,看不出本來是什麼鑄樣。

父親被大圈仔突然帶來的這物件弄得一頭霧水,看著那物件調侃問道:「遮啥?真䆀。」(這什麼?真醜。)

「斟酌看,汝看遮。」(注意看,你看這裡。)大圈仔也不理父親的調侃,手一指,細一看,那胡楊木雕弧面的邊緣,竟然有拼接的痕跡。

那是卯榫結構,嵌合得很密,原來這玩意兒竟不是一體成型!?

大圈仔說道:「奇怪無?汝感覺遮是啥?」(奇怪吧?你覺得這是什麼?)

父親搖搖頭:「遮……阮看無……」(這……我看不懂……)

大圈仔道:「阮想欲共伊拆開看覓,火燒竹子園,無竹殼3裡面藏寶貝咧。」(我想要把它打開看看,說不準裡面有藏寶貝咧。)

父親:「按呢汝轉去開啊,找阮創啥?」(這樣你回去開啊,找我幹嘛?)

大圈仔:「想欲問汝知誰會曉開這種機關?」(想問看看你知不知道誰會開這種機關?)

父親思考著:「遮……」(這……)

片刻之後,父親用電話招來了一個中年人,他是在鹿港搞童玩生意的,姓溫,很油滑的一個人,大家戲稱他做溫劍仙4。

這個溫劍仙,我小時候很怕他,看到他我必哭,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他其實也沒做什麼,反正只要他一對我笑,我就會躲在我媽腿後面哭,他也知道我怕他,每次他看到我都是尷尬的笑笑,也不在意。

他做的也是正經生意,賣好幾種益智積木,還懂點木工,父親認識的,卯榫結構碰最多的大概就是他了,如果他不會,那真不知道要找誰了。

那溫劍仙看這場面,尷尬的說道:「哎喲,恁是佇咧考老兄喔,遮聲阮沒打開毋就真無面子。」(欸呦,你們是在考老哥我喔?這下我沒打開不就沒面子了?)

說著,就動起手研究,溫劍仙在茶桌一旁安靜的倒騰,眾人喝茶等著。

兩個小時後,「喀喀」兩聲響起。

溫劍仙喜道:「沒落氣,開囉!」(沒漏氣,開囉!)

大圈仔阿叔好奇的湊上前去,還因此遮了日光燈,自己覺得不妥,又移了位置,這才示意溫劍仙準備打開那木盒。

只見上下各一根木榫被從橫面撬起,整個弧面邊緣的縫隙加大了不少。

整個弧形的面板可以輕鬆拿起來了。

打開後一股古櫥櫃的嗆鼻味道襲來,眾人的臉色都很難看。

難看的不是因為味道,是因為那盒子裡的東西。

那木盒子裡竟是一具小小的人偶,渾身漆黑,皺褶乾扁,非常醜陋,還用七根繩子緊緊的固定在木盒裡,旁邊卻沒有其他物件,難怪之前搖晃木盒沒有聲響。

父親細一端詳,臉色很難看的道:「遮……是真正的……一軀……」(這……是真正的……一具……)

「哈?」大圈仔沒有反應過來。

溫劍仙卻是反應過來了,他直接對大圈仔破口大罵道:「駛恁娘恁叫恁爸來開棺柴?」(你媽的,你叫老子來開棺材?)

大圈仔一臉錯愕:「遮……」(這……)

晦氣,很晦氣,父親把大圈仔連他那口迷你棺材一起趕回家,還拿芙蓉淨水來洗地,心裡這才感覺舒服點。

再見大圈仔阿叔是一個多月後的事了。

但他不再是大圈仔了,整個人瘦了好大一圈,只能叫小圈仔。

父親問他怎麼回事,他還不太願說,是問了好幾次,才緩緩道來。

那口小棺材被帶回去後的第一晚,他在店裡看電視,突然聽聞嘣一聲響。

很清脆,很響亮,彷彿什麼撥弦樂器的斷弦聲。

他覺得怪,開始找聲音來源,結果找到了,是那口小棺材,七根繩子斷了一根。

他不以為意,想說也許是那古老的繩子見了新鮮空氣,開始氧化,就不牢了。

誰知第二晚,又是嘣一聲,又斷一根。

第三晚又嘣一聲,再斷一根,一天斷一根,他毛了。鐵齒的他終於覺得這東西不妙了,趕緊把那

木榫給插回去,看看能不能就讓它從此安靜。

「嘣」第四晚聲音依然傳來,他緊張了,就剩三根了,誰知道全斷會出什麼事?

隔天中午,他趁太陽正烈,在海邊挑了個地方,倒了一點汽油、添了一些柴火,一把火把那個小

棺材給燒了,他還胡亂燒了些紙錢,想就這樣混過去。

只是那燒的時候「嘣嘣嘣」的連三響,竟讓鐵齒的大圈仔驚慌失措的飛奔回店裡。

他看見門口的石羊、門裡的后土石,又想起了昨夜還擺在店裡的那口棺材,這裡不就活脫脫的一座墓嗎?

他再不是那鐵齒的大圈仔了,他一連做了好幾周的噩夢,瘦了一大圈,然後他決定關起了店門,從此不再搞那骨董的活。

1 唬仔貨:仿品,假貨,偽造品,灌水物件。

2 祖公仔屎:祖產、遺產,台語俗用。

3 無竹殼:「火燒竹子園,無竹殼。」台語俗諺,音同無的確,沒準的意思。

4 劍仙:老滑頭、老油條、老狐狸。

▶▶ 閱讀更多 台灣東販 殺豬的牛二 《茶桌異聞:從送肉粽到紅眠床34則鹿港怪談紀實》

 
老外說put it there 到底是把東西放在哪兒?
Nick和客戶談了一個案子,談了好久,終於要成交了。他問客戶:So, do we have a deal? 那麼,我們達成協議了?客戶回答:Sure, put it there.�胇here?"他心想,放在哪兒啊?別搞錯了,�茀ut it there�苭i用來指「成交、和解」。

《失控的審判》懲罰「看似的」壞人來發洩感到不公平的憤怒
《失控的審判》雖然有茱蒂福斯特和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演辯護律師和檢方,但它並不是一部雙方在法庭上脣槍舌戰的辯論片,反而在法庭的戲很少,重點放在上法庭前的這一段時間,雙方和被告的互動中發現什麼樣的真相和道德與法律上的掙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